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斗” (yāndǒu) 指的是一种用于吸烟的器具,通常由可燃材料(如烟草)填充在底部,上面有一个可以插入烟丝(通常是卷好的烟草,称为“烟丝”或“旱烟”)的孔。
以下是关于烟斗的一些信息:
1. "历史与用途":烟斗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的形式和文化意义。除了吸烟,在某些文化中,烟斗也象征着身份、地位或社交礼仪。
2. "结构与配件":
"斗 (dǒu)":烟斗的容器部分,用来盛放烟草。
"嘴 (zuǐ)":用来吸气的部分。
"烟丝 (yānsī)":填充在斗里的烟草,可以是散烟加料,也可以是预先卷好的烟卷。
"通条 (tōngtiáo)":用于将烟丝推送到斗底。
"火药勺 (huǒyào sháo)":用于添加少量火药(或打火机)来点燃烟丝。
3. "材质":烟斗可以用多种材料制作,包括:
"木料":如檀木、枫木、枣木等。
"陶瓷 (cérámí)":光滑、易清洗。
相关内容:
(散文)
烟斗,虽然只是个小小的不起眼的烟具,但却是厚重的烟草文化最直接的载体,不同时期的烟斗,昭示与传承着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历史文化渊源。

烟斗最早出现在16世纪的欧洲,17世纪各式烟斗已风靡欧美,18世纪英国盛行制作珐琅质盘形烟斗,19世纪时兴巴洛克风格长烟斗。在两、三百年前的清代,一些外国使馆的官员和商人们,将烟斗引入我国,并以单纯的烟具演化成今日的工艺美术品和极具欣赏价值的收藏品。
烟斗质地考究,造型奇特,有长短之分,大小之别,多样多型,用材上有金、银、铜、玉、瓷、石、骨、木之选。烟锅壁亦有厚有薄,有用吹沙的方法打掉表面较软的部分形成麻面的,也有表面光亮透明的。时下,形嘴偏小、斗大、斗色棕黄、管细黝黑、花纹古朴、造型别致的烟斗,还有那种古色古香的铜制水烟斗和烟锅烟嘴为熟铜,中间一截是长短不一的老旧竹根的烟斗,在古玩市场上很是稀罕,售价不菲,颇受烟具收藏者的青睐。

小的时候,奶奶讲家世时常提起,我爸的爷爷,也是我的太爷,他老大人定格在家人心目中最鲜明的形象,就是一杆水烟斗从不离手。那水烟斗是纯白铜制作的,做工讲究,精巧别致,灌上水后沉甸甸的,抽烟时里面的水被吸得滑滑作响。那时候,一杆上好的白铜水烟斗,值不少银两,不是富足殷实的人家是用不起那玩意儿的。
太爷的水烟斗被他视为至宝,一般只有当他入睡后才会撒手,这时候,下人就会把他的水烟斗拿去作清洗、除渍、擦拭、换上干净的过滤水。那白铜烟斗,用柔软的细布仔细擦拭后,透新明亮,熠熠生辉。

不知从何时候开始,我也渐渐喜爱上了收藏各式烟斗,且兴趣盎然,在收集的藏品中汇集了不同的品牌、款式、材质、造型,既有英国的镂纹烟斗,也有俄罗斯的雕花烟斗,但更多的是国人常用的那种杆状烟斗。闲暇时分,拿出来轻轻擦拭、把玩,抚摸着上面精雕细刻的款款花纹,闻一闻那陈旧的烟油味,仿佛跨过了历史,超越了时空,在与不同肤色、不同时代、不同年龄、形形色色的人们在对话一般,既有一种深沉凝重的沧桑感,又有几分藏有稀罕物的满足感,常常因此爱不释手,自我陶醉好一阵子。

烟斗的贵重与否,更多的是取决于用料选材。最初的烟斗,只是单纯以植物枝干或者根脉为材料来制作的,就像我们传统的竹竿烟斗一样,渐渐经过人们对选材的新尝试,陆续出现了各种材质的烟斗,有的用动物骨头和角,有的用金属,还有的选用各类石头(海泡石、石灰石等)以及各种木材,当然还有些是用玻璃、陶、瓷等材料制成的。虽然烟斗的材质造型各不一样,但是石楠根烟斗以其特有的散热性能佳、保燃性能好、木纹清晰等优势,成为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适合制作烟斗的材料。
烟斗无论新旧,每款都有自己的优点,不同年龄及不同性格的男人都会觅到适合自己的烟斗。厚重的烟斗适宜年长及烟龄略长的人,短小的烟斗,符合年轻人的身份。而雕花镂纹、镶嵌珠宝的极品烟斗,更合乎善于亮富显贵者的口味。

现如今,烟斗已成为很多吸烟的男士们服饰文化的一部分,外型自然也就渗入了工艺美术品的一些基因和特征。在国外,烟斗则是男士们显示家世、身份和地位的标志性物品之一,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个人的教养以及文化、艺术品位,凸显其绅士风度。
而我,收藏烟斗的动机与初衷,更多的是出于吸烟者对烟草文化的偏爱,收藏者对历史沉淀下来的杂项旧物的喜好,当然,也有欣赏、把玩的乐趣贯穿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