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988元!探秘天价水背后的暴利真相

我们来揭秘一下天价水(通常指那些价格远超普通瓶装水的高档矿泉水或天然水)的“暴利”真相。一瓶988元的天价水并非空穴来风,其高昂的价格背后有多重因素支撑,其中营销和品牌溢价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以下是导致天价水价格飙升的关键因素:
1. "极致的营销与品牌塑造 (Extreme Marketing & Brand Building):" "故事性与稀缺性:" 天价水往往赋予水源地极其传奇的故事(如冰川融水、万年古泉、特定海拔采集等),强调其来源的稀有和纯净。品牌会投入巨资进行宣传,塑造一种“珍贵”、“独特”的形象。 "目标客户定位:" 这些产品主要面向对价格不敏感、追求高品质生活、注重身份象征或特定健康需求的消费者。营销策略围绕满足这些高端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展开。 "奢华包装:" 包装设计通常极其考究,使用昂贵的材质(如厚重的玻璃、特殊金属、复合瓶盖),印刷精美,甚至配有手提箱、证书等,增加了产品的视觉价值和仪式感。
2. "高昂的营销成本 (High Marketing Costs):" "广告投放:" 大量的广告投入,尤其是在高端杂志、社交媒体、名流活动、体育赛事中赞助,以维持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渠道建设:"

相关内容:

style="letter-spacing: 0.5px;">前段时间有个很离谱的新闻。


在第五届消博会上,出现了一款名为捷克弗罗明冰河纪水的饮用水,750毫升装,一瓶988元,顶得上300多瓶水中贵族了。


价格这么贵,自然是有说法。


这个水,号称是取自捷克国宝级地下水资源保护区,而且水龄超过1.5万年。水质纯净而且非常稀缺。环球小姐大赛、迪拜七星级帆船酒店、卡塔尔航空头等舱,都是指定用这个水的。


当然,光是万年老水这个噱头肯定是不够的,生产商还别出心裁地在瓶子里塞了三颗天然水晶,说这个水晶里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长期饮用这些矿物质能被人体吸收,有益健康。


我又去淘宝翻了一下,发现这个水还有不带水晶的普通版。


如果是玻璃瓶,750毫升装一瓶75块。如果是塑料瓶还可以更便宜,2瓶1升装的水只要69元。


想想看,只要69元,就能喝到万年老水同款,988品质,加量不加价。


在瓶装水的百年历史上,尽管像捷克弗罗明冰河纪水这么魔怔的玩家并不算多,但把平平无奇,毫无成本的H2O,卖出奢侈品的溢价,却是所有做水人不约而同的梦想。


而其中最成功的,莫过于巴黎水和圣培露。


恰好,这两家公司如今不仅都是雀巢旗下的同门兄弟,在通向奢侈之路上的商业刀法,也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期内容,我想拿巴黎水和圣培露为案例,聊聊怎么点水成金,把普普通通的水卖成奢侈品。





01




奢侈品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血统,但凡是个有点年纪的上古顶奢,都会和你讲一大堆品牌血统,还有什么蓝血品牌、红血品牌这样的说法。


之所以出现这个原因,因为在奢侈品业刚刚诞生的18世纪欧洲,他们主要服务的对象,都是王室贵族。


例如路易·威登本人,就是给贵族制作旅行箱的工匠。而爱马仕的创始人蒂埃里·爱马仕,则是一位在诺曼底制作马具的匠人。


因此,如今奢侈品所营销的血统,其实是他们所服务的王室贵族血统。他们所贩卖的,也是王室同款的尊贵感。


这就属于给主子当了太久包衣,当出幻觉来了,以为主子的血统潜移默化到自己体内了。


不过这不是今天的关键话题,就不展开了。


既然如此,那么水的血统来自哪里呢?总不能发明个欧洲王室专用水吧?


