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设实体店先声夺人,MUSINSA韩国潮牌如何赢得安踏青睐投资?

MUSINSA(梦司)作为一家没有开设实体店的韩国潮牌,能够获得安踏(Anta)的投资,确实令人瞩目。这背后有多重原因,并非仅仅因为其线上销售的成功,而是安踏战略布局和MUSINSA独特优势的综合体现:
1. "强大的线上渠道和品牌影响力:" "线上领导者:" MUSINSA是韩国最大的在线时尚零售商之一,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极高的品牌知名度。它成功地在竞争激烈的韩国线上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证明了其强大的运营能力和对消费者需求的把握。 "潮流引领者:" MUSINSA以快速捕捉和引入国际潮流品牌(尤其是来自日本、韩国、欧美的设计师品牌和潮牌)而闻名,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是韩国潮流文化的重要节点。
2. "安踏的战略布局 - “潮玩”和年轻市场拓展:" "发力“潮玩”领域:" 近年来,安踏集团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潮玩”业务,收购了始祖鸟(Arc'teryx)、可隆体育(KOLON SPORT)等品牌,并成立了ANTA X(安踏X)系列联名品牌,积极布局潮流市场。投资MUSINSA是安踏在这一战略方向上的重要举措。 "触达年轻消费者:" MUSINSA的核心用户群体是年轻人。投资M

相关内容:

近期,韩国时尚电商MUSINSA宣布,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进军中国市场,首店选址上海 。同时,计划2026年初在东京、大阪开设线下门店。

一时间,韩国时尚电商MUSINSA进入人们视野。

原来安踏早就布局投资了MUSINSA。

安踏投资韩国MUSINSA的战略,揭开其从潮流生态到全球化新范式。

全球时尚产业格局正在经历深刻重构,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路径也从品牌收购进阶到生态协同。2025年初,安踏体育以约2.64亿元人民币收购韩国时尚电商平台MUSINSA约1.7%的股份,并计划组建合资公司(MUSINSA持股60%、安踏持股40%),这一动作背后蕴含的战略深意远超普通财务投资。

本文将以战略投资视角,剖析安踏此次投资的战略逻辑,解构MUSINSA的核心价值,预判全球潮流市场新秩序,并揭示对中国时尚产业国际化的启示。通过对线上线下融合趋势、Z世代消费行为、地缘战略布局等多维度分析,我们将看到一场关于潮流话语权与全球化新范式的深层变革。

01

安踏全球化战略的深度升级


安踏对MUSINSA的投资绝非孤立事件,而是其全球化战略演进的必然选择。回望安踏的国际化路径,可清晰看到从“资本出海”到“生态出海”的战略跃迁:

品牌收购的1.0阶段:2009年收购FILA中国经营权,2016年与Descente成立合资公司,2019年牵头财团以56亿欧元收购芬兰Amer Sports(旗下拥有始祖鸟、Salomon等品牌)。这一阶段的核心逻辑是将国际品牌“引进来”,通过本土化运营激活其在中国市场的潜力。

自主出海的2.0阶段:2024年安踏主品牌加速海外扩张,在东南亚开设80余家门店(菲律宾40家、马来西亚40家、新加坡4家),并将于2025年正式进军美国市场。此阶段重心转向自主品牌“走出去”,但面临品牌认知度不足、潮流话语权弱势等挑战。

生态协同的3.0阶段:投资MUSINSA标志安踏进入全球化新阶段。此次合作既非单纯品牌收购,亦非传统渠道代理,而是通过资本纽带实现潮流生态的跨境协同。安踏看中的是MUSINSA在韩国及亚洲年轻群体中的潮流领导力,以及其“平台+品牌+数据”的生态闭环价值。

更深层看,安踏的全球化战略始终围绕两大核心痛点:

品牌年轻化焦虑与国际潮流话语权缺失。

尽管通过收购FILA、始祖鸟等品牌成功覆盖运动时尚与高端户外人群,但在代表未来消费主力的Z世代潮流领域,安踏始终缺乏标志性布局。MUSINSA作为拥有300万月活用户、集合2000多个品牌的“韩国潮流中枢”,恰好填补这一空白。其旗下自有品牌MUSINSA Standard定价集中在144-500元区间,与安踏主品牌形成完美衔接,又避免与FILA等中高端线冲突。

02

MUSINSA的核心价值解构:为何是“关键拼图”


