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步易主风云再起,安踏“扫货”不息,瞄准全球运动鞋霸主宝座

是的,这个消息确实是近期体育界和财经界关注的热点。根据多家媒体报道,安踏体育(Anta Sports)已经与锐步(Reebok)母公司阿迪达斯(Adidas)达成最终协议,正式收购锐步在亚太、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关键市场的业务。
以下是关于此事的关键信息点:
1. "交易完成:" 这笔收购交易已于2024年初正式完成。 2. "收购方:" 安踏体育(Anta Sports)。 3. "被收购方:" 阿迪达斯旗下的锐步品牌(Reebok)。 4. "收购范围:" 涵盖锐步在亚太区(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销售业务、市场营销、运营以及相关知识产权。锐步在北美、欧洲等地的业务将继续由阿迪达斯运营。 5. "安踏的“扫货”策略:" 安踏近年来一直奉行积极的全球化扩张和品牌收购策略,以提升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和品牌组合。收购Amer Sports(旗下拥有始祖鸟Arc'teryx、萨洛蒙Salomon等品牌)和如今收购锐步,都是其这一策略的体现。安踏主席丁志忠曾表示,安踏的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运动品牌集团。 6. "锐步的未来:" 在被安踏

相关内容:

两个月前刚完成对德国户外品牌狼爪的收购,安踏集团的扩张脚步似乎并未停歇。据市场消息,其正将目光投向美国品牌管理公司ABG旗下的锐步。更有知情人士透露,相关交易已完成实缴,且此次收购可能仅涉及锐步品牌的中国区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若此次交易最终尘埃落定,将成为安踏在FILA、迪桑特、亚玛芬集团及狼爪之后,又一笔重量级的国际运动品牌收购,无疑是其全球化战略布局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针对上述消息,安踏集团向南都・湾财社记者回应称,不对市场传闻发表评论,建议以公司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ABG方面同样向记者表示,“市场传闻不予评论”。不过,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这种不置可否的回应,反倒给安踏与锐步的潜在关联蒙上了一层更浓厚的神秘色彩,也让市场对这一传闻的关注度持续升温。

前全球第一运动鞋品牌,曾两次易主

提起锐步,不少年轻一代对其的印象或许并不深刻。事实上,在上世纪90年代,锐步曾是全球第一大运动品牌,也曾是一代人心中的“潮流符号”。从能与耐克分庭抗礼的品牌,到如今跌落二线阵营,锐步经历了什么?

作为国际知名运动休闲鞋服品牌,锐步的品牌史贯穿了130年的运动文化演变。这家品牌最早可以追溯到1895年,英国博尔顿的鞋匠约瑟夫・福斯特(J.W.Foster)创立运动鞋公司,为运动员手工制作带钉跑鞋,成为现代运动鞋的先驱;1958年,福斯特家族将公司更名为“Reebok”,名字源自南非荷兰语中“非洲小羚羊”,象征速度与敏捷。

1979年,美国商人保罗・费尔曼(PaulFireman)获得北美经营权,将锐步的品牌重心转向美国市场,并在1982年推出首款女性健康舞运动鞋,以真皮鞋面和流行色设计引发热潮。在保罗·费尔曼的带领下,1987年锐步销售额突破14亿美元,一度超越耐克成为全球最大运动鞋品牌。

在锐步最辉煌的上世纪90年代,其从健身领域扩展至篮球、橄榄球等专业运动,签约NBA球星阿伦・艾弗森(AllenIverson)并推出签名鞋,同时成为NBA、NFL等联盟的官方赞助商;2003年,锐步签约NBA休斯顿火箭队球员姚明,推动其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飙升;2004年雅典奥运会,锐步赞助全球400余名运动员,品牌影响力达到巅峰。

2006年,阿迪达斯以38亿美元收购锐步,试图对抗耐克的市场主导地位。然而,这一战略目标并未如愿实现,锐步在阿迪达斯的增长过程中并未发挥出预期的效果。2020年,受疫情冲击,锐步当年第二季度的净销售额下降了近44%,第三季度该品牌的销售额下降了7%,其品牌的市场价值,甚至一度跌至10亿美元。

