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新一线”城市榜单揭晓,哪些城市脱颖而出?

关于2023年的“新一线”城市名单,需要说明的是,"并没有一个由官方机构(如国家统计局、住建部等)发布的、具有权威性的、统一标准的“新一线”城市名单"。
“新一线”这个概念更多是由媒体、研究机构或市场咨询公司(如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根据特定的指标和算法"评选和发布"的,因此每年可能会有所不同,不同的机构评选出的名单和排名也可能存在差异。
不过,根据近年来比较有影响力的"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的榜单,可以总结出2023年通常被认为属于“新一线”城市的范围。根据他们2023年的《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通常被列入2023年“新一线”城市名单的包括(排名不分先后):"
"成都" "杭州" "重庆" "武汉" "西安" "苏州" "天津" "长沙" "郑州" "宁波" "合肥" "昆明" "福州" "厦门" "长春"
"需要注意的几点:"
1. "名单非官方:" 再次强调,这并非官方名单,而是基于商业指数等的评选。 2. "动态变化:" “新一线”城市的定义和名单是动态变化的,不同年份、不同机构的评选

相关内容:

来源:央视网

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的《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发布,2023年15座新一线城市依次是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苏州、西安、南京、长沙、天津、郑州、东莞、青岛、昆明、宁波、合肥。

这是通过近200个品牌、17家互联网公司和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围绕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一级维度来评估337座地级及以上城市。

商业资源集聚度聚焦大品牌青睐度、城市商圈实力和基础商业能级。不同于上一代品牌对城市经济、行政地位的重视,当前主流消费品牌更多将客群的消费理念质素、城市商业消费的氛围、城市自身的热度等纳入考量,如海口、厦门、无锡等外向型二线城市会受到更多品牌青睐。从空间来看,新一线城市商圈的物理边界仍在扩张。

城市枢纽性由城际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联系度、物流通达度、商业资源区域中心度指数构成。过去一年,西南地区,尤其是偏远城市的枢纽性指数整体跃升显著,云南、四川、贵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跃至全国第2、3、4位。

城市人活跃度指数,衡量消费、社交和夜间三个维度的活跃情况。高度依赖旅游业以及边境城市整体排名受影响最为明显。黄冈、宜昌、鄂州等湖北城市的外卖活力回归。在夜间活跃度整体下滑的背景下,广州是唯一一个去年夜间出行人数仍有上升的城市。

生活方式多样性主要测量出门新鲜度、消费多样性和休闲丰富度。城市咖啡馆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近1万家,过半数增长发生在二三线城市。尽管演出场地减少,但从演出形式、情绪风格和主流IP来看,剧场承载更多情绪释放和疗愈价值。短视频助推二线及以下城市被更多Z世代青睐。

未来可塑性通过产业创新、人才吸引、消费潜力与城市增长评价城市发展潜力。新一线城市中,仅有青岛前进3位,其余城市排名变化不超过1位。从投融资、专精特新培育能力、产业链集中度等维度来看,珠海、宁波、常州等城市的数据表现更为突出。

看看你所在的城市是几线?

(来源:第一财经)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