MUSINSA的独特价值远非普通电商平台可概括,其构建的“潮流生态壁垒”正是安踏重注的核心所在。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解构其核心竞争力:

2.1 数据驱动的品牌孵化引擎

从2001年潮鞋论坛起步,MUSINSA已发展为覆盖约8000个韩国品牌的超级平台,形成从设计师小众品牌到大众休闲服饰的全品类矩阵。

平台积累的海量消费行为数据使其具备精准趋势洞察能力,可反向指导品牌研发。例如其自有品牌MUSINSA Standard的爆款开发周期仅需45天,远快于行业平均的3-6个月。

通过Musinsa Global英语平台,该生态系统已成功渗透13个亚洲市场,验证了其跨境运营能力。

2.2 线上线下融合(O2O)的零售革新

MUSINSA在韩国本土已打磨出成熟的全渠道模型:

仓储式大店“MUSINSA Store” :首尔圣水洞店由旧仓库改造,融合品牌陈列、艺术展览、咖啡空间,单店年客流量超百万。

品牌专卖店“MUSINSA Standard” :位于江南、明洞等核心商圈,主打高性价比基础款,首尔5家门店已成为年轻消费者日常购物据点。

数字化中台系统:用户线上下单可门店自提,门店试穿后线上追加订购,实现库存与流量高效联动。

2.3 已验证的国际消费吸引力

尽管尚未正式进入中国市场,MUSINSA已成为亚洲年轻消费者的“隐形潮流枢纽”:

2025上半年,首尔圣水洞店中国顾客交易额同比激增257%,弘大店增长180%,旗下品牌MUSINSA Standard增长120%。

在MUSINSA全球消费者中,中国买家占比达18.4%,超过中国台湾和美国用户,位居首位。

小红书相关笔记超2万篇,用户主动呼吁品牌进驻二三线城市。

表:MUSINSA线下门店中国消费者增长数据(2025上半年)

门店类型

代表项目

同比增长

核心客群

仓储式大店

圣水洞店

257%

20-25岁潮流爱好者

城市旗舰店

弘大店

180%

18-30岁国际游客

自有品牌店

MUSINSA Standard

120%

25-35岁都市白领

03

战略协同效应:安踏的“借力”与MUSINSA的“落地”


此次合作本质是一场双向资源互补的精准匹配。对双方而言,合资架构的设计(MUSINSA持股60%+经营权)既保障品牌调性纯正,又最大化利用安踏本土资源。

3.1 安踏的三大获益维度

潮流生态反哺:MUSINSA的品牌孵化机制(如Showroom计划、设计师扶持基金)可为安踏孵化新锐潮流线提供方法论。其运营的2000+品牌数据库将成为安踏全球趋势预测的关键基础设施。

年轻用户渗透:安踏主品牌用户年龄中位数约35岁,而MUSINSA中国消费者超50%小于30岁。通过渠道协同,安踏可低成本触达Z世代客群。

数字化能力跃迁:MUSINSA的O2O中台系统在韩国实现线下门店与APP订单7:3的流量互导,其技术模块可直接迁移至安踏旗下DESCENTE、KOLON SPORT等品牌。

3.2 MUSINSA的破局关键

供应链本土化:安踏在中国拥有超9000家门店的零售网络与区域仓储中心,可支撑MUSINSA实现“一线城市旗舰店+二线城市卫星仓”的轻量化布局。

消费者洞察深化:安踏积累的本土消费行为数据(如南方市场偏好轻薄面料、北方需要加绒款)可避免MUSINSA重蹈早期韩国品牌入华时的“版型失误”。

多业态渠道融合:MUSINSA已确定入驻上海徐家汇“新六百YOUNG”项目,与韩国SMTOWN偶像工厂、汤姆猫亲子乐园等组成青年文化矩阵。此类商业体定位与MUSINSA的潮流基因高度契合。

表:安踏集团国际品牌合作模式比较

合作品牌

持股比例

经营权安排

目标客群

运营特点

DESCENTE

合资公司控股

安踏主导

高端滑雪人群

垂直领域深耕

KOLON SPORT

合资公司控股

安踏主导

户外爱好者

场景化营销

MUSINSA

安踏持股40%

MUSINSA主导

Z世代潮流人群

生态平台协同

04

未来竞争格局:全球潮流市场的三重变革


安踏与MUSINSA的协同效应将在全球市场引发连锁反应,推动潮流产业向三个方向演进:

