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开的财务报告,安踏体育在2023财年的"营业总收入"为 "312.8亿人民币"。
所以,安踏的营收在三巨头中是最高的,超过了李宁(287亿)和特步(135亿)。
相关内容:
安踏上半年337亿的成绩单直接碾压耐克中国,这波国货翻身仗打得漂亮。
当耐克阿迪还在吃老本,安踏靠着多品牌矩阵硬生生把差距拉到50亿,相当于多塞进一个361度的体量。

国货三巨头安踏李宁特步加起来,营收直接超耐克阿迪之和1.2倍,主场优势肉眼可见。
耐克这几年在中国确实吃力。
二季度营收跌8%,利润暴跌26%,老大哥位置被安踏连续五个半年按在地上摩擦。
安踏主品牌13.5%的增速够猛,但FILA只剩6.8%的增长率让人捏把汗,去年这会儿可是50%的爆发式增长。

多品牌战略虽香,但高端线增长乏力的问题已经摆在台面。
李宁更尴尬,143亿营收看着还行,利润反倒缩水3%。
特步靠着跑步赛道冲到65亿还算稳当,可三兄弟的差距越拉越大——安踏市值顶十个特步,李宁的股价直接跌掉两成。
国货崛起的口号喊得响,可李宁的利润表和FILA的财报数据都在提醒:光靠营销撑不起持久战。

耐克阿迪的底子还在。
研发投入7%以上吊打国产2%-3%的水平,ZoomX和Boost这些硬科技穿在脚上确实能打。
安踏们冲高端市场总差口气,海外消费者认的还是那俩钩子三道杠。
更扎心的是毛利率,安踏冲到64%创新高,可耐克常年67%以上的数字像座大山。
国货现在卡在中间位置挺难受。

下沉市场有莆田系虎视眈眈,高端线被国际大牌压着打,中端赛道自己人还卷成麻花。
安踏买买买的策略堆出了规模,但迪桑特、可隆这些牌子离始祖鸟的溢价能力差得远。
李宁搞国潮出圈过,可现在设计被吐槽吃老本,价格倒追上耐克了。
说到底,耐克们吃瘪是因为没跟上中国速度。

安踏三年铺万家门店的狠劲,国际大牌根本接不住招。
但耐克全球第一的营收规模摆着,阿迪在欧洲北美的基本盘也没崩。
国货这次领跑值得喝彩,可马拉松刚跑完前半程。
哪天安踏的科技研发追平FILA的增长颓势,李宁的利润表不再拖后腿,那才真叫改朝换代。
主场压制靠的是供应链和渠道碾压,但全球赛场还得拼科技树。
耐克阿迪被按着打不冤,国货交卷的337亿成绩单够硬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