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关于构建品牌战略的指南,旨在帮助你的品牌不仅拥有坚定的“脊梁”(坚实基础和竞争力),也具备动人的“灵魂”(独特个性和情感连接)。
---
"品牌战略构建指南:让你的品牌有“脊梁”也有“灵魂”"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一个成功的品牌需要同时具备强大的内在支撑(脊梁)和引人入胜的外在形象(灵魂)。"“脊梁”代表着品牌的实力、信誉、核心价值与差异化竞争力,是品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灵魂”则代表着品牌的个性、情感、价值观与消费者连接,是品牌与用户建立情感共鸣的纽带。" 本指南将引导你构建一个既有“脊梁”又有“灵魂”的品牌战略。
"第一部分:铸就“脊梁”——打造品牌的坚实基础"
“脊梁”是品牌的骨架和支柱,决定了品牌在市场中的地位和韧性。
1. "深刻的自我认知 (Self-Awareness):"
"业务核心:" 你的业务本质是什么?提供什么核心产品/服务?
"优势与劣势:" 你最擅长什么?哪些方面有待改进?
"资源禀赋:" 你拥有哪些独特的资源(技术、人才、资金、渠道等)?
"市场定位:" 你想在目标市场中扮演什么角色?
2. "精准的市场洞察 (Market Insight):"
"
相关内容:
品牌战略构建指南:让你的品牌有“脊梁”也有“灵魂”

经常有人问我:“到底什么是品牌?品牌战略和营销活动有什么区别?如何构建品牌战略?品牌战略路线图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来一锅端,从“品牌是什么”聊起,一直到“如何让你的品牌战略每隔一阵就‘升温’”。说人话,不搞术语,干货满满,约 4000+ 字,记得关注、点赞、转发和收藏!
一、什么是品牌?——比“Logo+文案”更重要1.1品牌不是“壳”而是“魂”
很多人把品牌等同于 Logo、VI 设计、Slogan,结果商家花重金请设计师画了漂亮 Logo,改版后业绩却没起色。
品牌真正的核心,是用户心智里对“你”独一无二的认知和情感连接。
认知层面:消费者记住了你的名字、图形、口号;这是产品应用体验为核心推动的基础功能价值认知,当然,我说的是权重,主要是产品功能价值来支撑这个认知。
情感层面:他愿意信任你、他觉得和你在同一阵营;这是连接带来的,全触点连接,带来的情感共鸣,是共振的结果,核心在消费意义,也就是精神文化价值。
行为层面:他愿意为你买单,甚至帮你宣传。这是场景体验带来的,刺激需求,推动感性情绪悦己消费,属于情绪价值。
一句话,品牌就是“别人心里你长什么样、想起你会有什么感觉、决定怎么对待你”。品牌不是你的标志、不是你的产品、不是你说了什么;品牌是顾客对你的一种“直觉感受”。换句话说,品牌是“他们怎么说”,而不是“你怎么说”。这才是品牌思维。

这张图是我更新的《打造一套成熟的品牌内容体系:从战略到执行,驱动社会影响、营销增长、品牌沉淀》这篇内容中,提到的品牌战略层次,有三层:功能价值、情绪价值和意义价值。这三层价值对应马斯洛需求理论的三个需求层次,参考内容《元气森林是如何解码情绪与情感,打通150亿消费新格局?》图:

我想表达的是:品牌的本质,是基于人类需求进化出来的三层价值——功能价值、情绪价值和意义价值,功能价值叫做差异化定位认知,情绪价值叫做场景化体验感受,意义价值叫做社会共振连接。不同的时代,这三层的比重会有变化,但它们始终是构成品牌的“骨架”。怎么理解呢?
