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消息听起来非常棒!全国首个退役军人创业产品展,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和创新的活动。
它体现了以下几点:
1. "支持退役军人创业:" 这是最核心的目的,为退役军人提供了一个展示、推广和销售他们自主创业产品的平台,帮助他们将创意和努力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效益。
2. "促进就业与创业生态:" 展会不仅为退役军人开放,也面向全社会,可以吸引投资、合作机会,促进更多资源向退役军人创业领域倾斜,形成良好的创业生态。
3. "展示退役军人风采:" 通过展出的产品,可以向社会展示退役军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敢于拼搏的精神面貌,打破一些刻板印象,提升社会对退役军人的认同感和尊重。
4. "挖掘优质产品与资源:" 对于消费者和采购商来说,这是一个发现具有独特性、高品质退役军人创业产品的机会。同时,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也可以借此了解退役军人创业的成果和需求。
5. "创新服务模式:" 将“吃穿用”到“高科技”这样广泛的产品类别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展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旨在服务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退役军人创业项目。
总而言之,这个展会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它不仅为退役军人创业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支持,也为促进社会资源有效对接、激发市场活力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期待这个展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让更多优秀的退役军人创业产品被看见、被认可、被推广!
相关内容: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11月8日,首届江苏省退役军人创业产品展陈活动在南京启动。400多件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产品在现场展出,产品种类涉及农副、食品、日用品、科技等20多个领域。据悉,为退役军人举办专场创业产品展陈,江苏是全国首家。

科技蓝海里再立潮头
会自动喷雾消毒的“防疫机器人”、敢防汛抢险的“水下救援机器人”、能清洗淤泥藻类的“水下清洗机器人”……带着浓浓“未来感”的机器人各司其职,吸引了无数参展观众的目光。 这些机器人都来自无锡中惠天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创始人李宁从原解放军理工大学博士毕业后,曾在某研究所工作。4年前退役,李宁决定利用专业特长创业。“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我们得有自己的特色和定位,我和几位退役战友做了很多市场调研,最后锁定水下机器人这个赛道。”目前,该公司已被认定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知识产权20多项。

三年来,江苏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创业扶持,优化创业环境,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为退役军人出谋划策、排忧解难,让退役军人成为创业创新的“标兵”。 退役士兵陈中慧来自苏州,他带来的3D试衣系统成为展会的“明星”产品。参观者在展台前排队“照镜子”,这面“镜子”可以数字建模,顾客选择自己喜欢的面料,DIY创意设计,看中的面料很快成衣,全景呈现在显示屏上,从版型到纽扣,实现个性化订制。“这个系统很新奇,也很实用!穿订制的衣服,未来将不会‘小众’。”正在试穿的顾客刘文文对记者说。


用手轻轻触碰铁丝,报警器便发出刺耳的警报声。“目前很多小区、单位采用的都是低压电子围栏,而我们这款围栏无需通电,不仅可在荒漠、戈壁等恶劣环境下使用,而且不受电磁干扰,预警更灵敏。”展陈现场,南通“围界盾”警卫防御系统创始人宋元辉介绍,之所以选择安防系统作为自主创业项目,就是为了脱下军装后,能以另一种方式履行保家卫国的使命。1997年,他奔赴祖国大西北参军,当时就萌发了创新科学方法替代部分人工巡逻的想法,让安全防护更省力高效。“20多年后,终于圆了这个梦。”该企业已自主研发13款安防产品,取得十多项国家专利。
广袤乡土上创业带富
“种好树,带领大家共同致富,这辈子就值了。”退役军人张强用自己的奋斗经历说明一件事:种出一颗好梨,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徐州市铜山区吴湾村人张强退役后,放弃稳定工作,回乡创业。2015年,他带领村民引进日本“秋月”梨品种种植,大批梨树却得了木栓病,果实成了废果。

“一下损失2万斤果子,却没有打倒我们!”请教南京农业大学专家后张强得知,由于土质不同,“秋月”梨在中国培育时需在肥料里添加更多钙和硼。几番周折,2020年,张强的“秋月”梨亩产值超过2万元。12000亩梨树、60户种植专业户、1000多万元年产值,张强交出的“梨树致富成绩单”让村民的日子有了奔头。

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军人特质在创业中无疑是制胜法宝。咸香的牛肉、晶莹的凤爪、清爽的萝卜……这是退役军人江杭军创办的“一代卤匠”明星产品。展陈会上,江杭军一直挂着印有自己大头漫画的胸牌,上面笑容满面的“江老板”,俨然一个和蔼的“美食掌柜”形象。 笑容背后,却是创业的艰辛。1999年退役后,江杭军开过早餐店、快餐店、中餐馆等,皆以失败告终。2015年,江杭军开始构思投资小、回报大、收益稳定的项目。经过三年多市场调研和产品研发,“一代卤匠”成形。如今,公司已吸纳近200名退役军人和军属就业,30名退役军人享受开店免加盟费优惠。“我们一家四代从军,军人敢打敢拼的精神支撑我走到了今天。”江杭军由衷地说。

退役军人创业,不乏精益求精的“匠人”。来自“小提琴制作之乡”泰兴的退役军人徐小峰创立了泰州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江苏制造工匠”和“江苏乡土人才”。沛县退役军人郝泽华执着于传统乐器“沛筑”的研发,不但创立汉皇乐器品牌,还致力于汉文化推广。

为帮助创业退役军人“轻装上阵”,各地拿出不少“真金白银”的帮扶政策。南京退役军人李嵩创办涤城体育品牌,从事运动和户外服饰的研发和生产。2019年,他入选南京“高层次创业人才引进计划”,获得150万元配套资金扶持,熬过疫情压力,企业得以蒸蒸日上。

创业征途中当好“助攻手”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厅长谢晓军介绍,去年江苏成功举办首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今年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举办退役军人创业产品展陈,既是去年大赛的延续,也是为了打通创业后面临的产品营销堵点。广大退役军人参与热情高涨,参展产品有的绿色生态、有的匠心独具、有的处于科技前沿。可以说,在退役军人创业项目中,不缺优质产品,缺的是“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慧眼发现;不缺工匠精神,缺的是“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畅通渠道。为此,展陈活动还安排退役军人创业者和媒体见面,并组织退役军人产品直播带货,以期扩大宣传,为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当好“助攻手”和“代言人”。

启动仪式上,江苏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与省供销合作总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为退役军人创业产品搭建供需对接桥梁,加强宣传营销,拓宽销售渠道。省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陶长生表示,全省供销合作社网络2020年实现销售总额5052亿元。今后,省农副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及线上平台“鲜丰汇”将充分展现退役军人创业创新成果,在推介发布、农超对接、直播带货和消费帮促采购上提供多元助力。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副厅长陈旭介绍,下一步,江苏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将联合多个部门出台政策,全面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助力他们在创业创新的征程上行稳致远。“江苏省第三届百城联动退役军人就业专场招聘系列活动”还将挖掘更多岗位资源,帮助退役军人实现更高质量稳定就业。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唐悦 金亦炜/文/图 滕升智/视频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