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确实,在近年来,一些中产或潮流跑鞋品牌的价格飞涨,并且伴随着铺天盖地的营销和社交媒体的“种草”,引发了“智商税”的讨论。以下列举几个常被提及、价格高昂且备受争议的例子,以及为什么有人认为它们是“过度吹捧”和“智商税”:
1. "Nike Air Max 97 (尤其是复刻版)"
"被过度吹捧之处:" 这款鞋是90年代经典款式的复刻,因其复古设计、标志性的气垫和“复古未来感”而备受追捧。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种穿搭分享,加上Nike强大的品牌营销,其价格(有时甚至远超原价)被炒得非常高。
"为何被视为“智商税”:" 跑鞋的核心功能是提供支撑和缓震以保护脚部。Air Max 97的设计虽然经典,但其气垫技术并非最新,对于严肃跑步而言,其功能性可能不如许多更新、更专业设计的跑鞋。高昂的价格更多是基于品牌、设计感和“稀缺性”(限量发售),而非绝对的功能优越性。购买者往往被品牌光环和社交认同感驱动。
2. "Nike Air Force 1 "React" 系列"
"被过度吹捧之处:" 结合了Air Force 1的经典鞋型和Nike的React泡沫技术。React
相关内容:
曾经被戏称为"中产足力健"的萨洛蒙,现在成了挤破头也难买的身份符号。这个法国户外品牌靠着户外热潮和小众营销逆袭,可四位数价格的越野鞋真能解决中产的身份焦虑吗?
萨洛蒙的翻身仗打得确实漂亮。阿尔卑斯山血统的专业技术背书不是虚的,Contagrip鞋底和敏捷底盘系统征服过无数越野赛道。但让它从户外圈爆红到街头的,还是那套精准的潮流化操作。灰扑扑的"足力健"摇身变出摇篮粉冰薄荷,香榭丽舍旗舰店亮相连着小红书博主狂刷ootd,饥饿营销玩到闲鱼溢价50%——明摆着要戳中产的痒点:既要小众标签证明品味,又要专业装备假装运动精英。

可硬底越野鞋踩着水泥地真不像看起来那么美。跟风入手的上班族发现走两步就脚疼,老玩家直怼"这是雪山用的谁让你配牛仔裤"。更讽刺的是,始祖鸟冲锋衣配瑜伽裤的造型刚被群嘲完,萨洛蒙又成了新晋"中产三件套"成员。花大价钱买专业装备却用不到十分之一功能,到底图什么?

说到底,萨洛蒙还是那个技术流的户外品牌。真去登山滑雪的买它没毛病,但为社交标签硬冲限量款,怕不是忘了当初嫌它丑的也是这批人。中产焦虑催生的消费狂欢里,鞋终究是穿在自己脚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