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说法非常有力量,突显了福建在运动鞋制造业的强大实力和全球影响力!
“看福建这五年 | 全世界每五双运动鞋中,就有一双‘福建造’” 这句话,可以解读为以下几点:
1. "产业规模巨大:" 福建省的鞋业,特别是运动鞋产业,已经发展到了相当大的规模,其产量占据了全球市场的重要份额。
2. "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福建拥有完整的运动鞋产业链,形成了像晋江这样的著名产业集群,生产效率高,配套能力强。
3. "产品竞争力强:" “福建造”的运动鞋能够占据全球市场,说明其产品质量、设计、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优势,能够满足全球消费者的需求。
4. "品牌影响力提升:" 虽然这句话没有直接提品牌,但强大的产业基础往往也伴随着一定的品牌建设,如安踏(ANTA)、361°等,这些品牌在全球市场都有一定知名度,也间接证明了福建运动鞋的竞争力。
5. "经济发展成就的体现:" 在过去五年里,福建能够保持或提升在全球运动鞋市场的份额,是其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营商环境改善的成果体现。
这句话作为一个宣传口号或新闻标题,非常简洁有力,能够迅速抓住眼球,向外界传递福建在运动鞋产业的领先地位和发展活力。它是对福建这五年产业发展成果的一个高度概括和有力
相关内容:
来一趟福建,包你从头到脚“焕然一新”。
先说脚下穿的,光是安踏、鸿星尔克、361度、特步等来自泉州的品牌就数不清。而泉州隔壁的莆田也不容小觑,在2020年全国生产的135亿双鞋中,光莆田就生产了12.6亿双,可以说全国几乎每十双鞋中就有一双来自莆田。
再说身上穿的,七匹狼、九牧王、劲霸等福建本土服装品牌,也能凑一场“时装秀”。2020年,仅泉州的纺织服装产量就占全国10%。

福建一家纺织企业的车间里,生产工人在工作(资料图)。人民网 林晓丽摄
这些都是福建制造的“土”特产。不过“土”特产不土,早就漂洋过海让外国人士也穿上了“福建造”:2020年,泉州运动鞋产量占全球20%,这意味着,全世界每五双运动鞋中,就有一双来自福建泉州。
这些年,福建制造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鞋厂里的工人少了,机器多了;纺织厂里的传统材料少了,绿色材料多了。始于微末,福建制造没有囤于产业链底端,而是大踏步朝着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发展。“十三五”期间,福建省累计实施总投资1.27万亿元省重点技改项目、“机器换工”约7万台,传统产业迈向智能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创新不问“出身”,只要谁能为国家作贡献就支持谁。
“牛气冲天”的鞋服产业只是福建制造的一分子,紧盯着建设“创新型省份”,福建制造的“新”特产也越来越多。比如,福耀集团的汽车玻璃产量、恒申集团的己内酰胺、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装机量都稳居全球第一。再比如,目前已经有27家福建企业“加冕”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上汽宁德基地智能化生产线。人民网 林诚烨制图
福建的“新”特产也很“洋气”,福耀玻璃在美国建了厂;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安在了“特斯拉”车上;金龙客车“驶”出海……福建制造对外输出的“含新量”节节高!
“数”看福建制造,过去5年,工业增加值从11712亿元增加到15746亿元。细看福建制造,传统产业,升级了;三大主导产业,更强了;新兴产业,“跑”得更快了。
福建造,就问你“服不服”?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