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安踏投资并盛势高调入华的韩国潮牌MUSINSA,崛起背后的故事与影响力

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被安踏投资且正高调入华的韩国潮牌 MUSINSA。
MUSINSA(뮤진사)是韩国一家非常有影响力的"设计师品牌集合店 (Designer Brand Multi-brand Retailer)",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单一潮牌。它的“来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独特的商业模式:设计师集合店" MUSINSA 的核心模式是汇集众多韩国本土及国际的设计师品牌,为消费者提供一个一站式购买潮流单品的地方。这借鉴了日本茑屋书店(TSUTAYA)等集合店的成功经验,但专注于时尚领域。 它不仅仅卖货,更在塑造一种“潮流生活方式”和“审美社群”。店内的陈列、空间设计、甚至活动策划都非常有品味和话题性。
2. "强大的品牌库和选品眼光:" MUSINSA 以其"精良的选品"和"对潮流的敏锐嗅觉"著称。它代理或合作过许多韩国乃至国际的设计师品牌,其中不乏一些在小众圈层但极具设计感的品牌。 它不仅仅是简单铺货,更会与品牌进行深度合作,推出联名系列,甚至参与品牌的设计过程,这体现了其强大的品牌运营能力。
3. "线上线下融合的成功者:" MUSINSA 早期以线下店为核心,凭借独特的购物

相关内容:


韩国潮牌MUSINSA在上海百盛围挡的消息刚出,小红书评论区直接炸了锅。

这波入华操作背后站着安踏集团,但1.7%的持股比例和合资公司模式,让业内都在嘀咕:这到底是真风口还是资本局?

安踏这些年带火的日韩品牌确实有一套。

迪桑特卖冲锋衣卖到年收60亿,可隆露营装备成中产标配,但MUSINSA要复制的可是“线上集合店+线下仓储式”的韩式打法。

查了下他们韩国官网,2000多个品牌里真正能打的不过三五十个,剩下全是凑数的独立设计师牌子。

这种模式搬到天猫,怕是要被UR、热风这些本土快时尚按在地上摩擦。

中国消费者对韩流时尚的滤镜正在消退。

前两年爆火的Mardi Mercredi,今年明显后劲不足,雏菊T恤卖成地摊货。

最近首尔明洞的潮牌店,中国代购数量直接腰斩。

MUSINSA想靠中国年轻人撑起100家店的目标,怕是没算准这波Z世代早就转战国产设计师品牌了。

最要命的是线上渠道。

这牌子在韩国能起来全靠当年抓住了PC端转移动端的流量红利,可现在小红书直播带货的玩法他们能玩明白?

淘宝现在扶持iFashion商家的力度,外来户根本抢不到流量。

更别说海外电商那些老毛病——预售等半个月,退货扣关税,这些坑Farfetch们早帮中国消费者踩遍了。

弘大店中国游客消费额涨三倍的数据看着唬人,细想就知道都是代购在囤货。

真要开线下店,淮海路店租每平米100块/天起步,卖二三百块的卫衣得日均卖出200件才能保本。

韩国团队坚持要经营权,怕是还没领教过中国商业地产的残酷。

安踏这次当配角挺反常。

之前运作迪桑特可是全资子公司说了算,现在甘愿当小股东,搞不好是留着后手。

要是三年内GMV冲不上30亿,随时可能撤资止损。

毕竟运动品牌和潮牌运营根本两码事,FILA的成功经验在MUSINSA这儿可能全用不上。

小红书上已经有博主开始扒同款了,某书同款卫衣搜出来1688上30块包邮。

韩国设计、中国制造的套路现在越来越玩不转,消费者早学精了。

MUSINSA要真敢按韩国定价卖,估计开业当天就得被价格侠们挂上热搜。

这波中韩混搭的潮牌生意,怎么看都像是个资本故事。

等2026年首店开业,怕是韭菜都快割完三轮了。

咱普通消费者还是捂紧钱包,让代购们先冲吧。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