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安踏投资并加速入华的韩国潮牌MUSINSA,潮流背后的神秘来头解析

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被安踏投资且正高调入华的韩国潮牌 MUSINSA。
MUSINSA(韩文:미스인사이,意为“Miss Inside”)是韩国一家非常有影响力的"设计师品牌集合店 (Designer Brand Multi-brand Retailer)",而非一个拥有自有品牌的传统潮牌。它的“来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独特的商业模式 - 设计师品牌集合店:" MUSINSA 的核心模式是汇集了众多韩国乃至国际的设计师品牌,为消费者提供一个一站式购买潮流单品(尤其是鞋履、服装、配饰)的平台。 它类似于欧洲的 Barneys New York、美国的 Nordstrom 或香港的 Lane Crawford(优客联盟),但专注于更年轻的潮流和设计师品牌。 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百货或品牌旗舰店的格局,深受追求个性和新鲜感的年轻消费者喜爱。
2. "强大的品牌组合与选品能力:" MUSINSA 以其敏锐的时尚嗅觉和强大的选品能力著称。它代理了许多在韩国乃至全球潮流圈有影响力的设计师品牌,包括但不限于: "本土品牌:" 如 Acne Studios (韩国版), KENZO, BA&SH, Veja, Veja, A.P.C., Rick Owens (部分), Palm Angels, Needles, N.HOOLYWOOD 等。 "国际大牌

相关内容:


被安踏投资、高调进军中国的韩国潮牌MUSINSA,这两天在淮海路围挡的消息让不少年轻人兴奋。

但仔细看看它2030年要在中国开100家店的计划,再对比下Farfetch这些国际电商集体败走中国的现实,实在很难不质疑:韩流热潮+安踏运营的黄金组合,真能破解国际品牌水土不服的死局吗?

先看看MUSINSA的算盘。

它2025年上半年首尔门店中国游客消费暴增三倍,尝到了甜头才敢砸钱入场。

安踏1.7%的股权投入看似不多,但别忘了他家操盘迪桑特和可隆时都是直接成立合资公司全权运营,这次却只拿40%股份放权给韩国人自主经营。

这种反常操作背后,可能藏着对本土团队掌控力的妥协风险。

更麻烦的是线上战场,淘宝占着服饰类目40%市场份额,小红书搞了三年电商还在亏损,连韩国网红Mardi Mercredi都是靠线下实体店逆袭,MUSINSA想用全球物流系统在中国硬刚本地巨头,难度堪比新手村菜鸟挑战满级BOSS。

其实韩国品牌这两年入华玩的都是套路。

Mardi Mercredi火起来靠的是找国内MCN批量生产"首尔街拍同款"内容,emis直接把生产链搬到义乌降低成本。这些暗箱操作MUSINSA学不学?它家APP上那些二三百块的卫衣,放在韩国是性价比之王,但到了中国要和UR、太平鸟对打,价格没优势不说,设计还容易撞款。更别说现在年轻人已经开始厌倦韩式oversize风,转向Cleanfit和Athflow风格,MUSINSA的选品策略明显滞后市场趋势半拍。

安踏这步棋下得也够悬。当年运作迪桑特能成,靠的是冬奥红利和滑雪风口,现在户外赛道早就挤成红海。想复制成功经验?看看同样被安踏收购的亚玛芬,旗下始祖鸟现在被调侃成"程序员冲锋衣",品牌溢价早玩脱了。这次押注韩流,更像是病急乱投医——自家主品牌增长见顶,FILA持续疲软,急需新故事撑股价。可别忘了,前车之鉴还在眼前:李宁2022年引进的韩国潮牌HUMANT,不到两年就关了大半门店。

最要命的是供应链这个死穴。MUSINSA宣称要帮合作品牌搞定全球物流,但中国海关对跨境电商的抽检率去年涨到15%,比日韩高出一倍。上海某保税仓从业者透露,现在清关时间比三年前多花5-7天,这对快时尚简直是致命伤。隔壁SHEIN能做成,靠的是把工厂搬到番禺搞小单快反,MUSINSA要是死守韩国供应链,估计等衣服到货,抖音上的网红早就换三波穿搭风了。

说白了,这波韩流入华看着热闹,实际是双方在资本压力下的各取所需。安踏需要新增长点挽救财报,MUSINSA要借中国故事拉高IPO估值。只是苦了跟风追潮的年轻人,今天抢着打卡淮海路围挡,明天可能就要在闲鱼上半价转卖过季款。要真想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不如先把APP汉化做做好,看看小红书官方账号底下,多少人在骂客服机器人只会回韩式英语。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