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蒐集了很多养猫新手可能会有的迷思,并且从猫行为学的角度帮大家一一破解,希望能帮助刚养猫的朋友避开常见的十大误区。
新手养猫的10大迷思
迷思1:猫咪可以关笼养吗?迷思2:过小的猫砂盆迷思3:漂亮但不实用的猫跳台、猫抓产品迷思4:全湿食 vs. 全乾食?迷思5:双格碗可以一边放食物、一边放水好方便?迷思6:养太多猫,想要蒐集花色、品种…迷思7:陪幼猫玩会有野性?以后会咬人?迷思8:猫咪不用陪?疯狂撸猫、吸猫、抱猫?迷思9:猫咪不能接受,却强迫剪指甲、刷牙、洗澡…迷思10:奇怪的处罚方式猫咪环境布置的3大迷思
迷思1:猫咪可以关笼养吗?
事实上完全不建议将猫咪关笼养,一个笼子的大小是无法满足猫咪所需的活动空间,而且猫咪的安全感源自于是否能够逃离危险,因为他们在自然界中除了是猎人,也是别人的猎物;当猫咪被关在笼子里时,他们会因为无法逃离他们认为危险的事物,而感到非常有压力。
尤其不能将猫咪关在单层笼或狗笼内饲养,空间太小会导致食物、水、猫砂盆无法分开摆放,无法布置好的躲藏处,猫咪也没有可以活动、玩耍的空间;将猫咪关在笼子饲养也不符合猫咪的天性。
就算是用三层笼或漂亮的猫柜养猫,空间的布置性,可活动、玩耍的空间还是很有限;除非猫咪有健康疑虑或需要密集的医疗照护,才考虑暂时养在三层笼里,在猫咪恢复健康之后,就不要再关笼了。
有些新手饲主因为担心刚养的幼猫会发生意外,所以会在外出或睡觉时把幼猫关起来,但千万不能低估关笼对幼猫造成的伤害;这种状况会建议以防护代替限制,将家里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方一一排除。有些饲主则是因为被幼猫或年轻成猫吵得睡不着觉,所以会在睡觉时间关笼,但当幼猫或精力旺盛的年轻成猫被关笼,他们会开始出现无聊、抓笼子、嚎叫、压力大的状况,而他们被放出来时的情绪、行为会变得比之前更激烈,有时候甚至会出现游戏攻击或其他问题行为。
有些人认为将怕人的猫咪关笼饲养能让猫咪更快适应人类,但其实将怕人的猫咪关笼饲养,猫咪们会因为没有合适的躲藏处,而变得更加害怕、紧迫。被关在笼子里的亲训猫,常常被误会已经可以接受人类的触摸,但其实可以观察到他们的肢体语言还是非常紧绷,会出现这样的,是因为他们被关在笼子里无处可躲,或知道抵抗无效。以上的状况都会造成怕人的猫咪极大的压力,导致他们的身心健康度下降。
迷思2:过小的猫砂盆
市面上卖得猫砂盆尺寸大部分都过小,当猫咪使用过小的猫砂盆,很难顺利完成上厕所的所有动作(挖洞、上厕所、转身拨砂、掩埋排泄物)。因为猫砂盆太小,猫咪在正常使用时会常常将猫砂拨到外面,落砂问题会使很多饲主改用封闭式或上开式猫砂盆,通常猫咪更不喜欢这些形式的猫砂盆。
猫砂盆的长边建议为60公分以上,才会是大部分猫咪觉得舒适的尺寸;若您是养体型较大的品种猫,例如缅因猫、布偶猫,那猫砂盆的长边可能要到70~80公分才够大。
幼猫的饲主要特别留意猫砂盆的边缘会不会太高,太高的话可以提供一些小阶梯,让幼猫能够顺利地进出猫砂盆。
迷思3:漂亮但不实用的猫跳台、猫抓产品
市面上有贩售许多造型可爱但不实用的猫跳台或猫抓产品。这类型猫跳台最大的问题通常是太矮了,无法满足猫咪想在高处观察或休息的需求;也有很多猫跳台在设计上不符合猫体工学,使猫咪不容易在上面跳上跳下或休息。挑选猫跳台时,建议要挑选够高、够稳的产品,踏板尺寸要够大,作为动线至少要有20公分,作为休息处要能让猫咪舒服的侧躺,尺寸会建议至少为30 x 40公分。
市售造型可爱的猫抓产品,常常会因为角度不对、高度不足、手感不好,所以猫咪几乎没有使用过,最后就成为家中的装饰品。其实猫咪喜欢的猫抓产品通常不会很花俏、很昂贵,水平猫抓板的大小能让猫咪可以趴在上面抓抓即可,垂直的猫抓柱则要够高(至少60公分)、够稳,猫咪才会愿意使用。猫抓产品最常见的材质是厚纸板和麻绳,而地毯、麻布、牛仔布的材质也很受猫咪欢迎。
猫咪饮食照顾的2大迷思
迷思4:全湿食 vs. 全乾食?
