我们来谈谈李宁。
“李宁”这个名字在中国乃至世界体育界都具有重要意义,它通常指代以下两个主要方面:
1. "李宁(体操王子):"
"传奇运动员:" 他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体操运动员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是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他一人独得3金(男子自由体操、鞍马、吊环)、2银(跳马、单杠),成为那届奥运会获得奖牌最多的运动员,也是第一位在奥运会上获得男子体操全能冠军的亚洲运动员。
"标志性动作:" 他的“李宁空翻”动作被国际体操联合会正式命名。
"体育精神象征:" 他在奥运会上高举国旗、激动奔跑的场景,成为了中国体育的标志性瞬间,激励了无数人。退役后,他被誉为“体操王子”,其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的精神至今仍被传颂。
2. "李宁(品牌):"
"创始人:" 这个体育品牌是以上述传奇体操运动员李宁的名字命名的,由他本人于1990年创立。
"发展历程:" 创立初期,李宁品牌在中国市场迅速崛起,凭借对民族品牌的支持和优质的产品,成为国内领先的体育用品公司之一。经历了早期的辉煌、亚洲金融危机和内部管理动荡等时期,品牌
相关内容:


李宁设计了一款冬装,有人不喜欢,将其送上了舆论的审判席。李宁在今天发布最新声明,说产品设计及造型给大家带来了困惑和疑虑,李宁表示诚挚的歉意。就事论事是品牌公关的一个重要原则。你得言之有物,回应人们的关切。李宁这份声明不回避质疑,将设计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同时态度也很放松。我觉着这是比较好的回应。
人们觉得因一款设计而上纲上线,互联网这片林子真是什么鸟都有。的确,互联网应该是一个兴趣极度分化的一个地方,但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这个林子虽然很大,但一傅众咻,很难听到不同的声音。李宁的遭遇并不是一个偶然,而是大环境里的高概率事件。如果我们追溯一下各大服装品牌的遭遇,就知道李宁绝不是中招的第一个。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条心”。人们其实很难做到价值观念上的趋同。人们看国际新闻,不就经常看到美国人撕裂,法国人内讧,俄罗斯人不团结,全世界都在撕吗?就是这个道理。一个社会价值观念上的趋同是环境规训使然,是在观念上长期培育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宁不是遇到了较真的消费者,而是身在一个容易叫“某种真”的市场里。
这个市场对“某种真”反应格外敏锐。因为有杯弓蛇影的心理,人们才会有捕风捉影的习惯。我们应该警惕上纲上线,但更要警惕的是,这种上纲上线的心理是怎么被塑造出来的。批评李宁的人当然是好事者。好事本身没有错,人人都有评价的自由。一款产品面世,毁誉由人。各种好坏评价总会随之而来。互联网容易连锁反应,点燃一棵干柴,就会引起一团烈火。
我们应该警惕的不是互联网的众声喧哗,而是哪些东西更容易引发连锁反应。当人们有了一种既定的心理框架,就容易被这种框架所动员。人们之所以能在网上风起而影从,是因为心里早就被种下了这种框架。人们就像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镜,总是会用这种框架去思考问题。做一个品牌其实挺难的,很难让所有人满意,所以不能不如履薄冰,不可不战战兢兢。
其实,李宁的创始人应该最懂中国市场。李宁曾在运动员生涯中深切体会过社会的人情冷暖。汉城奥运会之后,李宁遭遇了一些令人愤慨的事,说自己懂得了人性。其实,李宁遭遇的事情,本质上与人性无关。李宁在当时的环境里被当成了社会情绪的一个靶子。后来时代的语境变了,李宁转换赛道,从体操王子变身商业巨子,开始了另一种成功。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李宁飞天,点燃圣火。李宁的商业版图开始国际化,产品线变得更专业。比如,韦德之道就是我很喜欢穿的一款篮球鞋。李宁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品牌。我们不妨将李宁放到一个更长时间线索上去观察。李宁在不同的时期遭遇不同的事。李宁就像一面旗帜,让我们在不同的时期里,感受到风吹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