→三层价值,品牌的“DNA”
功能价值(Functional),匹配最底层的需求,的是“它能给我解决什么实际问题?”——就像古时候的商标,只是告诉你这是哪个工厂出的货,便于鉴别。传播价值在于匹配。
情绪价值(Emotional),中层,的是“用它时我会有什么情境感受?”——比如喝到冰可乐那一口爽快、打开某个App的那股归属感。
意义价值(Self-Expressive/Meaning),顶层,的是“它代表了我的什么身份或信念?”——比如穿某牌羽绒服,是对环保的态度;用某品牌日记本,是对成长的仪式感。
这三层像洋葱一样一圈圈叠加:功能是基础,情绪让体验丰富,意义让品牌与个体价值共鸣。
→时代变迁:价值权重的流动
早期品牌:商标不过是“壳”,主要解决“这是谁家造的,别买错”。功能价值占主导。
大众消费时代:流水线和同质化让“产品都差不多”,情绪价值崛起——大家开始买的是“开心”“归属”“潮流”。
当下“意义经济”:信息爆炸、社会议题多元,消费者不再满足于“用得爽”“买得值”,更渴望“买到一个能表达自我的符号”。意义价值当道,情绪价值鼎盛,功能只能是底色。
所以,不同时代你都得照顾到这三层,但当下,品牌战略要从“意义价值”切入:把用户放到某个更大的“社会角色”里,给他一个“我为之喝彩”的理由。
→品牌到底是“壳”吗?——放到历史里看
如果你定义品牌只等于Logo、包装、广告,那它确实像个“壳”。
但那只是“品牌的初级形态”,就像汽车最早只是“代步工具”,后来才演化出“身份象征”“生活方式”。
把品牌理解成“产品的壳”,没错,但仅限于功能时代;在情绪和意义价值时代,这个“壳”早就在内里被填满了故事、情感和文化。
→最好认知:“有时代的品牌”,而非“品牌的时代”
有时代的品牌:品牌会随着社会需求、技术进步、文化潮流不断进化三层价值的配比。
品牌的时代:却暗示“所有品牌都得同一个模子里刻”,显然行不通。
只有把品牌放回时代背景里,才能真正看清它“功能→情绪→意义”三层价值的来龙去脉,以及下一波应该如何布局。
总之,品牌不是一成不变的“壳”,而是一套在时代浪潮中不断叠加的价值体系。要做出打动人心的品牌战略,就得:
· 看清今天用户最缺哪层价值;
· 用战略框架把三层价值串联起来;
· 随着时代推演,灵活调整它们的比重。
这样,你的品牌才不会只是华丽的外壳,而是真正活在用户心里的“意义载体”。
1.2如何思考你的品牌?
基于当代背景下的品牌认知,用直觉感受和承诺来思考你的品牌。
梳理核心承诺:写下你想给用户的第一印象:是“可靠”“趣味”“温暖”还是“专业”?
匹配接触点:让产品包装、营销文案、客服话术、社群运营,都紧扣这个承诺。
收割直觉反馈:在用户评论、社群讨论、电商评价里,读出他们的“第一感觉”,看是不是和你想要的对得上。
持续迭代:如果用户心智里还在蹦出“差评”“女优先”,就说明你的承诺兑现还有差距,需要在产品或服务上完善。
→“直觉感受”是什么意思?
超越功能:用户买东西,并不是只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满足情感或身份诉求。产品特性很容易被复制,真正难以模仿的是“你给人带来的整体感觉”。
心理映射:当有人提到“星巴克”,你脑海里浮现的是“第三空间”“社交聚会”;提到“苹果”,你想到的是“简约、科技、格调”。这正是“直觉感受”在发挥作用。
你不完全掌控:品牌归根结底属于用户心智,你只能通过一切接触点——广告、客服、包装、产品、社区——去“影响”这种感受,却不可能“指挥”它。这种影响,功能价值时代,是抢占品类心智占位,情绪价值时代是感受,情绪和感性;意义价值时代,是认知共识、感情共情、价值观认同的共振召唤。
→“品牌是承诺”——承诺又如何转化为感受?
你对用户承诺了某种体验或价值召唤,而他们会根据是否“兑现”来判断你是不是可信赖的品牌。
兑现体验:比如耐克承诺“JustDoIt”,让用户在运动中感受到挑战自我的力量。
持续积累:承诺不是说一次就完事,而是要在每一次使用、每一次售后、每一次营销,都要与核心承诺保持一致。
→品牌战略的四大实施维度

围绕品牌战略,咱们定个框架,整点边界感,实在是苦恼对品牌不同理解没有边界的去做方案和策划,很难判断。
我们常听到“品牌战略”,但说白了,这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营销术语,而是一家公司用来三个关键问题的方法:
我是谁?
我要赢得谁?
我准备怎么赢?
