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俄罗斯汽车行业应对困境的消息。
根据报道,由于前7个月销量大幅下滑(部分报道提及跌幅可能高达40%-50%),俄罗斯三大本土汽车制造商——拉达(Lada)、卡马兹(Kamaz)和伊卡洛斯(Ikarus)——正计划将工作时间缩短至每周4天。
"主要原因:"
1. "销量锐减:" 欧洲市场的封锁、西方制裁以及经济不确定性导致俄罗斯汽车出口锐减,同时国内需求也受到抑制,导致整体销量大幅下滑。
2. "生产过剩与成本压力:" 销量下降导致工厂产能闲置,库存积压,同时能源和原材料成本上升也给企业带来巨大压力。
"计划内容:"
"实施主体:" 拉达、卡马兹、伊卡洛斯三大车企。
"措施:" 将工作周从5天缩短至4天。
"目的:"
减少生产量,缓解产能过剩和库存压力。
降低运营成本,特别是人工成本。
为企业争取生存空间,应对当前严峻的市场环境。
"影响:"
"短期:" 可能有助于企业渡过眼前的难关,稳定运营。
"长期:" 缩短工作日也可能影响员工收入和士气,并可能对供应链和整体经济产生连锁反应。
总而言之
相关内容:
【文/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 编辑/高莘】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俄罗斯工业贸易部的数据显示,2025年1—7月俄罗斯小轿车的销量为64.67万辆,同比下降24%;1—7月卡车的销量为3.14万辆,同比大跌55%,7月单月的销量更大跌61%至4400辆;
俄工贸部还表示,俄罗斯1—7月电动汽车销量为6106辆,同比大跌51%。
此外在今年上半年,俄罗斯市场共售出4.7万辆豪华品牌新车,同比大跌41%;大巴车的销量也大跌52%至5900辆。
另据路透社此前报道,俄罗斯最大的卡车制造商卡玛斯(KAMAZ)于7月末宣布自8月1日起每周实行4天工作制,直至市场需求恢复。俄罗斯另外两大汽车巨头AvtoVAZ和高尔基汽车厂(GAZ)也计划在8月或9月实行4天工作制以应对危机。

7月22日,俄罗斯牧首基里尔参观卡玛斯工厂 视觉中国
卡玛斯还将上半年销量暴跌归咎于国内汽车进口商的“短视政策”,指责其去年进口过多汽车导致需求过剩。据卡玛斯透露,目前库存卡车数量超过3万辆,即使以倾销价格出售也没有市场需求。
近年来,中国汽车品牌在俄罗斯市场增长迅猛。2024年,中国出口俄罗斯的汽车数量一度达到128万辆,创下历史新高。
近一两年,中国汽车已在俄罗斯占据55%以上的市场份额,2024年第三季度更一度超过60%。相应地,俄罗斯本土品牌的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47.4%降至2024年的33.3%。因而俄本土企业及一些媒体舆论对中国汽车颇有微词,如卡玛斯首席执行官(CEO)谢尔盖·科戈金(СЕРГЕЙ КОГОГИН)去年在接受企业内部采访时表示,中国在国内虽然有严格的规定,但出口至俄罗斯的汽车却存在安全隐患。
俄罗斯著名财经媒体《生意人报》去年则以《俄罗斯出租车司机对中国车有所不满》为题,称在俄被用于出租车的中国汽车行驶15万公里后就会报废,而欧洲或者韩国的汽车则能跑25万—30万公里。更有车队声称70%的中国汽车短期内存在变速器故障。
近年来,俄罗斯政府也开始采取多项举措,限制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的扩张。

正在申报通过俄罗斯海关的中国汽车 视觉中国
如自2024年4月起,俄罗斯要求经由中亚国家中转,再运往俄罗斯的车辆需补齐各类税费,包括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等,以阻碍中国汽车通过中亚国家转口至俄罗斯;同年10月起,俄罗斯又对进口车辆的回收税至2030年上涨70%—85%,每年上涨10%—20%。
今年2月,俄工贸部部长阿里汉诺夫不点名批评三个中国品牌的卡车存在严重缺陷,称“根本不能允许其上路”。他同时坦言,俄罗斯提高回收税是为了“恢复平衡”,因为中国汽车工业正在积极进入俄罗斯市场,并在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但“这一措施还不够”。
就在不久前的7月30日,俄罗斯联邦技术监管和计量局又以违反强制安全需求为由,禁止在俄罗斯进口和销售东风DFH4180、福田BJ4189、解放CA4250和解放CA4180、汕德卡ZZHS,以及福田M4L底盘,覆盖多个中国主流卡车品牌。
在诸多政令影响下,进口至俄罗斯的中国汽车数量呈明显下降态势。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从俄境外进口至俄罗斯的中国汽车数量仅剩18万辆,已经位于俄境内并售出的中国汽车数量则达到33.6万辆,但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0%。
相应地,根据俄工贸部的数据,今年1—7月俄罗斯本土汽车品牌占总销量的份额,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1个百分点;其中俄罗斯制造的电动汽车的份额占全部电动汽车销量的27%,同比增加了9个百分点。
此外,根据俄罗斯汽车市场分析机构“Avtostat”的数据,近一年来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所有经销商合同中的占比,比去年同期下降1.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品牌的份额从15.6%显著上升至26.3%。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限制中亚转口渠道和提高回收税,表明俄罗斯对中国汽车的态度在逐步改变:俄罗斯希望本土工业发展,因此利用税收等手段结构性引导中国车企建厂投产。

长城汽车坦克品牌在俄罗斯的经销商 视觉中国
不过截至目前,中国车企中只有长城汽车在俄罗斯图拉州建设了自有的汽车工厂。奇瑞、江淮等中国车企则通过利用俄罗斯本土企业的工厂组装汽车。
崔东树认为,俄罗斯的制造业政策多有贸易保护主义痕迹,当年有更需要鼓励的欧美项目时,俄罗斯曾对中国车企在俄投资产生不利影响;中国车企建厂后存在不确定时期,需要担心类似欧美车企俄罗斯资产的“零元购”;在当前俄汽车产业竞争力不足和供给结构性短缺的背景下,中国车企需要提早研判形势变化,预防未来可能的相关政策风险,安全第一。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