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ID系列(包括ID.3、ID.4、ID.6、ID.7等车型)在全球和中国市场的表现可以总结为:"总体销量不错,但未达到预期,面临激烈竞争。"
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1. "中国市场表现:"
"起步阶段销量尚可:" 在推出初期,特别是ID.3和ID.4,凭借大众品牌在国内的深厚基础和新鲜感,销量曾有过不错的表现,成为早期纯电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增长放缓与竞争加剧:" 随着特斯拉Model 3/Y的进入以及中国本土新能源品牌(如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等)的强势崛起,ID系列的销量增长明显放缓,市场份额受到挤压。
"产品线更新与挑战:" ID.6系列上市后试图弥补短板,但面对市场上层出不穷的新车型和更先进的智能网联技术,压力依然很大。价格战也对其利润率造成了影响。
"口碑与定位:" 虽然销量未达巅峰,但大众在制造工艺、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积累了良好口碑。然而,其电动化转型的形象相对保守,智能化体验相比领先者仍有差距,影响了吸引力。
2. "全球市场表现:"
"欧洲市场是主战场:" 在欧洲市场,大众ID系列是纯电市场的重要力量,销量相对
相关内容:
大众虽说在燃油车市场表现可圈可点,但是到了新能源汽车市场似乎却不是那么一回事儿了,而且,我看大众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出产品的节奏虽然不算慢,但是成效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大众想要快速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并不容易。

而在大众品牌中,ID系列可以说承载着新能源转型的关键,那么,不免让人好奇,大众的ID系列,现在卖得怎么样呢?
卖得最好的是大众ID.3,作为一款紧凑型两厢电车,这款车在市场中口碑一直不错,只不过一开始价格有点虚高,买的人并不多,现在终端价格好像也就10万左右,其实性价比是好起来了。不过,在销量上面大众ID.3还是没有办法和海豚等车型去比,在刚过去的6月份呢,这款车型卖了3950辆,算不上多好,但又不是很差。

接下来卖得比较不错的也是上汽大众的一款纯电SUV,大众ID.4 X,虽是一款紧凑型SUV,但是我看在价格上面也做了让步,理性来说,性价比是可以的。但是呢,不知道为什么,虽然ID系列都是新平台了,总觉得给人的一种感觉还是油改电。那这款车型呢,在刚过去的6月份卖了1546辆,好与不好,大家自行感知。

那排在第三的是一汽-大众的ID.4 CROZZ,这款车型在6月份呢卖了1437辆,销量上面只能说中规中矩。面对这样的境况,现在ID.4 CROZZ这款车也只能是降价求生存,据我了解,为了让这款车有一定的销量,不但厂家会每个月配给经销商几台车,销售卖了还有不少的提成。

那很遗憾,除了这三款车在6月的时候销量过千,其他车型的销量真的就差的一塌糊涂了。比如说,ID.7 VIZZION只卖了114辆;ID.6 CROZZ只卖了6辆。

按理说大众品牌的知名度杠杠滴,产品造出来也不会那么拉胯,为什么销量这么不给力呢?我感觉,和初期定价有关、和产品的智能化缺失有关,你们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