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您提到的“产品中有霉菌,韩国好丽友启动召回,但中国非官方渠道仍在销售”的情况,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关键信息和需要考虑的方面:
1. "韩国召回事件":
根据公开报道,韩国好丽友(Orion)确实曾因部分产品(如某些口味的薯片或饼干)中发现霉菌,而启动了召回程序。
这类召回通常是基于消费者投诉、内部质检发现或第三方检测报告,目的是防止已售出产品对消费者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2. "中国市场的复杂性":
"产品来源":首先需要确认召回的韩国好丽友产品是否也销往中国市场,以及在中国是通过什么渠道销售的(例如,进口商、经销商)。召回是否也涵盖了在中国销售的批次,需要查询韩国原厂发布的召回公告(通常会在全球范围内,包括中国市场)。
"非官方渠道":中国的电商市场非常庞大,存在海量的非官方渠道,包括但不限于:
"第三方卖家":在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平台上的个人卖家或未经授权的商家。
"社交媒体/直播带货":通过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进行的销售。
"海淘/代购":可能存在少量未通过正规渠道进入市场的产品。
"监管挑战":
相关内容:
代购韩国零食的姐妹赶紧看!
好丽友鱼形派在韩国查出霉菌正紧急召回,国内代购店还在卖。

韩国品牌这种跨国双标操作真心不能忍,拆封的零食包看到霉点真能吓出冷汗。
包装机接缝漏气加上韩国梅雨季高温高湿,直接让霉菌在密封袋里开party。
7月消费者刚拆包就发现异样,吓得公司召回15亿韩元货品。
最离谱的是中国好丽友声明国内产品没问题,但代购版照样在淘宝卖得飞起。
点开电商平台,二十多家代购店还在挂预售链接,店铺详情页完全没风险提示。
这波操作让人想起去年好丽友被爆国内涨价事件,双标定价策略早被消费者诟病。

现在质检出问题又搞区别对待,中国消费者协会该出手查查了。
国内声明倒是撇得干净,但代购渠道监管责任推给个人商家合适吗?
毕竟包装上连生产线信息都没有,普通消费者根本分辨不出问题批次。
韩国工厂发现问题生产线后,国内电商代购的货可都是从韩国直邮的。
跨国企业这种甩锅套路早该治治了,建议海关总署直接下架所有韩国产鱼形派。
看看人家日本明治奶粉出事时全球统一召回,这才叫大厂担当。

看了下国内好丽友官网,鱼形派根本没在正规渠道卖过,所有代购都是灰色清关进来的。
这种钻空子的三无产品出事了谁负责?
去年三只松鼠霉菌超标事件至少能查到正规经销商,现在代购零食出问题直接投诉无门。
还在等什么八月复工,先把各平台违规链接下架再说吧。
食品代购风险真不是闹着玩的,三无产品维权难于登天。
专业机构检测报告还没出,代购商家就敢继续割韭菜。
有网友晒出刚收到的韩国直邮包裹,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正好在召回范围内。
建议海关加大抽检力度,该销毁就销毁,别让问题食品在市场上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