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行业动态。国内首个鞋类鉴别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这通常意味着:
1. "行业规范化和标准化进程的推进:" 这是针对鞋类产品,特别是可能存在仿冒、以次充好等问题领域,迈出的标准化重要一步。团体标准由行业协会、联合会等组织制定,具有相对灵活性和行业针对性。
2. "提升鉴别能力和水平:" 标准的发布旨在规范和提升鞋类产品的鉴别方法、技术要求和判定规则,使得鉴别工作更加科学、客观、统一。
3. "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通过更明确的鉴别标准,有助于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品牌方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减少市场混乱。
4.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规范化的鉴别有助于明确产品质量门槛,引导企业加强品控,提升整体产品质量和信誉。
5. "可能涉及的技术点:" 具体的标准可能会涵盖材料鉴别(如皮革、纺织、橡胶的种类和等级)、工艺鉴别(如缝线、胶合、五金件)、设计特征识别、品牌标识真伪辨别等多个方面。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这个标准,建议关注以下信息点:"
"发布机构:" 是哪个行业协会或组织发布的?(例如:中国皮革协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等)
"标准名称:" 完整的团体标准名称是什么?
相关内容:
从鉴质量到鉴真伪
据记者了解,今年6月29日,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发布公告称,批准《运动鞋鉴别通用要求和判定方法》(T/CAQI 125-2020)团体标准自2020年6月29日起发布,2020年6月30日起实施。
记者了解到,在制鞋领域,我国早在1974年就制定了皮鞋标准,之后,各类制鞋标准逐渐增加,迄今共有数百项鞋类标准。标准的检测项目日渐丰富。最早的皮鞋标准主要看是否有缺陷,之后加入了剥离强度等物理指标的要求,现在对限量物质也进行了要求。相关人士认为,鞋类标准的发展也见证了我国制鞋行业的发展进程。
不过,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消费者不仅要买到优质的鞋,还要买到正品鞋。特别是在网购大潮下,鞋类品牌官网之外的第三方电商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鉴真”需求也水涨船高,从而推动了相关标准的出台。
原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理事邓瑞德表示:“《运动鞋鉴别通用要求和判定方法》团体标准使得运动鞋鉴别在操作中有据可循,是鞋类鉴别领域的首个标准,也是鞋类鉴别领域的的重要里程碑。该项标准的制定和发布不仅进一步保障了消费者的网购权益,也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行业理性健康发展。”
鉴定师行业仍“粗放发展”
记者在声称"先鉴别,再发货"的某电商平台了解到,消费者通过该平台买鞋,可以通过平台资深鉴定师迅速获得鉴定结果,资深鉴定师甚至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鞋盒、鞋标、中底、鞋垫、型号、配色等鉴定工作,鉴定结果也牵动着消费者、鞋贩子和球鞋平台方的利益和名誉。
某运动鞋鉴定师告诉记者,虽然一次鉴定的费用不过几元钱,但鉴定的单数乘以单次鉴定费用,每天也能获得不菲的收入。
鞋类鉴定师是否需要考证?该鉴定师告诉记者,球鞋鉴定师前期积累经验的阶段,其实不需要投入太多金钱成本,主要是时间和精力。
“最早是在网上搜集球鞋‘大神’们的鉴定帖子,学习别人的经验。同时,研究各个代工厂的工艺,从各个渠道拿到市面上还未发售的球鞋进行预习,甚至会偷偷从假鞋贩子的朋友圈里看看他们最近的动向。“该鉴定师表示。
近年来,球鞋消费热度不减,不过,球鞋鉴定师这一职业并没有随之变得更加规范和标准化。
据记者了解,大量涌入鉴定师行业的新人都集中在人才梯队的中下游,顶级鉴定师寥寥无几。行业内叫得上名字的“鉴定大神”更是屈指可数。即便是“鞋圈”知名的鉴定师,其知名度的建立也主要来自大众口碑,并没有任何官方认证。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有些鉴定师的名气是靠炒作助推起来的。
一位刚刚在某电商平台经过鉴别服务购买一款运动鞋的消费者告诉记者:“有鉴别标准,也需要同样标准化的鉴别人才,这样可能才能让消费者彻底放心网购。”
文| 本报记者 张丽娜
微信号 : xiaofeiribao_2015
新浪微博:@消费日报官方微博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