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耐克增长瓶颈显现,Lululemon逆袭阿迪达斯,全球运动品牌新格局或现重排

是的,安踏和耐克的增长放缓,以及Lululemon在女性市场和整体表现上的强势崛起,确实"正在推动全球运动品牌格局的演变,并可能预示着未来市场格局的重新排序"。
以下是对此现象的详细分析:
"1. 安踏与耐克的增长放缓原因:"
"宏观经济环境影响:"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消费者支出趋于保守,对高端运动品牌的需求有所下降。 "市场竞争加剧:" 运动品牌市场竞争激烈,来自新兴品牌和传统体育品牌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加。 "产品创新挑战:" 部分品牌在产品创新和时尚设计方面略显不足,难以持续吸引年轻消费者。 "供应链问题:" 全球供应链波动对生产和成本控制造成一定压力。 "耐克的具体挑战:" 耐克近年来在产品创新、市场营销和运营效率方面受到一些批评,导致其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2. Lululemon的崛起:"
"精准的市场定位:" Lululemon专注于高端瑜伽服饰起家,后拓展到跑步、训练等多个领域,精准定位了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消费者群体,尤其是女性消费者。 "强大的品牌文化:" Lululemon注重社群建设和品牌文化塑造,通过举办瑜伽课程、跑步活动等方式与消费者建立紧密联系,形成了强大的品牌忠诚度。 "产品创新和品质:

相关内容: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记者 侯隽) 2022年的夏天,全球运动品牌的排位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6月27日,全球运动品牌一直排名第一的耐克公布其截至今年5月31日的2022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其中2022财年耐克全年营收达467亿美元,同比增加5%,剔除汇率变动影响同比增长6%。

但是,耐克大中华区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2月28日的第三财季,耐克大中华区收入同比下降5.2%至21.6亿美元。而在上一财季,耐克大中华区销售收入亦大跌20%至18.44亿美元。聚焦大中华区品类来看,鞋类收入11.78亿美元同减12%;服饰类3.50亿美元同减40%;装备类0.33亿美元同减 28%。耐克表示,大中华区业绩下降主要由疫情导致的库存、物流及运输成本的增加影响。

对着这份不佳的成绩单,资本市场立刻做出反应,6月28日美股收盘,耐克股价大跌7%,市值一日蒸发1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05亿元。同时,耐克股价盘中一度跌至102.48美元/股,创下2020年8月以来新低。

舆论认为,耐克之所以不香了,是因为耐克等国际体育运动品牌在中国市场未来将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像过去那样躺赢,随便就能赚得盆满钵满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7月11日,安踏发布了二季度及半年度运营数据。其中,单二季度,安踏主品牌、FILA、其他品牌(迪桑特、可隆等)零售流水端分别同比录得中单位数下滑、高单位数下滑、20%~25% 增长。

安踏解释称,2022年上半年,安踏集团遵循各地政府的指引和要求,对特定区域内的实体店铺暂停运营,线下零售业务因此影响出现客流量显著下降、消费意欲减弱等不利状况。尽管如此,安踏集团战略性拓宽电子商务平台的产品售卖比例,抵消了部分实体店铺暂停运营所带来的损失。

正当耐克安踏陷入增长的瓶颈的时候,加拿大运动服饰品牌lululemon市值赶超德国运动服饰巨头阿迪达斯的消息引发关注。

据富途牛牛app数据,截至最新交易日(美东时间7月11日16:00),阿迪达斯(ADDYY.US)股价报收81.8美元/股,总市值约为314.28亿美元;lululemon(LULU.US)报收281.76美元/股,总市值约为359.34亿美元。这意味着lululemon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运动服饰集团,仅次于市值近1700亿美元的耐克。2021财年lululemon销售额同比大涨42%至62.5亿美元,首次突破60亿大关。

那么,“当红炸子鸡”的Lululemon,还能红多久呢?

从开始即锚定瑜伽品类,在社交媒体种草,用先发优势从美国市场迅速发展起来再到在中国实现高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中国领跑Lululemon全球门店扩张速度,甚至2021年新开门店中,超过60%以上来自中国。“今年规划全球新开40家门店,其中大部分将设立在中国内地,且增长计划仍保持在正轨上。”今年6月初,Lululemon管理层在电话会议上如是表示。

全球运动品牌要重新排序了么,押注中国,新增长故事好讲吗?我们拭目以待!

照片记者侯隽拍摄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