现在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吃全湿食比较健康,或许你曾听说过如果猫咪只吃乾粮,可能会导致肾脏的慢性疾病,但这并不是正确的。相反的,有些人认为吃湿食容易造成牙结石,也有如果无法帮猫咪刷牙,就不要餵罐头,给乾饲料就好的说法,但吃湿食会导致牙结石的观念也是不正确的。
这两个观点本身就是相互矛盾的,而就猫行为的观点,我们会建议依照猫咪的偏好提供他们喜欢的主食,如果猫咪的接受度比较高,也可以提供多元化的主食,例如乾食、湿食或不同口味、质地。如果主人为了猫咪的身体健康,强迫猫咪只能吃特定主食,使他们长期处在饥饿的状态,反而会让猫咪承受很大的压力,身心状况也会因此变得很差。
迷思5:双格碗可以一边放食物、一边放水好方便?
对养猫新手而言,如果买一个产品可以同时解决吃饭和喝水确实相对方便,但是把食物和水摆在一起,并不符合猫咪的天性。猫咪天生不会使用在狩猎区域的水源,为了避免喝到遭受污染的水。因此我们会建议将食物&水碗分开摆放(至少间隔50公分),猫咪也会较有可能增加喝水的意愿。
另外,双格碗的材质很常是塑胶製的,塑胶製的碗容易有刮痕、藏污纳垢,所以不建议使用,建议可以挑选陶磁碗、玻璃碗来装食物和水。
如果家中有两只猫以上,也不推荐用一整排碗架,让所有猫排排站在一起吃饭,因为他们必须随时提防其他猫来抢自己的食物,这样的吃饭模式对猫咪而言压力很大。就算是感情很好的多猫家庭,也会建议让猫咪们分散开来吃饭。
猫咪品种与花色的1大迷思
迷思6:养太多猫,想要蒐集花色、品种…
猫咪真的是很有魅力的动物,通常养了一只猫后,就会想再养更多只,有人想要搜集各种花色的猫咪,有人偏好饲养不同品种的猫咪。许多饲主因为养了太多猫,导致家里的猫咪们冲突不断,使主人和猫都面临很大的压力;猫间压力会导致猫咪们有大大小小的问题行为,需要花非常多时间和心力处理!
另外,因为每个品种都有特定的活力程度、体型和个性,所以饲养不同品种的猫咪可能因为活力程度、体型差异过大,造成猫间相处有冲突。例如活力程度低的英短配上精力旺盛的豹猫,那英短可能会时常被豹猫骚扰;如果是短腿的曼赤肯配上体型很大的缅因猫,他们在玩耍时则有可能会因为体型差异而导致受伤。
因此,在考虑多猫共养时,除了外型喜好,更建议饲主优先评估猫咪之间在活力、个性与体型上的匹配程度,为宠物们打造更和谐的共处环境。考量到猫咪是有领域性的动物,会建议一个家庭最多就养2~3只猫咪就好,这样人类和猫咪都比较容易维持有品质的生活。
猫咪互动、游戏的4大迷思
迷思7:陪幼猫玩会有野性?以后会咬人?
软萌的幼猫应该是所有新手的首选,但我们到底该不该陪幼猫玩呢?有一个说法是不能跟幼猫玩,因为陪玩会导致他有野性,以后会咬人;但这跟事实完全相反,如果幼猫没有玩够,他们反而会抓咬人的手脚,出现游戏攻击。
实际上幼猫会需要大量的陪玩,因为他们除了身体在迅速成长外,也在快速的发展猫咪的正常行为,而就是猫咪的天性之一,因此大量的陪玩可以协助幼猫有好的身心发展。当我们以正确的方式陪玩(用玩具陪玩、而非用手脚跟猫咪玩),而且有玩够,可以大幅降低幼猫对人游戏攻击的机率。
迷思8:猫咪不用陪?疯狂撸猫、吸猫、抱猫?
