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分析一下“欧阳娜娜品牌一件浴袍988元遭吐槽!明星消费粉丝屡见不鲜?”这个热点话题。
这确实是一个近期引发不少讨论的事件。欧阳娜娜推出自己的品牌,并以988元的价格销售一件浴袍,迅速成为了网络上的热议焦点。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
1. "事件本身:高定价与明星效应"
"定价策略:" 988元对于一件浴袍来说,属于中高端价位。品牌方可能基于设计、材质、品牌定位(轻奢、设计师品牌等)以及目标客户群(追求品质和时尚感的消费者)来制定这个价格。
"明星背书:" 明星效应是品牌推广的重要手段。粉丝出于对偶像的喜爱、支持,或者对品牌的好奇,往往会优先购买或愿意为带有明星标签的产品支付一定的溢价。欧阳娜娜作为知名艺人,其粉丝群体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
"吐槽的来源:"
"价格过高:" 相对于普通浴袍,价格确实不低,可能超出了部分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或购买力。
"“智商税”质疑:" 部分网友认为,明星品牌溢价过高,产品本身价值可能并未完全支撑其价格,有“割韭菜”或收“智商税”之嫌。
"对比心理:" 可能
相关内容:

一件的纯白浴衣988元、一套的纯白睡衣套装988元、两双纯白袜子168元……
日前,知名演员欧阳娜娜推出自创生活方式品牌“nabi”,
标价却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
“Nabi”品牌产品涵盖围巾、卫衣、长裤、睡衣套装、浴袍、袜子、眼罩和兔子玩偶等。

产品整体设计朴实简洁,
从材质来看,nabi产品多以聚酯纤维材质为主:
睡衣套装外部面料显示为100%聚酯纤维,内衬则是72%棉和28%的桑蚕丝;
浴袍面料显示为86%聚酯纤维、13%粘纤与1%氨纶。

目前,除了浴袍与睡衣套装,其余产品均已售罄。

“一件只要998”的浴袍让不少网友开启“吐槽”模式:
>@大江大河1978:明显圈钱的
>@Mojo_lu:吃相太难看
“姐,贵得离谱好吗?”
“你明明可以抢钱,却非要标个定价。”
“你知道你粉丝群体的年龄层吗?这个定价真的过于离谱了。”

还有部分网友评论:

网友的吐槽点主要集中在没设计感、材料差、定价高、消费粉丝、割粉丝“韭菜”等方面。
微博有媒体发起了4.8万人参与的投票调研,其中60%的人选择了“贵,定价不合理”。
甚至有网友认为,难道是欧阳娜娜为自己的新剧《永安梦》杀青做宣传?

有不少粉丝在宣传新剧的微博下面评论,要求其对个人品牌的定价问题做出回应。
但欧阳娜娜本人并未回应粉丝。
到底品牌的衣服成本值多少钱?
业界人士表示,聚酯纤维与昂贵异常的价格形成鲜明对比。
11月28日,一名江苏淮安纺织工厂负责人徐清(化名)称,聚酯纤维俗称“涤纶”,在布料中价格比较低廉的一种。以毛巾与浴袍为例,聚酯纤维材质的毛巾成本价为0.035元/克,浴袍成本价大概在50元/件。
开厂已有17年的徐清算了一笔账,按照nabi浴袍材质来看,生产成本大概在60元/件左右,加个LOGO大概是65元/件。
算上包装设计、品牌授权,普通品牌在电商平台上卖出去的话,
按市场行业来说,一件售价最多不超过300元。
此外,“Nabi”品牌高额的定价也与国内知名品牌的价位形成鲜明对比。
比如,太平鸟集团旗下为“18~25岁时髦少女”创设的品牌乐町少女装,产品涵盖睡衣、家居服、卫衣、衬衫等。其中,其睡衣、家居服均价在200元左右。
据欧阳娜娜介绍,品牌的筹备时间花了三年。但自创品牌上市定价却惨遭质疑。
其实,明星自创服装品牌,欧阳娜娜并非第一人。
余文乐推出个人品牌MADNESS、
陈赫创立服装品牌TIANC BRAND,
白敬亭创办服装品牌GOODBAI,
昆凌创立个人女装品牌JENDES……
近年来,众多明星都利用自身的流量优势,力推自创品牌,试图在服饰行业里分得一杯羹。
而一种奇怪的现象是,在部分品牌店中,销量排行第一的产品往往定价较高。
比如,在MADNESS天猫旗舰店中,卖的最好的一款洗水灯芯绒长裤,定价为849元;

GOODBAI旗舰店中,毛衣热销第1名的连帽毛衣售价699元;
在TIANC BRAND淘宝店中,销量第一的是一款原价为419元的“文韬同款”羊羔毛外套。
其实,近些年明星自创品牌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其中不乏将副业做得风生水起、口碑与流量兼收的成功案例;
但因种种原因名利双失、甚至败坏路人缘的也大有人在。

事实上,尽管明星自创品牌商品有所溢价,
但出于对明星的喜爱与追捧,不少粉丝依旧愿意买单。
>@你是我棣宝 :市场经济有自己的秩序,不适合的自然会被淘汰,但是能留下来也会有它的逻辑
公开资料显示,欧阳娜娜拥有微博粉丝2000万,
其微博话题“娜娜的vlog”阅读量已突破25亿次;
而在小红书上,欧阳娜娜同样拥有858万粉丝,
称得上是社交平台顶流。

图源:小红书
得益于甜美青春的人设,
与强大的“种草安利”能力,
欧阳娜娜深受时尚品牌的青睐。

图源:nabi微信公众号
但明星自创品牌不该肆意使用“明星效应”作为圈钱工具,
“消费粉丝”也许可以赢得一时之利,
但绝对不是立身之本和长久之计。
沉下心来打磨作品,与粉丝形成正面双向激励,才是这个行业的长红之道。
来源:时代周报、扬子晚报、封面新闻、中新经纬、红网等
齐鲁壹点内容中心出品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