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2024年中国大快消上市公司之包装设备TOP14”的标题。这通常意味着一份由特定机构或媒体发布的报告,列出了在包装设备领域表现突出的14家中国大型快速消费品(FMCG)上市公司。
"标题:【独家】“2024年中国大快消上市公司之包装设备TOP14”公布"
"可能包含的信息(推测):"
1. "榜单内容:" 列出了14家在包装设备投资、使用、效率或相关技术方面表现优异的中国大型快速消费品公司。
2. "评选标准:" 可能基于设备投入规模、自动化水平、智能化程度、包装效率提升、成本控制效果、可持续发展(如绿色包装)等多个维度。
3. "发布机构:" “独家”可能暗示了发布机构的权威性或数据的独特性。
4. "发布时间:" 明确为2024年,表明是基于2024年的数据和趋势。
5. "行业意义:" 该榜单可能反映了快消行业对包装技术升级和效率提升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中国包装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
"如果您想了解榜单的具体内容,建议:"
关注发布此榜单的媒体或机构。
搜索相关新闻报道或报告原文。
如果可能,获取榜单的详细名单和排名依据。
这个标题本身就传递了关键信息:2024年,在中国快消品行业,有14家
相关内容:
(快消品独家讯)上海市东方世纪消费品发展促进中心(简称:“东方快消品中心”)携行业领先全媒体——《快消品》汇总了在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北交所上市的420余家大快消相关公司2024年业绩,按品类并通过主要经营指标——营业收入进行排名,公布“2024年大快消上市公司细分品类TOP榜”。此次,《快消品》带来:2024年中国大快消上市公司之包装设备TOP14。在TOP15包装设备上市公司中,它们2024年的总营收约为441.18亿元;总净利润约为19.63亿元。

资料来源:东方快消品中心注:汇率参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2024年12月3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
TOP1奥瑞金

奥瑞金(002701.SZ)2024年全年营收为136.7亿元,同比下降1.23%;净利润7.91亿元,同比增长2.06%。尽管营收略有下滑,但公司在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净利润实现小幅增长。奥瑞金作为金属包装行业的龙头企业,主要服务于饮料与食品行业,客户包括红牛、东鹏特饮、百威啤酒等知名品牌。总营收的下滑主要受到了下游行业需求不足和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奥瑞金在2024年持续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此外,奥瑞金在报告期内积极推进重大资产购买项目,提升公司的经营规模和业绩。而在2025年第一季度,奥瑞金实现营收55.74亿元,同比增长56.96%,净利润6.65亿元,同比增长137.91%。值得一提的是,在2025年4月,奥瑞金正式完成了以以超60亿港币(折合人民币超55.3亿)收购了另一包装巨头,中粮包装的全部已发行股份。奥瑞金的董事长为周云杰、总经理为沈陶。
TOP2宝钢包装

宝钢包装(601968.SH)2024年现营业收入83.18亿元,同比增长7.19%,净利润为1.72亿元,同比下降21.13%。值得关注的是,宝钢包装的研发费用大幅增长92.64%,财务费用则骤降96.76%。宝钢包装在年报中提出了2025年的总体目标,重点包括安全生产、创新资源投入、业务布局优化等方面,显示出公司对未来发展的积极规划。宝钢包装作为国内领先的金属包装企业,近年来在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目前已与包括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雪花啤酒、百威啤酒、嘉士伯啤酒、青岛啤酒、王老吉等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快消品牌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2024年12月,华润啤酒厦门喜力工厂正式出酒。宝钢包装作为华润啤酒的金属包装合作伙伴,正在厦门推进新建智能制罐项目,配套华润喜力工厂用罐需求。2025年4月,宝钢包装与王老吉在马来西亚宝钢制罐签约,携手打造出海供应链。而在2025年第一季度,其实现营业收入为20.02亿,同比增长1.02%,净利润0.57亿,同比增长2.67%。宝钢包装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为曹清。
TOP3永创智能

2024年,永创智能(603901.SH)营业收入达35.67亿元,同比增长13.37%,主要得益于标准单机设备、智能包装生产线及新型包材的销售增长。饮料智能包装生产线订单增长约37%,啤酒行业设备改造需求增加,休闲食品智能包装生产线订单也保持增长。标准单机设备新签订单增长约13%,新型包材产品新签订单增长约22%。然而,净利润下滑至0.15亿元,同比下降78.08%。表明2024年,永创智能面临的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产品端销售价格下降,生产成本上升,导致整体盈利水平较之前年度有较大程度下滑。在2025年第一季度,永创智能营业收入8.9亿元,同比增长7.07%,净利润0.4亿元,同比增长5.75%。永创智能的客户主要以大中型品牌企业为主,包括伊利、蒙牛、雪花啤酒、百威啤酒、青岛啤酒、海尔、格力、元气森林等消费品行业的龙头企业。永创智能由罗邦毅担任董事长,总经理则为吴仁波。
TOP4嘉美包装