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品牌战略,就是企业为了在用户心中“占个坑”,有意识地制定的一套长期打法。它决定了你怎么让别人认识你、记住你、喜欢你、愿意买你、还愿意反复买你。
2.1什么是品牌战略?几位经典定义提炼如下:
ByronSharp(《品牌增长的本质》作者):“品牌存在的目标,不是‘差异化’,而是‘易于识别’。”所以品牌战略要解决的,不只是做得不一样,而是做得被记住、被选中。
MartyNeumeier(《品牌核心》作者):“品牌不是你说的是什么,而是别人说你是什么。”所以品牌战略不是“自我表达”,而是打造一个用户认知闭环。
Interbrand(全球权威品牌咨询公司):“品牌战略是一种将业务目标转化为文化资产和市场影响力的桥梁。”即:品牌战略要同时能推动企业增长和用户情感绑定。
这些定义听起来挺系统,但我们落到实际,就是一个公式:品牌战略=定方向+建认知+做选择+赢时间。
定方向:明确你的品牌站在哪一类需求上,解决哪个具体社会问题。是性价比?是情绪价值?是身份表达?不要贪全,要清晰。
建认知:你想让用户记住什么?一句话能不能说清楚?能不能10秒说服别人试一下?
做选择:品牌战略本质是“有所不为”——不是做什么火就上,而是做什么跟你一致、能拉长线。
赢时间:战略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种节奏。品牌要靠时间来沉淀,短期打响,长期扎根。
2.2品牌战略不是换个包装,而是换种思考方式
许多公司理解错了,把“品牌战略”当作“营销策划”或“视觉设计”。但真正的品牌战略,是让你从“我怎么卖产品”,转变为“我怎么被人选择”。
所以,它是一种方法论,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只有当你开始用战略眼光去做品牌的时候,品牌才不只是个Logo、一句口号,而是能不断为你创造势能、引发购买、抵抗竞争的“无形护城河”。
一句话总结:
品牌战略不是让你一夜爆红,而是帮你在用户心中,占一个长期、稳定、值得信任的位置——这个位置,就是你的护城河。
2.3品牌战略 ≠ 营销策略
营销策略:解决“这次我们要投多少广告费、怎么做促销、怎么涨粉”这类短期战术问题。
品牌战略:“我们是谁、要为谁解决什么核心问题、要成为什么样的品牌”这类中长期方向问题。
没有清晰的战略,营销就是“撒网式投放”,预算烧完了,也摸不着头脑到底谁给你买单。
2.4战略的核心要素
使命(Mission):品牌存在的理由——“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比如特斯拉使命,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
愿景(Vision):品牌未来想成为什么样子——“我们希望 5 年、10 年后成为谁?””比如特斯拉愿景,普及电动交通工具,让新能源触手可及;
价值观(Values):指导品牌一切决策的原则——“我们做事的底线是什么?”比如特斯拉价值观,极致创新、不盲从传统;
定位(Positioning):在用户心里占据怎样位置——“我们与竞品的不同点在哪里?”比如特斯拉定位,高科技豪华电动汽车的开路先锋;
目标受众(Audience):我们要服务和影响哪些人群?比如特斯拉目标受众,追求科技体验、环保意识强的中高端用户;
核心承诺(Value Proposition):品牌向用户做出的最核心承诺——“我们能为TA解决什么?”比如特斯拉核心承诺,极致性能+零排放。
有了这套战略,特斯拉的每一次产品迭代、每一次发布会、每一次路演,都在强化这个大方向。连不买车的人,都愿意为特斯拉“弗雷迪全屏直播秀”打 call。
三、为什么需要品牌战略?——拒绝“有钱就砸”很多企业做品牌还在打“消费者思维”硬仗,以为只要把消费者打动,品牌就胜了。但现实告诉我们:你的品牌影响力,早已不只局限于消费者。当下竞争激烈、信息爆炸,企业必须重新思考:为什么需要一套清晰的品牌战略?它能帮我们解决哪些燃眉之急?
