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篇关于莱索托纺织业遭受美国关税政策冲击的记者手记:
"记者手记:莱索托纺织业在美关税阴影下艰难求生"
"开篇:"
在莱索托王国首都马塞卢郊外的一片工业区,机器的轰鸣声似乎从未停止。这里曾是这个内陆小国经济的支柱产业——纺织业的繁荣象征。成千上万的莱索托妇女在这里的工厂里穿梭缝纫,将来自世界各地的订单转化为一件件精美的服装,支撑着许多家庭的生计。然而,近年来,这片区域的气氛却日渐凝重。曾经繁忙的流水线旁,如今多了些闲置的机器和寥寥的工人;工人们的脸上,也少了往日的笑容,多了一份忧虑。这背后,是美国近年来推行的某些关税政策,给莱索托纺织业带来了沉重打击。
"深入:"
莱索托的纺织业,可以说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它的优势在于,莱索托是非洲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劳动力成本极低,且能享受美国《非洲增长与机会法案》(AGOA)的优惠政策。在AGOA的框架下,莱索托出口到美国的纺织品和服装可以享受零关税或优惠关税待遇,这使其产品在美国市场上极具竞争力,一度成为美国从非洲进口服装的最大来源地之一。
然而,近年来,美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为了保护
相关内容:
视频加载中...
新华社马塞卢8月5日电 记者手记|莱索托纺织业遭美滥施关税政策严重冲击
新华社记者闫然 白舸

7月29日,在莱索托首都马塞卢,非洲出口纺织品工厂负责人泰博霍·科贝利(右二)检查产品。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8月的莱索托正值冬季。寒风中,三五成群的纺织工人迷茫地穿梭于首都马塞卢工业区的制衣工厂,挨家询问是否招工,试图重新找到一份工作养家糊口。美国威胁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莱索托这个经济贫弱的国家受到严重冲击,特别是支柱产业纺织业。
美国7月31日晚公布对69个贸易伙伴的关税税率。根据白宫公告内容,来自莱索托的商品出口到美国将被征收15%的关税。对于这个出口依赖加工美国品牌并销往美国市场的国家的纺织业来说,莫名加征的关税已成为重负乃至灾难。
今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国会演讲中称莱索托为“没人知道在哪儿的国家”,引发在场共和党议员哄笑。轻慢言辞后不足一月,美国挥动关税大棒,给这个弱小经济体一记“重击”,一排排织机因订单取消而停转。
“我们至今不明白原因,”莱索托贸易和工商业发展大臣莫凯蒂·谢利莱日前在马塞卢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这也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规则。”
美国是莱索托第二大贸易伙伴。2024年,两国双边贸易额为2.4亿美元,其中莱对美出口2.37亿美元,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0%。该国支柱产业纺织业产品大量销往美国市场。
谢利莱说,纺织业是国家最大私营雇主,创造约3.6万个就业岗位,其中大多数为女性。美方“对等关税”政策出台后,80%的订单被取消,约1.3万人因此失业。由于失业率大幅攀升,莱索托政府7月宣布进入为期两年的“国家灾难状态”。

7月29日,在莱索托首都马塞卢,非洲出口纺织品工厂工人马凯莱(前)缝制衣服。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作为联合国认定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莱索托这个人口230万的非洲南部内陆国家,近一半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失业率接近四分之一,对美国加征的关税毫无还手之力。
成立于2016年的非洲出口纺织品工厂是莱索托规模较大的本土纺织厂。负责人泰博霍·科贝利表示,订单骤停对企业造成重创,“我们不得不裁员近500人以缓解突如其来的经营压力”。
2021年,非洲出口纺织品工厂曾计划在马塞卢10个区域设立工厂并雇用上万名工人。“4年过去,当初的愿景没能实现。”科贝利遗憾地说。非洲出口纺织品工厂目前设有一家牛仔布工厂和两家针织厂。科贝利告诉记者,在4月所谓的“对等关税”政策宣布前,工厂曾接到美国客户的大单,预期收益足够开设两家新厂,“但现在一切都不可能了”。
31岁的纺织女工马凯莱靠加工牛仔裤维持生计,抚养两个年幼的孩子,可能失业的风险让这位单身母亲焦虑不已。“我不知道这些牛仔裤会卖到哪里,也不明白美国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们。我能做的,只是不停地踩缝纫机。”
50岁的莫莱察内已从事纺织业17年,逐步从女工成长为后场主管。“我已经老了,但年轻人要怎么办?”她望向记者,眼中透出对纺织的热爱,也写满对年轻工友的担忧。
面对美滥施关税造成的经营压力,科贝利没有坐以待毙。他正试图筹措资金,引进先进织机以提升效率,同时积极开拓欧洲市场,扩大在非洲南部的业务。“我依然相信未来会更好。”
谢利莱表示,美国设置关税壁垒严重阻碍了莱索托工业化进程。除了失业问题,莱索托还面临外汇短缺危机。当前,莱政府正努力加强与“全球南方”国家合作,拓展出口市场,扶持中小企业,多措并举艰难应对困境。“2024年,我们取得了经济增长。2025年,我们仍有希望。”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