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起头,鹰架般的金属结构从地板一路延伸到天花板,简练线条之间端坐着几座雕塑,明明是塑胶加热变形后的产物,却如珠宝般照亮了展场。全昭侹的〈在绝望中重生〉由横跨展厅中央难以逼视的结构和录像组成,此作受到李厢的诗句启发,转译了韩国首间百货公司三越百货的结构,那种壮丽视觉和空间,正是百货、或是西方现代性被日本企业从法国移植到殖民时代的朝鲜,又于21世纪后重现于展场的奇异与混乱。
往后走是 Vandy Rattana 迁徙于世界各地时拍摄的城市,单幅照片画面寻常含蓄,但是数量一大,都更的拆迁变动与古蹟的平静恆久并置,难以想像我们都活在同个时间线。再者,Rattana 设计观看体验,他先在地板铺满屋瓦,再将照片散置于屋瓦上,或是封入塑胶袋黏贴至墙面。观众必须拿着手电筒喀喀作响地踩上屋瓦才能浏览照片,艺术家还刻意选用竹子搭起结构,回应东南亚城市在建造楼房的鹰架,又和全昭侹的金属结构对照。
这些需要透过身体实地走访的体验,正是潜伏于策展叙事之下的脉流。
谢丰嵘与郑慧华策划的为新北市美术馆开馆首展,从全球化的都市历史与产业景观出发,延伸到当代城市的空间与其中人们之身体与心灵状态。在此一脉络下,观者游走于展间的身体经验成为观展时不可忽视的一点。无论是前述全昭侹与 Vandy Rattana 的映照,或是我个人最喜欢的路径——梁慧圭、何采柔到郑锦衡这三位艺术家的串接。
梁慧圭标誌性的百叶窗装置〈堡垒要塞〉,一层一层叠加直至天顶的百叶窗,以日常物件建造迷宫般的奇观,闪动的光线既像与光影空间的舞动,亦像被监视器的视线冷酷扫过。何采柔的多频道录像〈Vera X 日记〉 中,表演者明确地知道萤幕外观者的视线下,将自己收纳至居家的闲置空间,家庭应有的亲密氛围搭配着不寻常的冷调动作,而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表演。
最后,观众走进郑锦衡的〈呵体护容〉,艺术家将私密的身体护理用品设计得格外暧昧,如成年男性的人脸作基底,嘴边则长着一整圈的刷毛,隐蔽的慾望大喇喇地敞开在展场中,其情色让观众难以直视,又忍不住脑洞大开幻想的心理过程格外有趣。
在宏观的论述下,观者的身体感知细腻地被驱动,正是观看的趣味,这样的映照也回应到现实中,在大都市发展下生存的我们之个体感受,这些细节也才是最能唤起情感的。
艺评人/Elanor Wang
MA History of Art and Archaeology, SOAS。前美术馆馆员,现为派对漫游者。IG: @ _felix_culpa_elanor
延伸阅读:
新北美术馆正式开馆!四大展览及烟火秀揭幕 六月底前免费参观日本艺术家平子雄一首登基隆美术馆!山海间呈现《超越理想的风景》三大看点北美馆重量级国际巡展《奥拉弗・埃利亚松:你的好奇旅程》亮点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