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星尔克与美津浓Logo相似引争议,为何未像中国乔丹一样引发纠纷?

鸿星尔克(ERKE)和美津浓(Mizuno)的Logo确实有相似之处,特别是早期版本,这确实引起过一些讨论。但与“中国乔丹”(即王利芬,她曾用“乔丹”作为品牌名并引发法律纠纷)的情况相比,原因和性质有很大不同:
1. "“中国乔丹”的核心问题是商标侵权和姓名权/商誉混淆:" 王利芬使用“乔丹”作为品牌名,直接利用了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在全球范围内的巨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这构成了对“乔丹”姓名和其商业形象(商誉)的侵权,容易让消费者误以为产品或服务与迈克尔·乔丹本人有关联或得到其授权。 因此,纠纷的核心是"直接使用知名姓名进行搭便车、造成市场混淆",这是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严厉禁止的。最终,王利芬被迫更名。
2. "鸿星尔克与美津浓的相似性:" "视觉设计相似:" 两者的Logo都采用了类似的心形或类似火焰/翅膀的向上、动态的图形元素,结合品牌名称。这种相似性是客观存在的。 "并非直接复制或使用对方名称:" 鸿星尔克使用的是“尔克”这个名字,美津浓使用的是“Mizuno

相关内容:

打眼一看,美津浓(Mizuno)和鸿星尔克(ERKE)的Logo存在不少相似性,但截至目前,并没有像“中国乔丹”与迈克尔·乔丹之间那样引发大规模的法律纠纷这是为什么呢?


二者确实很像

我们首先得了解到,美津浓(Mizuno)和红星尔克(ERKE)是两个风格和市场定位截然不同的运动品牌:

美津浓(Mizuno)

起源与品牌定位: 美津浓是一家日本运动品牌,成立于1906年,总部位于大阪。它以高品质的运动装备闻名,涵盖跑步、棒球、高尔夫、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多个领域。


财报

产品特点:

  1. 科技含量高:美津浓在鞋类产品中运用了多项自研科技,如Wave缓震技术、Enerzy泡棉、U4ic中底材料等,以提高运动表现。
  2. 专业性强:特别在跑鞋、棒球装备、羽毛球鞋等方面深受专业运动员青睐,比如它的跑鞋在日本和国际马拉松跑者中拥有很高的认可度。
  3. 设计偏实用:相比于潮流元素,美津浓更注重运动性能和实用性,因此部分鞋款外观较为低调,受众偏向专业运动人群。

市场表现: 美津浓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稳定的用户群体,尤其是在日本、欧洲和北美的专业运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不过,相比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巨头,它的市场份额较小,在大众市场的影响力有限。

红星尔克(ERKE)

起源与品牌定位: 红星尔克,简称“鸿星尔克”,是中国本土运动品牌,成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福建厦门。它主要面向大众消费市场,提供性价比较高的运动鞋服。

产品特点:

  1. 主打性价比:鸿星尔克的产品价格相对亲民,主要覆盖中低端市场,同时也推出了一些高端系列(如跑鞋科技4D动力巢等)。
  2. 潮流与运动结合:近年来,品牌在设计上更加注重时尚元素,推出了复古风、国潮风等设计,以吸引年轻消费者。
  3. 品牌影响力提升:2021年因向河南水灾捐款5000万元而受到广泛关注,赢得了“良心国货”形象,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主流运动品牌

市场表现: 鸿星尔克的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国内,特别是在二三线城市及线上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尽管在高端运动市场难以与国际品牌竞争,但凭借性价比和国潮风格,逐渐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站稳脚跟。

对比总结:

总体来说,我们可以看到,美津浓更适合追求专业运动性能的用户,而鸿星尔克则以大众市场为主,凭借性价比和国潮风格赢得消费者青睐。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光市场不同还不够,还有四大原因

1. Logo相似性

- 美津浓的Logo以“M”字母为基础,设计简洁且具有辨识度,而鸿星尔克的Logo也采用了类似的“E”字母设计,整体风格相近,尤其是在线条和结构上。

- 尽管两者Logo相似,但鸿星尔克的Logo并未直接复制美津浓的设计,而是基于自身品牌名称的首字母进行创作。


2. 法律纠纷的缺失

- 与“中国乔丹”案不同,美津浓和鸿星尔克之间并未爆发大规模的法律纠纷。主要原因可能包括:

- 商标设计的差异:虽然Logo风格相似,但鸿星尔克的“E”与美津浓的“M”在具体设计上仍有明显区别,难以构成直接侵权。


但二者都没有占有中国大量市场

3. 消费者和舆论的反应

- 在鸿星尔克因捐赠事件引发全民关注后,有网友指出其Logo与美津浓相似,但舆论普遍认为“只是Logo像而已”,并未上升到法律或道德层面的争议。

- 消费者更多关注的是鸿星尔克的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而非Logo的相似性。

4. 知识产权保护的背景

- 近年来,中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逐渐加强,但类似“中国乔丹”这样的商标侵权案仍是个例。鸿星尔克与美津浓的Logo相似性并未达到法律认定的侵权标准,因此未引发诉讼。

结语: 貌合神离

美津浓和鸿星尔克的Logo虽然相似,但由于设计细节、市场定位和品牌认知度的差异,并未像“中国乔丹”案那样引发法律纠纷。消费者和舆论对两者的Logo相似性也持较为宽容的态度。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