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风笛首次亮相管乐艺术节,“中华号角”在上海之春吹响盛夏乐章

爱尔兰风笛首次参加管乐艺术节,“中华号角”如期吹响“上海之春”。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它将带来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 文化交流的增进:"
"东西方音乐的碰撞:" 爱尔兰风笛以其独特的音色和欢快的旋律闻名于世,而“中华号角”则代表着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两者的结合将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为观众带来全新的音乐体验。 "拓宽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 这次合作不仅是对两种音乐风格的融合,也是对管乐艺术表现形式的一次创新和拓展。 "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欣赏:" 通过音乐这一共通的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可以更好地相互了解和欣赏彼此的文化。
"2. 艺术节的丰富性提升:"
"增加艺术节的国际影响力:" 爱尔兰风笛的加盟将吸引更多国际观众,提升“上海之春”管乐艺术节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丰富艺术节的曲目和表演形式:" 爱尔兰风笛的加入将为艺术节增添更多元化的曲目和表演形式,使艺术节更加丰富多彩。 "为管乐爱好者带来更多惊喜:" 管乐爱好者将有机会欣赏到不同风格、不同文化的管乐表演,获得更加丰富的音乐享受。
"3. 对“上海之春”的意义:"

相关内容:

作为“上海之春”特色版块,每年五一都能在黄浦江畔听到的“中华号角”将如约而至。刚刚,记者自“上海之春”组委会以及杨浦区政府处得悉,“中华号角—2019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管乐艺术节暨‘中华杯’中国第十三届优秀管乐团队展演”将于4月28日至5月5日举行。



图说:“上海之春”管乐艺术节 资料图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为期8天的活动涵盖管乐节开幕式、“惠民”演出、各省市优秀管乐团队展演等板块,来自国内外近140支团队将为申城观众奉上精彩的军乐演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长三角地区将有48支团队参加管乐节,占总参演团队的36%,创历届之最。

千人合力演绎“歌唱祖国”

本届管乐艺术节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为主线,通过节目编排和内容创新,进一步演绎歌颂伟大祖国的精品力作,唱响时代主旋律,激发创新生产力,传播社会正能量。

“爱我中华”管乐节开幕式上将有近千名乐手、600名合唱演员共同演绎《我的祖国》《歌唱祖国》《我和我的祖国》《欢乐颂》等一系列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传承红色文化,提振城市精神。

本届管乐艺术节将围绕“创新”主线,通过做强做实“管乐巡游”,放大名家名团的“溢出效应”,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来自英国、日本、马来西亚等3支国外团队的参演备受瞩目。

享誉世界的英国皇家爱丁堡军乐节专门组团(苏格兰风笛小道军乐舞蹈表演团)参加本届管乐艺术节。这是国际上最知名、历史最悠久、最有声望的军乐节之一,这次来沪表演的团队也是每年爱丁堡军乐节上最具民族特色的军乐表演团之一。



图说:苏格兰风笛 VCG图

文旅结合联动“线上线下”

本届管乐节注重文旅资源的融合联动,在策划活动时依托杨浦滨江百年工业建筑为主线的特色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彰显杨浦文化特质。5月1日上午,在杨浦滨江将举行管乐节升旗仪式暨中外管乐团队滨江巡游。此外,中外管乐表演还将走进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安徒生童话乐园等杨浦新晋旅游地标,引导市民在欣赏好听好看的管乐艺术的过程中,深入体验杨浦的旅游文化和历史文脉。

同时,管乐节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文娱宣传”的模式,加强与新浪、腾讯、哔哩哔哩、悦趣网等媒体合作,通过图文直播、视频直播等方式,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优势,推动管乐节宣传报道上新高度。

管乐艺术节举办11年,共吸引了全国33个省市(含台湾地区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欧、美、亚洲等23个国家,共800多支团队5万余名乐手参加,直接观看各项演出活动的市民群众逾百万人,在国内外音乐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曾多次获“上海市重大文化活动专业运作奖”和“上海市重大文化活动规范运作奖”等。(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