3.1三个痛点:品牌战略的真正起点
我们在上面提到过,没有品牌时代,只有时代品牌,当下这个时代的品牌战略应该如何理解呢?或许我们可以从这三个痛点找到答案:
痛点1:传播对象早已超出消费者
德鲁克说:“企业的唯一目的,是创造顾客。”没错,但品牌传播不止为顾客服务。员工要不要加入?KOL愿不愿背书?媒体愿不愿报道?政府愿不愿扶持?供应商、投资人、社区居民……任何与企业有关系的人,都会影响你的话语权和资源支持。
解决方案:品牌战略首先要定义“我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用这个角色连接所有利益相关者,让他们理解、认同并主动传播。
痛点2:传统品类思维锢于“货架时代”
过去超市里一格格货架决定了品类和流量,消费者才会“先有需求再选品牌”。今天打开抖音、小红书,一段好视频就能激发购买冲动,根本不拘泥于品类。
解决方案:抛弃“先品类再品牌”的路径,而是回到“品牌角色”层面:问问自己,这个新业务符不符合我的社会角色职责?会不会强化我的身份宣言?能不能和核心业务协同?
痛点3:差异化不再是制胜法
20年前,差异化能让你找到空白市场,自然少打很多仗。可如今只要有利润,马上就有人复制、压价、反杀;连技术壁垒都不长久。
解决方案:差异化是门槛,不是护城河。真正的竞争力在于“意义价值”——你围绕社会痛点承担了什么角色,用怎样的叙事逻辑构建起自己的生态圈,让品牌成为社会价值的“驱动者”。
这些痛点是我在做咨询时梳理总结常见,在《品牌战略的起点不是定位,而是社会角色:吉香居给的启示》这篇内容,我有详细分享过,感兴趣可以回看。
3.2品牌战略的价值与意义
有了上面三大痛点,你会发现:没有品牌战略,就没法“我为什么存在”“我为谁存在”“我靠什么存在”这三个根本问题,也就无法凝聚各方力量,无法在鱼龙混杂中脱颖而出。如此,品牌战略价值就比较明显了:
统一组织认知
品牌战略把企业使命、社会角色和核心价值观串联成一本“行动手册”,让市场、产品、运营、客服、供应链等所有团队都朝一个方向跑,避免内部各异、效率低下。品牌战略使得组织知道力出哪一孔,聚焦哪一方向。
连接多元利益相关者
品牌战略不是只盯着消费者,还要为员工、合作伙伴、投资人甚至政府提供“价值共振”,让他们成为品牌的拥护者和传播者。这比单打消费者更有力量。
构建可持续的竞争壁垒
当你把品牌塑造成“社会角色”,形成自己的话语权和议题影响力时,别人即使抄了你的功能特点,也抄不走你在用户心中承担的那个社会角色。
驱动长期增长
很多企业是靠爆品起家,靠流量催化。但火一阵容易,稳住难。真正能穿越周期的品牌,靠的一定不是一两次投放,也不是某个明星代言,而是一整套自洽的品牌战略。
这套战略了几个关键问题:
你是谁?(品牌角色)
你为谁存在?(社会价值)
你要怎么和不同人群对话?(传播路径)
你想留下什么?(长线认知资产)
它把“社会价值—业务价值—创新价值(SBC模型)”融为一体,让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实现经济回报。品牌战略,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护城河。
小结
品牌战略,不是营销的附属品,而是企业在复杂环境中获得信任、构建影响力、推动长期增长的底层逻辑。它解决的不只是“怎么卖得好”,更是“怎么活得久”。今天你要赢市场,靠的不是功能差异,而是价值主张 + 角色认同 + 意义感召。而这些,都必须从品牌战略出发。当一个品牌有了这些清晰的战略锚点,不仅对外传播有力,对内团队也能统一认知、减少内耗,真正做到“做一件事像一个人”。
一句话:今天的品牌战略,不是锦上添花,而是生死之问。你有没有清晰的品牌战略,决定了你能不能从一个“产品商”走向一个“价值体”,能不能从一个“品牌名”变成一个“社会角色”。
是的,我们在聊做品牌战略规划方案输出模板架构的时候,有必要知道对谁输出,才知道输出什么,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有了输出对象,自然明晰输出什么,如此,输出方法才有价值,不是吗?
品牌战略对内对外,输出什么?如何构建?
在前面我们强调了:品牌战略的核心不是简单的“做广告”,而是企业“我是谁”“我为谁做事”“我靠什么立足”这三个最根本的问题。接下来,聊一聊——在这条战略路径上,企业对内、对外需要输出什么,又该如何把这套战略从理念变成日常落地?
4.1品牌战略对内输出:让全员成为“品牌大使”
→明确使命与角色,让每个人心中有“坐标”
企业使命(Mission)和品牌角色(Social Role)不能只挂在墙上,也不是 PPT 演讲时的摆设。每位员工都要清楚:
· 为什么我们存在?(解决了社会上的什么痛点?)