你别说,还真有。


水的血统是产地决定的。


矿泉水讲究一个名山出名水,水源存在一定的稀缺性。加上探矿开采是一个勘探难,周期长的事情,所以这些年,国内矿泉水品牌都喜讲水源地的故事,你说你是长白山泉水,那我就是昆仑山泉水,你在唐古拉山取水,我就在大理苍山开矿。


配合水源地,拍个TVC,讲述一下勘探师深入原始森林,探访名山大川,徒步上百公里,最后在海拔上千米,温度零下十几度的地方,找到一处优质水源的故事。


但在讲故事这块,欧洲人才是大忽悠中的大忽悠。


巴黎水把自己的创始传奇,一直往前推到了公元前218年的第二次布匿战争。


根据巴黎水官网的说法,当时迦太基军事指挥官汉尼拔率军跨过比利牛斯山出征罗马,途中路过如今法国南部的韦尔热兹小镇。


他们发现这里不仅有天然温泉,而且泉水中还含有天然气泡,喝起来有特别的口感,于是就在这里驻扎取水。


公元前58年,凯撒时代,罗马人还在这里建立了浴场,于是形成了一个富有的温泉城市,疗养圣地。


到了19世纪,热衷饮用气泡水的拿破仑三世,还特地为韦尔热兹的泉水颁发了认证,授权当地商人可以取用天然泉水,进行瓶装售卖,间接促成了后来巴黎水品牌的诞生。


你看,明明创立只有一百多年的品牌,非得把自己的历史往上推个两千多年。


这才叫会讲故事嘛。


圣培露也差不多,产地圣佩莱格里诺也是一个有着700多年历史的温泉疗养胜地,从13世纪开始,意大利的医生就开始建议病人来这里疗养,不仅泡温泉,也可以饮用泉水治疗疾病。号称奇迹之水。


后来,这里成了欧洲贵族和富豪们的度假胜地,专供上流阶层的赌场和大酒店也逐渐落成。


文艺复兴时代,达芬奇也曾亲自造访这里,对水源进行取样化验,绘制了当地的风土地貌,这里的传奇色彩就更浓厚了。


所以说,大家也别整天嘲讽水中贵族拍的欧陆广告,人家不过是搞了点拿来主义罢了。


产地故事,除了增加水源地的传奇性之外,还可以强化水质本身的卖点。


像圣培露,它就会告诉你,它的每一滴水,都是雨水和雪水落到地面后,经过至少30年的石灰岩和火山岩的自然过滤,充分溶解了大量矿物质后,才成为地下泉水,千辛万苦来到你的面前。


而巴黎水就更夸张了,它说自己家的水,源自1.2亿年前在此处形成的火山,在地下释放出二氧化碳后,与地下水结合,于是形成了天然的气泡水。


但它们不会告诉你,为了保证水质干净,巴黎水取水后,会直接将水和气体分离,完成净化后再重新添加回去。


它们也不会告诉你,圣培露的泉水其实是不含气的净水,它的气泡是从别处地热田里采集灌入的。


按照咱们常规的认知,这已经算是深度加工了。


但人家就是能靠这套水源地的产地故事,让你忘记这些有的没的,只记住巴黎水中,水气混合比例完美,与天然气泡水别无二致,只记住圣培露所使用的二氧化碳来自天然来源,才能有标志性的,细腻的,珍珠般的气泡。


而这,就是矿泉水产地营销的本质,通过构建一个引人入胜的原产地故事,为产品提供稀缺性独特性的价值支撑,将工业品升格为自然造物匠心之作的结合体。


水源地有多重要呢,大家反过来想一想,如果一瓶水的水源地是恒河是吧,那你还敢买吗?





02




但光是谈水源地,还是不够的。


顶尖的用料,只是通往奢侈品之路的一张门票。就像爱马仕用的是顶尖的鳄鱼皮,FENDI使用顶尖的皮草,但这些用料,却无法完整定义奢侈品的价值。


真正定义奢侈品价值的,是买它的人。


它的消费者是什么阶层,奢侈品就是什么阶层。


水也是一样,当水有了血统,下一步就是为它找到与之匹配的主人,让喝水这个行为本身,能够区隔社会阶层。


那么,怎样去筛选喝水的人呢?


