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克球运动在厦门的兴起,确实吸引了众多爱好者加入到这项充满活力的运动中来。匹克球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广泛的参与度,逐渐在厦门的运动场景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匹克球运动起源于美国,是一种结合了网球、排球和羽毛球特点的运动。它通常在较小的场地上进行,使用特殊的低气压球和轻巧的球拍。这种运动不仅要求参与者有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还需要有敏锐的判断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
在厦门,匹克球的普及得益于多方面的因素。首先,厦门市政府积极推广全民健身运动,为匹克球等新兴运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其次,匹克球运动本身的趣味性和易学性,使得不同年龄和体能水平的人都能参与其中,从而吸引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此外,厦门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也为匹克球运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厦门的气候温暖湿润,适宜户外运动,而其美丽的海岸线和多样的场地选择,也为匹克球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运动场所。
随着匹克球运动的普及,厦门的匹克球俱乐部和培训机构也逐渐增多。这些俱乐部和培训机构不仅为匹克球爱好者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为匹克球运动在厦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匹克球运动在厦门的兴起,不仅丰富了市民的业余生活,也促进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未来,随着匹克球运动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厦门的匹克球运动场景
相关内容:
前段时间,2025匹克球公开赛在海沧区石塘体育公园激情开打,吸引全国超百名顶尖选手激烈角逐。被戏称“在羽毛球场地上拿着大号乒乓球拍打网球”的匹克球,你玩过吗? 近年来,匹克球因易上手、价格不贵、运动强度适中、初学者也能和高手过几招等特点,在社群间迅速兴起,吸引众多羽毛球、网球爱好者纷纷“转行”。这个带孔的塑料小球到底有何魅力?
匹克球运动在厦门迅速兴起。
人气高 匹克球易上手低损伤 羽毛球爱好者“转行” “扣球!”“得分!”最近,每到下午时分,在殿前街道盈趣科技大厦的匹克球场,一群匹克球爱好者汇聚于此,练习技巧、切磋球技。 70岁的王树青打扮时髦,是一位骑行里程超10万公里的哈雷骑士。2023年,他与车队在一次赴美骑行时与匹克球结缘。去年7月,他加入网胜体育匹克球球友群。“一开始,群里只有30人左右,短短一年已拓展到500人,而且还在增开新群。”他说。 匹克球为啥这么受欢迎?这和它易上手、低损伤的优点有很大关系。 “相比羽毛球、网球,匹克球运动量没那么大,转身上步动作少,主要是直线跑,对身体损伤小。”王树青分析说。有十多年羽毛球球龄的桃桃姐“转行”成为匹克球的忠实粉丝。“羽毛球打多了,膝盖发出了抗议。”她去年偶然接触到匹克球后一发不可收拾,“匹克球对关节压力小很多,现在我每周打3次至4次,每次酣畅淋漓打满3小时也不觉得疲惫。” 据桃桃姐观察,今年打匹克球的球友比去年增长了3倍有余。“我身边许多打网球、羽毛球的朋友,转来打匹克球,或者兼打。”桃桃姐说。 成本低 两三百元买齐装备 40元不到畅打6小时 投入成本低也是匹克球吸引球友的一大亮点。 “匹克球运动量适中,四五岁的孩子、七八十岁的老人均可参与,而且装备亲民,一套球拍加球只需两三百元,远低于羽毛球(单桶球近百元)和网球(专业拍上千元)的预算成本。同时场地费也相对实惠,39元可以打五六个小时,同样的时间在羽毛球场地需花费数百元。”网胜体育负责人黎振华说。 黎振华观察到,近来,匹克球相关运动装备的销量显著提升。 品牌IANONI的业务范围涉及匹克球用具的生产制造,该品牌在厦负责人王梓丞介绍,自2022年以来,匹克球在线上的关注度迅速上升。“关键词单日搜索量从几千跃升至上万,我们的销量跟着水涨船高,增长率呈现指数级上涨。”王梓丞说。 据了解,目前该品牌生产的匹克球拍分冷压拍和热压拍两种,前者适合新手使用,后者更结实耐用,后者普通款售价约300元至400元,高端型号可达800元至900元。PE材质的球价格约12元,可用很长时间而不会损坏。相比之下,羽毛球打一场就需换球。 王梓丞告诉记者,目前厦门没有匹克球用品专卖店,部分运动器材店有售匹克球用具。“大多数爱好者还是选择线上购买。”王梓丞说。
匹克球不易坏。
待破圈 目前仍是小圈子运动 “入奥”是破局关键 网胜体育是最早在厦门推广匹克球运动的机构,目前有5个场地。“两年来,厦门匹克球爱好者群体显著增加,从最初每十人中仅1人听过,到现在,据我观察已有近半数知晓。”黎振华说。 目前,网胜体育仍在着力推广匹克球运动。“我们通过每月举办的积分赛来吸引爱好者,同时在社区、学校开展体验活动,向居民、青少年普及匹克球。”黎振华说,“我们还开设培训班,今年以来学员数量迅猛增长,成人及青少年班已经增加到11个。” 匹克球运动能成长为全民健身领域的“常青树”吗? “现在这项运动仍是‘朋友带朋友’的小圈子运动。”爱尼特相关负责人阮新月说,作为拥有网球、匹克球相关资质的专业教练,她发现当前大多数匹克球爱好者都是从网球、羽毛球等运动转投而来,只有极少数是无运动基础的纯新人群体,这让匹克球运动容易成为“尝鲜型”运动,热度一散可能就无人问津。 阮新月认为,一项运动若要常青,首先必须建立起青训体系,“像网球一样从娃娃抓起。”同时,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也是破局关键。“一旦入奥,国家层面将大力普及宣传这项运动,激活基层投入激情。”阮新月说。据悉,匹克球成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表演项目之一。 “我认为匹克球运动要朝积极方向发展,需要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如推动场地和培训体系建设。”黎振华说。 科普 匹克球 匹克球(Pickleball),又称泡菜球,是一种集网球、乒乓球、羽毛球于一体的隔网对抗性球类运动,1960年代起源于美国,具有健身性、趣味性、适龄性、经济性、安全性等特性。新华社去年报道引用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调研形成的《中国匹克球运动考察报告》,称全球已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立匹克球协会。该项目在国内发展呈现由南向北的态势。去年广东省常年参与匹克球人群已超20万人。在上海,截至2025年4月共有匹克球场约130片,业内人士预计,这个数字在一年以后将跃升到300以上。(文/厦门晚报记者 吴锡远 实习生 叶莹 图/厦门晚报记者 吴嘉诚(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