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烟斗的构造相当了解。烟斗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构成:
1. "烟腔 (Bowl):" 这是烟斗最显眼的部分,用于装载烟草。烟腔内部通常会有一个"烟碗 (Chamber)",用于更好地控制烟草的燃烧和温度。烟腔的形状、大小和深度多种多样,会影响抽吸的体验。
2. "嘴 (Mouthpiece / Stem):" 连接烟腔和烟管的部分,是吸烟者放入嘴中的部分。它通常由不同的材料制成,如塑料、木材、象牙(现在较少见)、骨头或金属等。嘴的形状、大小和长度都会影响抽吸的舒适度和烟雾的流向。有些烟斗的嘴是"一体成型"的(与烟腔/烟管连接),有些则是"可拆卸"的。
3. "烟管 (Stem):" 这是连接烟腔和过滤嘴的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引导烟雾。烟管也可以是"一体成型"或"可拆卸"的。烟管的长度和粗细也会影响抽吸的体验。
4. "过滤嘴 (Filter):" 位于烟管的最末端,用于过滤部分烟雾中的有害物质。过滤嘴可以是"一体式"的(通常用塑料制成,如Pall Mall、Kool等品牌的烟斗型香烟所用的那种),也可以是"可替换"的(由用户
相关内容:


烟斗构造
通过图示大致了解一把普通烟斗的构造:
<1> 斗钵壁(Bowl) <6> 斗钵(Pot)——用来盛载烟草燃烧的部分<2> 斗柄(Shank)——连通斗钵,烟草在斗钵点燃后,烟气通过其内部的 <8> 烟道(Flue)——进入烟嘴供享用;<3> 口柄(Stem)——此部分可拆出,以方便清洁。 <5> 烟嘴 (Mouth Piece / Bit)——供吸食的部分,一般具有供牙齿轻轻咬着的凸缘设计,防止滑落;这两个部分,实际上是一个整体的细分,本站以后用“烟嘴”指代该整体。通过细心检视其材质,抛光及与榫口间的接合,往往能看出烟斗做工的细致与否;
<4> 榫(Tenon)——口柄嵌入斗柄,使之相连接的凸榫;<7> 积炭饼(Cake)——通过多次烟草燃烧,慢慢积存起来。对阻隔高温传导到斗壁,防止内壁烧穿 (Burn-Out),以及改善烟草的风味起到不少的作用;<9> 滤嘴口(Filter)——用以接放滤芯,过滤水汽、烟灰微粒及降低烟气的温度。有的烟斗甚至具有特殊设计的“系统装置”(Systems),以进一步达到以上目的。
烟斗滤芯
抽烟斗,抽的是“空烟”,即烟气不吸入肺内。所以,配滤芯也许是多此一举的。经此过滤,不单部分水汽及烟灰微粒被除去,连带烟草香味,也不由分说地一并打个折扣;况且,滤芯如果不频繁清洁或更换,反而会非常影响烟草的风味,得不偿失。不使用滤芯的观念,在美国烟斗客之间尤为盛行;至于欧洲,使用滤芯的人相对会多一点。小弟不使用任何滤芯,感觉还不错。
但是,滤芯的使用与否,归根结底是个人喜好问题。如果是新手,由于技巧有待建立,或者身体尚未适应等原因,抽烟斗时(后)舌头感到发麻、刺痛;或者刚从 Virginias / Burley 为基调的烟草,转抽相对较浓郁,以使用 Latakia 和其他东方烟草(Oriental Leaves)为标志的英式调配(English Blends),一时还未习惯;又或者早已入门,但偏好过滤后的清淡风味…… 您大可随心使用各种滤芯。
滤芯有各种不同的材料:可丢弃换新,或清洁后继续使用的金属滤芯;以及需定期更换的纸滤芯、软木滤芯(Balsa)及活性碳滤芯(Active Carbon)等。此外,配滤芯时请注意配合烟斗滤嘴口的尺寸大小(直径):主要有3mm / 6mm / 9mm 三种。
系统烟斗
“系统”烟斗(System Pipes),就是具有普通烟斗所不具备的额外结构或设计元素,用以调整气流,或以降低烟气温度,或以阻隔水汽、焦油。有的则包揽全部,以达到以上所有的目的。让我们看看其工作原理:
烟气的高温,是导致舌头刺痛的原因之一。冷却系统结构,通常依靠一条金属导管,延长烟气通过的路程,达到降温的目的。有的烟斗,特别是 Falcon 牌的,斗钵像螺丝一样旋入金属底座,可以拆卸下来清理。另外,斗柄亦以十分轻质的金属制成,中央的旋管与烟斗分离,将烟气的高温散失于空气之中。
(上图)烟斗配了活性炭滤芯。此外,滤芯还有用美洲热带软木(Balsa)造的。滤芯有助阻隔水汽及焦油一直通过烟道,进入口腔。许多烟斗,虽然不是“系统斗”,但也可以装备小型金属滤嘴,以达到同样的目的。金属滤芯可在清洁后继续使用,也可以定期更换,悉随尊便。
有的烟斗带有微调(上图),用以调整气流及气量(气口愈小,一次吸入等量的烟气就愈浓郁,反之则反之。这也是 3mm,6mm 和 9mm 滤嘴口的重大差别之一)。
这把 Amphora 牌烟斗(上图),可谓一网打尽:不单具备活性炭滤芯,气流调节装置,烟斗内壁还用炭涂层预先处理过(Pre-Carbonised),使开斗 (Break-In) 过程更加轻松(不过,有的烟斗客不喜欢预涂炭层,认为不够天然,怪味会影响烟草风味,故先将其彻底去除,再涂蜂蜜开斗)。
这是典型的 Peterson 牌组合(上图)。在斗钵底部,另开底槽,水汽回流时,便积聚于其中。请留意,其著名的“P 嘴”设计,引导烟气通向上颚,而不烫舌头。
我们也不要忘了水烟筒(Hookah),其设计本身就是“系统烟斗”的一种:烟气通过里面的水,过滤杂质,并冷却下来。主要介绍烟斗,关于水烟筒的介绍就此从略了。但不得不惊叹其设计还是非常精妙的,可惜同时亦受本身设计所限,不具备烟斗的轻便性等优点,所以未能广泛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