4.1 中韩日“潮流三角”的形成

设计端:MUSINSA将带动更多韩国设计师品牌进入中国,与安踏投资的DESCENTE日本设计中心形成东亚设计资源共享网络。

供应链端:安踏在中国及东南亚的产能基地(越南、印尼工厂)可支持MUSINSA实现“韩国设计+中国制造+全球销售”的供应链优化。

消费端:构建跨境消费闭环——中国游客在首尔圣水洞店体验,回国后通过线上复购,日本消费者通过MUSINSA Tokyo购买中国联名款。

4.2 线下空间的“场景革命”

MUSINSA在中国的门店规划已显露颠覆传统零售的野心:

社交化场景:首尔圣水洞店设置球鞋清洗区、限定款抽签区等高停留度空间,使平均停留时间达85分钟,远超行业平均的25分钟。

策展式零售:与当地艺术家合作月度主题陈列,门店同时成为潮流文化据点。上海淮海路围挡项目已预留300㎡策展空间。

数字化沉浸:徐家汇旗舰店计划配备裸眼3D巨幕,与商圈光影工程联动,打造地标性打卡点。

4.3 地缘政治下的韧性布局

面对美国“不卖就禁”法案(延期至2025年9月17日)等政策风险,安踏通过投资MUSINSA实现区域市场多元化:

在北美市场,主品牌借助NBA球星凯里·欧文代言强攻;在亚洲市场,则通过MUSINSA渗透年轻客群,形成双轨并进策略。

MUSINSA的轻资产模式(中国门店单店投资约500万元)相比Amer Sports动辄上亿的收购更具风险可控性。

05

前瞻洞察:潮流产业的新范式与中国的战略机遇



安踏此次投资揭示了全球时尚产业变革的深层趋势,也为中国企业全球化带来关键启示:

5.1 三大未来趋势预判

1. 潮流零售的“在地全球化”:未来成功品牌需同时具备全球视野与本土触达。MUSINSA在中国采用“城市定制化”策略——上海旗舰店强调科技感,成都店融入蜀绣元素,比早期韩国品牌标准化复制的模式更先进。

2. 数据驱动的供应链变革:MUSINSA的“爆款实验室”模式(通过社交媒体趋势预测→小单快反→全域营销)将重塑产业逻辑。安踏可借此将传统6-12个月的开发周期压缩至3个月内,实现需求即时响应。

3. Z世代的“身份消费”崛起:年轻群体购买的不只是产品,更是圈层身份认同。MUSINSA在韩国运营的二手鞋平台Truffle已成为球鞋文化社区,未来可在中国复制此模式,激活二手奢侈品市场。

5.2 对中国品牌的战略启示

生态化出海:避免单品牌孤军奋战,应通过投资/合作构建跨境生态圈。正如安踏借MUSINSA接入韩国设计师资源,中国企业可主动整合海外优质内容、数据、创意资产。

柔性供应链输出:中国服装制造业的快反能力(如72小时打样、15天生产周期)是核心优势。与海外品牌合作时,可开放供应链作为合作切入点,而非仅追求品牌控股。

文化融合创新:警惕纯“拿来主义”。深圳女装品牌Parthea在TikTok的成功证明:将中国供应链效率与本地审美结合(如为欧美调整版型,为中东增加头巾款),才能实现可持续出海。

06

结语:从渠道合作到生态共生的战略跃迁


安踏对MUSINSA的投资,标志着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入生态协同新阶段。这远非简单的渠道互补或品牌矩阵扩充,而是一场关于潮流话语权重构的战略布局。通过嫁接MUSINSA的年轻生态与自身产业资源,安踏正试图解决传统中国品牌国际化的核心痛点——如何真正融入全球潮流文化价值链的高端环节。

未来五年,随着MUSINSA中国百家门店的落地、安踏美国市场的推进,以及双方数据中台的打通,一个横跨设计、制造、零售的泛亚洲潮流生态圈将逐步显现。

这不仅将改变安踏与耐克、阿迪达斯的竞争格局,更可能催生全球时尚产业的新游戏规则——在那里,中国企业的角色将从代工者、追随者,蜕变为规则制定者与生态构建者。而这一切的起点,正始于这场看似微小却蕴含颠覆力量的1.7%股权收购。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