一部分选择了重奢路线的品牌,选择在渠道上做划分。也就是把大量的产品卖给高端餐饮、高端酒吧、高端酒店。


在这件事上,圣培露是做得最彻底的。


它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佐餐水


在欧美,气泡水品牌们已经通过上百年的营销和渠道投入,把自己和那些高端的米其林餐厅绑得死死的。


圣培露就常年赞助餐饮界奥斯卡之称的美食奖项全球50家最佳餐厅(the World’s 50 Best Restaurants),举办圣培露世界青年厨师大赛,深度介入欧洲顶级美食圈。


为了让气泡水配米其林大餐更加名正言顺,品牌们还发明出了一整套话术。


例如它们会告诉你,气泡水能激活味蕾,放大食物的美味。比起配酒,气泡水才是真正老饕的选择。


它们还会营销一个非常冷门的参数,叫做TDS(水中可溶性总固体含量),简单来说就是矿泉水里溶解了多少矿物质。圣培露会告诉消费者,数值越高,水体越丰腴,就更加适合配肉食。数值低一点的,水体轻盈柔软,适合搭配爽口菜肴,或者用来调酒。


而圣培露就是TDS比较高的那一类,因此最适合搭配牛排这种硬菜。


对这些品牌来说,高档餐厅不止是一个销售渠道,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区隔阶层的渠道。几十元一瓶的水,普通人咬咬牙也不是买不起。但当这瓶水跟着人均四位数的大餐一起摆上桌,那可就不是我等能随意染指的了。


还是我前面说的那句话,真正定义奢侈品价值的,是买它的人。


因此,想要把平平无奇的水卖成奢侈品,重点不是卖给有钱人,而是不卖给我们这种没钱的人。


奢侈品牌知道,阶层营销的核心,就是把产品塑造成精神图腾,植入到人们向往的生活场景中。那些普通的消费者,会自己支付溢价,为了换取一种理想自我的投射和通往某个社会圈层的门票


在经济学里,有一类商品被称为凡勃伦商品。


和普通商品不一样在于,普通商品如果提升价格,那么销量就一定会下降。但凡勃伦商品则恰恰相反。越贵,市场需求越强。因为它卖的,就是阶层区分,是将凡勃伦商品的消费者,和那些买不起的普通人区隔开来的方式。


价格越贵,阶层区分能力越强,消费者反而更喜欢。





03




说了这么多奢侈品水的营销刀法,最后也要聊聊这个行业的无奈。


矿泉水这门生意,其实是一门距离和定价的博弈。


在瓶装水行业里,有一条500公里运输半径的理论。水的单价非常低,定价2元的水,销售地只要离生产地超过500公里,运输成本就会过高,压根赚不到钱。


如果你想搞一处水源供全球,提高价格就在所难免。像是恒大冰泉用长白山水,价格就要达到4块钱,像是昆仑山和西藏5100,从青藏高原上面运水下来,就只能定到5元以上的价格。


这个事情不止在国内,其实在海外也是一样。


奥巴马的最爱王思聪煮饭专用水斐济水,就是运输成本之王。


因为是岛国,每一瓶斐济水都要经过将近8000公里的运输,通过轮船和卡车,才能运抵它最重要的消费市场——美国。而在此之前,生产瓶装水的塑料,还需要经由集装箱被运到斐济才行。


而这趟遥远的旅程所产生的运输成本,会占到整瓶水成本的一半。


同理,像圣培露、巴黎水,每年源源不断向全球输出数亿甚至十亿瓶水,这些水也只能从同一个产地输出。即使有了便捷廉价的现代物流体系,有了集装箱这样的革命性运输技术,一处水源供全球,注定了这些水不可能像娃哈哈冰露一样,做到极限低价。


既然如此,如果还想要寻求一种极致的商业模式,成就一个商业帝国,这些品牌就只有一条路:向奢侈品转化。


所以在商业世界,路径和战略的选择,往往受制于品类的天赋。


就像养鸡的周转率就是没有养鸭子高,就像做火锅的就是比做炒菜的更容易标准化连锁化。


我们看到一家企业,一个品牌的战略,有多少是自由意志,有多少是无奈之举。


很多事情,从创业之初就已经注定了。





参考资料:

Bottled Water: A Symbol of U.S. Commerce, Culture

The New Story of Eau: Businessman Bruce Nevins Persuades America to Order 'perrier, Please'

Perrier, the Snob's Drink, Soon to Come in Six‐Packs

巴黎水是怎么流行起来的?——界面新闻

气泡水里装着中国的阶层画像——略大参考

巴黎水在中国:高端水战场中的法式浪漫——FBIF食品饮料创新

10 Things You Didn't Know About San Pellegrino

How Bottled Water Insanely built its Domination to rule the World in 2034

CEO钟爱圣培露、思聪煮饭用斐济,高端水鄙视链怎么来的?——消费新推官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