猫咪需不需要人类陪伴吗?关于这个问题,每个人的看法都很不一样。有人觉得猫咪的个性很孤僻,不需要人陪,只需要提供食物、水、猫砂盆就好,所以认为养猫很轻鬆;也有人养猫是想要疯狂的撸猫、吸猫、抱猫,给予猫咪120%的关注与互动。上面两个观点是相互冲突的,而且也不正确。
猫咪的对人需求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有些猫很喜欢于跟人互动,有些猫则偏好跟饲主待在同个空间、各自安好。我们跟猫咪互动时可以把握的两个重点:
1.过犹不及:要有好的人猫关係,不能过度骚扰猫,也不能完全不理猫。若是将猫咪比喻成植物话,就像是某些不能浇太多水的植物,浇太多水会烂根,但完全不浇水又会枯萎。
2.尊重猫咪的意愿:建议选择猫咪愿意的时候进行互动,当猫咪在吃饭、理毛、休息或明确表达不想互动时,请尊重他们的意愿,让他们保有me time。
迷思9:猫咪不能接受,却强迫剪指甲、刷牙、洗澡…
当猫咪不能接受,但却被强迫剪指甲、刷牙、洗澡,这是一件非常NG的事情。虽然修剪指甲、刷牙、洗澡都是必要项目,但这些往往是猫咪特别害怕和讨厌的事情;饲主本来是为了猫咪好,却因为强迫操作而破坏人猫关係,真的很不值得。
如果猫咪很讨厌剪指甲、刷牙、洗澡等清洁照护项目,首先可以判断是否哪些项目有执行必要性,例如长毛和厚毛的品种猫就很难避免完全不洗澡。再来要想想看是否有其他替代方案,可以比较低压力的方式达到目的,像是暂时增加梳毛频率、使用乾洗澡或全身毛剃短的方式来代替洗澡。
如果评估猫咪的身心健康度是好的,则可以考虑做的训练,每个项目都要拆成多个小步骤,在每个动作之后搭配奖励,慢慢训练。
以剪指甲的训练作为範例,优先推荐可以训练让,训练步骤如下:
先训练猫咪愿意坐在人的腿上
第一步:抬起猫的双手,从抬高一点点开始,过几天再多抬一点
第二步:让猫咪倒在人身上,人的身体要放鬆,零食可以间歇地给,慢慢拉长时间
第三步:扶着猫咪的前掌,慢慢拉长时间
第四步:轻轻捏出猫咪的指甲,慢慢拉长时间
第五步:拿起指甲剪给猫看(若猫咪对指甲剪已经有负面连结,可以考虑换一支指甲剪,或需要从远远的看到指甲剪开始练习)
第六步:剪一支指甲的一点点(2~3mm),然后立刻给很多零食,若是新手,可以先尝试剪2~3mm就好。可以先练习一次剪一支指甲就好,之后在慢慢练习一次剪两支指甲、剪一手的指甲。
不愿意被抱着剪的猫,可以尝试猫清醒放鬆侧躺时,逐步的拆解步骤跟他练习
第一步:轻摸猫咪的手肘,慢慢拉长时间
第二步:轻摸猫咪的前掌,慢慢拉长时间
第三步:轻轻捏出猫咪的指甲,慢慢拉长时间
第四步:拿起指甲剪给猫看
第五步:剪一支指甲的一点点(2~3mm),然后立刻给很多零食(开大奖)
迷思10:奇怪的处罚方式
开始养猫之后,猫咪可能会做出一些让主人困扰的事情,像是咬人、破坏家俱等,而仿间有流传很多可以教育猫咪的偏方,例如喷水、咬回去、戳喉咙、弹鼻子、弹耳朵、用力拎脖子…等。这些偏方其实对猫咪来说都像是处罚,即使饲主因为猫咪的问题行为而感到困扰,也完全不建议使用任何形式的处罚,因为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还会让问题複杂化。
而且处罚也会带来很多副作用,像是:破坏人猫关係、造成猫咪的负向情绪与压力、削弱猫咪对环境的安全感。举例而言,猫咪因为放电不足而发生游戏攻击,原本这是个好解决的问题,如果猫咪遭受处罚,导致其他类型的攻击或问题行为,就会变得很难处理。
在开始养猫之前,大家时常认为养猫很容易,但面对一个生命真的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尤其是猫咪这种比较有个性的动物。如果你在準备养猫之前很焦虑,或是在养猫时遇到挫折,其实也可以考虑预约谘询,一起走出新手村。
原文出处于此
延伸阅读:
【饭店初体验】北投雅乐轩酒店5大亮点,毛孩同睡、专属餐点、周边景点一次看为什么幼猫一直叫?幼猫嚎叫、猫半夜一直叫的3大原因!幼猫一直咬人怎么办?幼猫换牙期多久?改善猫咪咬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