2021年,阿迪达斯官方宣布,以21亿欧元(约合25亿美元)的价格,将其旗下的锐步品牌,出售给了Authentic Brands Groups(ABG)。

作为全球最大的体育、生活方式及娱乐知识产权管理平台,成立于2010年的ABG目前运营超50个国际标志性品牌,构建起年零售额达320亿美元的商业生态。旗下矩阵涵盖百年运动品牌Reebok、潮流文化符号Champion、体育传奇沙奎尔・奥尼尔与大卫・贝克汉姆的个人IP,以及《体育画报》等顶级媒体品牌。

但这家全球最大的“卖商标”公司,并没有把锐步拉出泥潭。数据显示,2024年,锐步全球市场份额仍不足1.5%,在二线品牌中苦苦挣扎。在中国市场,其运营由联亚公司负责,据媒体报道,去年锐步在淘宝、京东、抖音三大电商平台的销售额总计仅1.6亿人民币。而曾经并肩而行的队友耐克,在今年618天猫平台上开卖首小时成交便破亿,跻身天猫618“10亿俱乐部”。

安踏多品牌战略的布局之路

南都·湾财社记者留意到,安踏有意收购锐步的消息早在今年3月便已传出。事实上,1991年诞生于晋江的安踏,从一家地方小厂逐步蜕变为体育用品领域的“千亿巨头”,其崛起的每一步,都与“并购”这二字密不可分。

2009年,安踏以6亿港元从百丽国际收购FILA大中华区商标使用权及经营权。当时FILA中国年亏超3000万港元,仅存50家门店。安踏将其重塑为“高端运动时尚”品牌,定价500-1000元,引入明星联名与潮流设计,2014年实现扭亏。2021年营收破218亿元,2024年达266.3亿元,占集团总营收37.6%,成为重要营收支柱。

2016年,安踏联合日本迪桑特等成立合资公司(持股54%)运营中国市场,2023年其营收破50亿元,占集团“其他品牌”近72%;次年,安踏与韩国可隆合资布局中国,2024年上半年增速超50%,为集团最快。依2024年10月规划,两品牌被列为继主品牌和FILA后冲击百亿的核心候选。

2019年,安踏联合方源资本、腾讯等以46亿欧元(约360亿元人民币)收购芬兰亚玛芬体育,获得旗下始祖鸟、萨洛蒙、威尔胜等品牌,这也是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史上最大跨国收购案。2024年,亚玛芬体育在美上市,目前市值突破210亿美元。其中,始祖鸟更是成为户外运动品牌中的“爱马仕”,在中国市场持续上演“一衣难求”的盛况。

值得一提的是,步入2025年,安踏集团的扩张步伐明显加快。

今年4月,安踏宣布以2.9亿美元收购德国户外品牌狼爪,并于6月正式完成交割。位列欧洲户外市场第一阵营的狼爪,在全球拥有495家专卖店和4000余个销售网点,将为安踏提供欧洲市场的渠道资源。

据韩媒报道,2025年7月初,安踏与韩国潮流电商平台Musinsa已签署协议,将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双方持股比例为40%和60%,Musinsa保留经营权。双方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开设线下门店,售卖含自有品牌Musinsa Standard(被称为“韩版优衣库”)在内的8000余个韩国时尚品牌。

在业内看来,安踏的并购策略呈现三大特点:第一是通过差异化定位,覆盖从百元平价到万元高端的全价格带,既避免内部品牌竞争,又能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形成 “总有一款适合你” 的市场覆盖力;第二是日韩与欧美双线并行,既巩固了中国市场优势,又加速了全球布局;第三则是控股与合资灵活结合,平衡风险与收益。这三点也为其带来了多维度的核心竞争力。

对安踏而言,近年来,安踏旗下部分品牌如FILA面临增速放缓等问题,收购锐步或许能为集团带来新的增长动力。而对锐步来说,“安踏经验”是否会给“没落贵族”锐步带来转机?这也成为市场最关心的问题。

但更多消费者担心的是,如今走“平价路线”的锐步,一旦归入安踏麾下,会不会借着一波营销造势悄然抬高身价?更值得关注的是,锐步此前偏向泛运动时尚的定位,与FILA的赛道存在明显交集。这只曾在北美市场纵横驰骋的“非洲羚羊”,其过往的辉煌与市场根基,未来如何与安踏现有品牌矩阵协同,避免内耗,仍是待解的课题。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孙阳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