嘉美包装(002969.SZ)发布2024年度全年营业收入达32亿元,同比增长1.52%;净利润实现1.83亿元,同比增长18.78%。嘉美包装与国内多家著名食品及饮料品牌企业如养元饮品、王老吉、银鹭集团、达利集团、喜多多、承德露露等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一季度,受饮料行业“小年”(春节旺季落在2025年的天数少)和饮料礼品消费场景需求不振的影响,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明显,但是,公司业绩与类似的“小年”并无较大差异,基本可以达到同样年份的平均水平,预计全年业绩将保持稳定。而在2025年第一季度,嘉美包装营业总收入为6.03亿元,同比下降17.1%;净利润实现0.13亿元,同比下降73.80%。陈民为嘉美包装董事长兼总经理。
TOP5海容冷链

2024年,海容冷链(603187.SH)营业收入达到28.31亿元,同比下降11.67%;净利润达3.53亿元,同比下降14.39%。尽管海容冷链在商用冷冻展示柜领域保持市场地位,客户包括蒙牛、伊利、雀巢、联合利华、百事、可口可乐、711、罗森、美宜佳等,但受下游冰淇淋行业景气度下降影响,整体业绩表现不佳。海容冷链通过产品升级和海外市场拓展,试图扭转颓势,但短期内仍面临较大压力。整体销量同比下降16.39%,产量减少了22.32%。海容冷链在2024年启动了首个海外生产基地建设,设计产能为年产50万台,涵盖公司四大类主营产品。海外市场的拓展被视为未来增长的关键。而在2025年一季度,海容冷链的营业收入为9.09亿元,同比上升6.74%;而净利润为1.04亿元,同比下降9.20%。海容冷链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为邵伟。
TOP6中荣股份

中荣股份(301223.SZ)在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7.82亿元,同比增长7.30%;净利润1.44亿元,同比下降29.60%。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43.45亿元,同比增长7.73%。中荣股份主营纸制印刷包装,服务于化妆品、食品、保健品等多个终端行业客户,与宝洁、好丽友、玛氏、雀巢、亿滋等企业有超过15年以上的合作,主要产品包括折叠彩盒、礼盒、彩箱等。2024年,折叠彩盒实现营收19.90亿元,占比71.54%;礼盒营收3.34亿元,同比增长15.00%;其他印刷包装产品收入3.87亿元。分区域看,内销占比达95.84%,外销同比增长25.54%。在2025年第一季度,中荣股份实现营业收入6.98亿元,同比增长27.50%,净利润达0.39亿元,同比下降4.67%。中荣股份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为黄焕然。
TOP7英联股份

英联股份(002846.SZ)在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0.18亿元,同比增长15.51%;净利润亏损0.40亿元,同比下降379.15%。英联股份的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复合集流体项目的推进以及传统业务的稳定发展,目前其有可口可乐、联合利华、百威英博、雀巢等世界500强企业客户。净利润的大幅增长原因是政府补助增加以及信用减值损失减少。在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大幅提升89.19%,达到8818万元,主要得益于政府补助和税费返还的增加以及采购支付需求的减少。目前英联股份正积极推进复合集流体项目,已完成10条复合铝箔/铜箔产线建设。而在2025年第一季度,英联股份营业总收入为4.91亿元,同比增长6.74%;净利润为0.11亿元,同比增长723.54%。英联股份的董事长为翁伟武,总经理为翁宝嘉。
TOP8新巨丰

新巨丰(301296.SZ)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7.06亿元,同比下降1.79%;净利润为1.84亿元,同比增长8.03%。新巨丰作为国内无菌包装行业的领军企业,在营收上略有下滑,同时扣非净利润的下滑表明公司在非主营业务上的表现并不理想。新巨丰的主营业务为无菌包装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用于液态奶和非碳酸软饮料的无菌包装。公司的主要客户包括伊利、新希望、王老吉等知名企业。新巨丰在2024年通过新建“50亿包无菌包装材料生产项目”,进一步扩大了辊式包装产品的产能,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2025年第一季度,新巨丰营业收入达3.57亿,同比下降18.18%;净利润达0.13亿,同比下降75.01%,新巨丰需要在市场拓展和技术创新上加大投入,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成本控制,以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和市场竞争加剧带来的压力。新巨丰的董事长为袁训军,总经理为刘宝忠。
TOP9达意隆

