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夫妻从摊位起步,历经奋斗终成三家店铺,白手起家迈向小康生活

这是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充满了奋斗和成功的元素。虽然我无法获取一个特定“80后夫妻”的详细经历,因为这属于个人隐私,但我可以根据这个主题,为您构建一个典型且富有启发性的故事版本:
"故事标题:从街边小摊到三家店铺:80后夫妻的逆袭之路"
"引言:" 在繁华都市的一角,或许曾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摊位,上面摆满了新鲜的蔬菜或是热气腾腾的小吃。摊位的主人,是一对年轻的80后夫妻,他们叫李明和王丽(化名)。彼时,他们和其他许多年轻人一样,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手握有限的积蓄,站在了创业的起跑线上。他们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没有雄厚的启动资金,只有一股子不服输的韧劲和对生活的热爱。如今,他们已将那个小摊发展成了三家生意兴隆的店铺,过上了许多人羡慕的“小康”生活。他们的故事,正是“白手起家”最生动的注解。
"第一章:起步维艰,坚守初心" 2008年左右,李明和王丽刚步入社会不久,工作几年后,他们发现仅靠工资收入难以实现财富积累和生活的更大改善。看着街坊邻里中有不少人通过小本生意改善了生活,他们萌生了创业的想法。经过一番市场考察,他们选择了门槛相对较低、风险可控的餐饮行业

相关内容:

>长江日报讯(记者王静文 通讯员詹鸥 张俊杰 黎瑞)7月11日,倪萌和丈夫詹尼像往年一样,关闭了在硚口区汉正街品牌服饰批发广场的3家服装店。每年7月,他们都要将3家店铺的陈列重新装修一遍。

这3家店凝聚着他们十年的心血。倪萌今年32岁,丈夫詹尼33岁,两个人相识于大学。2010年,两个人即将大学毕业,临时找了一份实习的工作。虽然专业对口,但薪资却不理想。为补贴家用,倪萌利用下班的时间摆地摊。倪萌的摊位只有5平方米大小,主要卖服装。刚开始,她每次都到汉正街流通巷进货。由于款式特别、陈列别致,很快,倪萌的摊位就吸引了一批忠实粉丝。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净赚500元。“原来那条街只有我在摆摊,后来生意好了,大家都过来,那里就成了一条夜市。”倪萌说。

随着小摊生意越来越红火,当年两人辞掉了实习工作,专心打理服装摊位。“把一件事情做出色要付出十倍的努力。”早上7时去进货,下午5时出摊,两个人风雨无阻。第二年,在家里的支持下,两个人攒够了第一笔创业资金,在汉正街流通巷租下了一个10平方米的小店面。开店初期,倪萌跑遍了广州大大小小十多个市场,从中筛选出最适合自己的货源。为了把店经营好,詹尼决定住在广州,随时为店里补货。

作为服装行业的“新手”,倪萌和詹尼也吃了很多次亏。有一次,倪萌和詹尼到广州进货,第一次使用物流公司运货。“看到别人没有写姓名和地址,物流就会来收发,我们也就没有写,结果那次丢了好几万元的货。”当年,小店的年收入达到了20万元,除去房租和货款,两个人有了一点积蓄。

2013年,是倪萌和詹尼人生的转折点。两个人领证结婚。当年底,孩子出生。2015年,汉正街品牌服饰批发广场希望吸纳一批流通巷的优质商户入驻,倪萌成为第一批入驻批发广场的商户。倪萌不负众望,当年业绩远远超过其他店。一个人忙不过来,詹尼决定从广州回来,帮助妻子经营店面。短短4年时间,两人在品牌服饰批发广场租下了3家店面。去年底,两个人还买下了一间店面。“每个店都有12名员工,实行店长制,很多事情比以前轻松了许多。”倪萌说,现在丈夫把3个店铺都管理得井井有条,自己只负责线上选款。2019年,3个店铺净收入达400万元。“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经历过,现在觉得一家人好好在一起,事业小有成就,就是最幸福的事。”倪萌说。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