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童装不等于高品质,沪两地知名进口品牌童装检测现安全隐患

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闻点。它指出了一个普遍但重要的道理:"价格并非衡量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唯一标准,尤其是在儿童服装这类需要高标准的消费品上。"
新闻的核心内容通常围绕以下几点:
1. "事件本身:" 某市(如上海)的市场监管部门对进口童装进行了抽查或检测,发现部分品牌存在安全隐患。 2. "涉及品牌:" 提到了具体的两个(或多个)进口童装品牌。虽然您只提到了“沪两进口童装品牌”,但实际新闻通常会列出品牌名称。 3. "安全隐患:" 检出的问题可能涉及面料(如甲醛、pH值超标)、附件(如拉链、纽扣存在小零件脱落风险)、染色(如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方面,这些都可能对儿童健康构成威胁。 4. "警示意义:" 这起事件再次提醒消费者,特别是家长,在购买儿童服装时,不能盲目追求品牌和价格,更要关注产品的实际质量和安全标准是否符合国家规定。 5. "监管作用:" 也体现了市场监管部门对进口商品质量和儿童安全的重视,以及持续进行监督抽查的必要性。
这类新闻的目的是提醒消费者提高警惕,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仔细查看产品标签上的信息(如成分、安全等级、生产厂家、执行标准等),并鼓励对产品质量有疑问时进行举报或投诉。同时,也促使品牌方和

相关内容:

儿童用品始终是市场监管部门的重点监管领域。上海市场监管部门今天对沪上部分品牌童装展开突击质量抽检。两家进口童装品牌的产品因不符合国家标准,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被执法人员当场勒令下架。

这家名为Alice Pi的意大利进口童装品牌店的产品款式众多,价格在一千到两千元之间不等,不过执法人员检查中发现该店多款女童公主裙、女童小礼服上用于固定装饰物的别针可以被解下,且带有锐利边缘,容易对幼童造成人身伤害。除此以外,这些童装腰部的绳带长度过长,穿着时容易因勾绊而导致儿童摔倒等意外。

另一家名为Amly Junior经营西班牙进口童装的品牌,其部分产品同样存在绳带过长,附件边缘锐利等安全隐患。

执法人员还对现场部分产品的纤维含量进行了快检,检查结果与标签基本相符。今天的检查中,市场监管部门共发现涉嫌不合格产品19个款式131件,货值金额约18万元。执法人员要求经营店铺对涉嫌存在质量问题的童装产品立即下架,并对相关产品抽样送检。

连续三年来,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对80余家童装企业进行了执法检查,累计立案查处25起,涉案货值金额130余万元,没收、销毁不合格童装2000余件。

近年来,儿童服装消费不断增加,童装质量安全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执法人员建议消费者在选购童装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标签“读一读”

在看中衣服的款式后,首先要仔细阅读服装标签,合格的产品说明标签至少应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

(1)制造商名称和地址

(2)产品名称

(3)产品号型和规格(主要标注身高和净胸围)

(4)原料成分和含量

(5)维护方法(包括洗涤、晾晒、熨烫方式等说明)

(6)执行的产品标准

(7)安全类别(分为A类婴幼儿产品,B类直接接触皮肤类儿童产品,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类产品,3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产品必须为A类产品)

2.面料选择“摸一摸”

有了完整的使用说明,接下来应该为孩子挑选一款舒适的面料,柔软,透气,吸湿性好的纯棉面料不失为佳选,当然真丝,羊毛等其它天然纤维织物都可以替代。如果非要选择锦纶,涤纶,复合涂层等服装,则应以宽松为主,保证穿着舒适性。

3.辨别气味“闻一闻”

甲醛等化学物质含量超标的衣服通常有较大的气味,建议选购衣服时闻一闻衣服的气味,如果有刺鼻性气味、霉味,甚至较大的香味,这类衣服不宜购买。一般有害化学物质多隐藏在涂层、染料中,所以应尽量为孩子选择淡色系衣服和印花少的衣服,降低风险。

4.外观款式“看一看”

选择好面料和款式,也不应该忽略衣服上的小部件,如拉链是否顺滑,纽扣是否牢固,绳带是否过长,是否有锐利尖端和边缘等等,因为这些都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

5.大型商场“逛一逛”

要想买到合格的产品,请尽量到售后服务有保障的大型商场或信誉度高的品牌童装店购买衣服,切勿贪图便宜,购买没有合格证明的产品。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吴骥 实习编辑:周沁语)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