· 我们给谁创造价值?(除了消费者,还有哪些利益相关者?)
· 我们的身份是什么?(“中国传统泡菜工艺的传承者”“年轻健康生活方式倡导者”等)
当前台销售、后端研发、物流小哥都能说出这三句话,才能保证“人人讲故事”“处处有触点”。
→价值观与行为准则,实现“言行一致”
价值观(Values)是使命到行动的桥梁。把价值观拆成3-5 条具体行为准则,写进员工手册、纳入日常考核:
“用户第一”→ 每次新品研发前,必须做真实用户访谈;
“持续创新”→ 每季度要头脑风暴并提交可落地的3个创意;
“责任担当”→ 供应商挑选时,要考虑生产对当地农户的影响。
当价值观成为员工晋升、薪酬、日常打卡的考量标准,品牌战略才真正“激活”。
→内部沟通节奏,搭建“品牌中台”
设立“品牌中台”或“内容中台”小组,负责产出品牌故事包、视觉素材包、话术指南,并定期在全员大会、部门例会、内部社群中分享:
· 品牌故事(最新案例、用户反馈、媒体报道)
· 内容模板(海报、短视频脚本、直播话术)
· 战略进度(KPI 完成情况、下一步重点项目)
当内部传播形成闭环,每个人都能“拿来就用”,品牌影响力自然对外统一、清晰。
4.2品牌战略对外输出:用一致的声音连接所有人
→核心信息——一句话说清“你是谁”
对外传播最怕“说了半天,听不懂你做什么”。在官网、招投标方案、B2BPPT、媒体通稿上,都要统一一句“核心宣言”,如:
“我们是中国传统泡菜工艺的传承者和创新者,致力于用千年工艺服务现代餐桌。”
这句话,既点出了行业(泡菜),又说明了使命(传承与创新),还有价值(服务现代餐桌)。
→关键信息框架——三段式外宣法
背景引入:说明社会痛点/行业趋势,比如“市场上千篇一律的咸菜,无法满足消费者对品质和文化的双重需求”。
我们的立场:品牌角色宣言。
我们的行动:具体举措(选地种植、时令采收、300天发酵、手工剥菜芯)。
在新闻稿、网站文案、招商手册里都用同一套框架,便于外界快速捕捉核心价值。
→触点矩阵——多维度输出一致声音
公域投放:广告、KOL合作、媒体报道、抖音短视频、微博话题引导;
私域运营:公众号推送、社群话术、客户答谢会;
线下结合:门店体验、工厂参观、展会布展。
无论是线上线下的哪个入口,用户看到的都是同一个“品牌角色”标签:传承千年手工,守护产业生态。
品牌战略规划方案模板框架
4.3我们的品牌战略规划方案框架结构又该是咋样的?
基于上面的内容,基础框架结构:

这个框架结构服务企业战略、产品战略和品牌战略三战略组合,具备很强的边界感。但事实上,在实际执行中,这个架构并不够,我们把营销很多内容整合到里面去,也就是把策略部分核心也整理进去。其架构多以下图为参考:

这是思考节奏,那么ppt方案的战略逻辑图参考如下:

把战略具象化到执行。
4.4品牌战略规划全流程思考步骤

5.1定期“回炉”战略
每年/每半年进行一次小范围战略复盘,结合数据和市场变化微调定位、受众或关键举措,保持与时代同步。
5.2不断赋能品牌IP
打造自有IP(吉祥物/价值观人格化/场景化人物/知识型讲师等);
制作IP内容包,让公域/私域/渠道都能快速调用;
鼓励用户共创,激活社群用户成为“自来水”。
5.3构建“战略→战术”闭环
所有营销活动、内容输出、产品迭代都要“回头”对应战略要素;
打通“战略需求→内容选题→渠道投放→数据复盘→战略优化”,避免“走马观花”的碎片化打法。
“品牌”是你活在用户心里的样子,“品牌战略”是让这幅画长久清晰的脊梁。
愿这篇指南,能帮你从零开始,构建出既有“深度”又能“生根发芽”的品牌战略;不只是做一场场营销,更是走出一条条持续增长的轨迹。
如果你觉得有收获,欢迎点赞、在看、转发,或者在评论区说说:你最想解决的品牌战略痛点是什么?我们下篇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