达意隆(002209.SZ)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15.21亿元,同比增长18.38%;净利润为0.70亿元,同比增长49.96%。达意隆包主营业务涉及液体自动化包装机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客户包括农夫山泉、宝洁、益海嘉里、可口可乐和娃哈哈等知名企业。营业收入的增加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和销售订单情况良好,主营业务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所致。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达意隆在报告期内的生产经营情况良好,销售订单也有所增长。此外,达意隆还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努力提升品牌影响力。而在2025年第一季度,达意隆的营收为3.97亿元,同比增长74.16%;净利润为0.29亿元,同比增长245.76%。达意隆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为张颂明。
TOP10乐惠国际

乐惠国际(603076.SH)2024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90亿元,同比下降9.77%;净利润为0.21亿元,同比增长7.16%。尽管公司在装备板块保持了稳健增长,但鲜啤30公里板块的亏损扩大至7527.88万元,成为拖累整体业绩的重要因素。乐惠国际主要客户包括百威英博、荷兰喜力、丹麦嘉士伯、华润啤酒、珠江啤酒、燕京啤酒、青岛啤酒等。乐惠国际的装备板块在2024年表现相对稳健,实现了0.96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9.96%。装备板块的营业收入为13.51亿元。鲜啤30公里板块在2024年实现收入1.40亿元,同比增长33.36%,但亏损扩大至0.75亿元。乐惠国际在全国范围内已建成5家鲜啤工厂,并拥有近300家经销商和150多家体验门店。尽管公司在供应链和销售体系建设上投入巨大,但品牌和市场拓展仍面临挑战。在2025年第一季度,乐惠国际营收为2.06亿元,同比下降5.87%;净利润为0.09亿元,同比增长160.61%。乐惠国际的董事长为赖云来,总经理为黄粤宁。
TOP11新美星

新美星(300509.SZ)2024年营业收入为10.75亿元,同比增长15.78%;净利润则为0.50亿元,同比增长94.36%。新美星主营业务涉及液态食品包装机械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客户包括达利食品、娃哈哈等知名企业。液态包装设备占主营业务的72.56%。近期,新美星在无菌包装技术领域持续突破,成为国内少数掌握PET瓶高速吹灌旋一体化生产技术的企业之一。在2025年第一季度,新美星实现营业总收入2.61亿元,同比增长6.03%;扣非净利润0.20亿元,同比增长148.76%。新美星的董事长为何云涛,总经理为何建锋。
TOP12中亚股份

中亚股份(300512.SZ)在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15亿元,同比微降0.29%;净利润为0.26亿元,同比下降35.84%。中亚股份拥有包括农夫山泉、伊利、蒙牛的重要客户。尽管公司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整体盈利能力显著减弱,尤其是净利润的下滑,暴露出公司在核心业务上的压力。2024年,公司全年共开发新技术29项,新产品31项,专利申请量达到1177项,其中发明专利533项。同时,中亚股份重启国际化战略,并在意大利设立全资子公司中亚国际有限公司,作为拓展欧洲、中东及非洲市场的基地。在2025年第一季度,中亚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2.91亿元,同比增长24.24%;净利润0.17亿元,同比下降16.13%。中亚股份的董事长为史中伟,总经理为史正。
TOP13柏星龙

柏星龙(833075.BJ)在2024年营业收入为5.92亿元,同比增长10.21%;净利润为0.41亿元,同比下降10.53%。2024年度公司的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这一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其创意包装与设计业务的稳步提升。报告期内服务大客户包括古井贡酒、酒鬼酒、小糊涂仙、牛栏山等酒业巨头。柏星龙表示,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系受行业需求疲软及竞争加剧变化影响,主要产品订单数量减少,导致收入规模下滑。而在2025年第一季度,柏星龙的营收为0.98亿元,同比下降29.98%;净利润为0.03亿元,同比下降78.07%。柏星龙在业绩说明会上提到,尽管2025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出现下降,但整体业务依然保持稳步推进。随着新客户的拓展和重点项目的跟进,公司的发展战略将继续向前推进。柏星龙的董事长为赵国义,总经理为赵国祥。
TOP14锦盛新材

锦盛新材(300849.SZ)在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33亿元,同比增长28.15%,然而,净利润为-0.23亿元,尽管同比增长5.14%有所改善,但仍处于亏损状态。公司主要从事化妆品塑料包装容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膏霜瓶和乳液瓶系列,客户包括雅诗兰黛、欧诗漫等知名品牌。锦盛新材主要业务模式包括采购、生产和销售,通过与日本三菱、韩国SK等国际知名厂商合作,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通过参与美妆博览会、国际包装创新大会等行业展会,提升了品牌知名度,然而,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仍然是公司面临的主要挑战。在2025年第一季度,锦盛新材的营收7.43亿元,同比增长10.97%;净利润-0.04亿,同比下降290.10%。锦盛新材的董事长为阮荣涛,总经理为阮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