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确实是个令人惊讶的消息。大型超市的突然闭店,尤其是在像武汉这样的大城市,通常会引发周边居民和消费者的关注。
这种情况下,可能有几个原因:
1. "经营困难":公司可能面临财务问题、经营不善或战略调整。
2. "物业问题":租赁合同到期、续租困难,或者物业成本过高。
3. "市场调整":商业布局调整,公司决定收缩或转型。
4. "整合重组":属于大型商业集团,进行内部调整。
"“清仓大甩卖”" 通常是闭店前为了吸引顾客,尽快销售剩余商品的方式,希望能回笼一部分资金。
"建议:"
"关注官方信息":留意中百集团或超市管理方的官方公告,了解闭店的具体原因和后续安排(例如是否会在附近重新开店,或者是否有员工安置计划等)。
"了解周边替代方案":附近是否有其他超市或便利店可以替代。
"趁打折购买":如果确实需要购买商品,可以趁这次清仓活动囤积一些生活必需品。
这种大型超市的突然消失,对周边居民来说确实会带来不便,希望相关部门和公司能给出明确的解释,并妥善处理好后续事宜。
相关内容:
位于武汉市汉阳区铁桥广场的中百超市近期开展了清仓大甩卖模式,抵折扣出售剩余商品,打5折起促销,一个月后就撤柜关门。
“现在同事朋友都说去山姆、永旺,很少有人提去中百了。”一位在铁桥广场店购物的市民坦言。

消费习惯的改变让曾经辉煌的本土商超陷入困境,电商精准推荐和即时零售的便利性不断冲击着传统超市的生存空间。
当中百关闭传统超市的同时,另一条转型之路正在铺开。7月中旬,中百集团首家硬折扣店“中百仓储武汉丽都国际小百惠折扣店”在武汉开业。
600平方米的门店内,精选2000个SKU,涵盖生鲜食品等高频刚需品类。
这并非中百首次探索折扣业态。

2023年曾推出“小百零食铺”,但此次转型力度更大。
通过源头直采、现款结算的供应链改革,部分单品价格降幅达20%-30%。物美、家家悦、永辉等传统商超也纷纷布局折扣店,行业迎来新一轮洗牌。
走进清仓现场,曾经琳琅满目的货架如今稀疏空荡。原本堆成小山的散装零食区,只剩薄薄一层平铺着。
冷冻食品区的冰柜里,商品稀稀拉拉,熟食柜台已用围挡封闭——这是中百超市困境的具象呈现。
中百集团连续三年深陷亏损泥潭:
2021年亏损1314万元,2022年扩大至3.13亿元,2023年亏损达3.33亿元。今年一季度,亏损仍在持续。
2024年1-6月,这家武汉本土零售巨头关闭了7家大卖场及综合超市,97家社区超市及便利店,铁桥广场店只是关店潮中的一朵浪花。
作为武汉本地的大型商超,中百是很多武汉人的购物记忆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大家还是希望中百能够尽快从低迷中走出来,继续成为武汉的商业顶流。
中百集团经过了一系列的调改,现在已经初具规模,承担更多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