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寿药(更准确地说是抗衰老药物或与延长健康寿命相关的药物/保健品领域)这个新兴且快速发展的领域,要找到收入占比高且深度受益行业发展前景的国内龙头企业,目前来看,情况比较特殊:
1. "直接“长寿药”概念的公司尚不突出":目前,全球范围内还没有真正意义上被广泛认可和批准的“长生不老药”。所谓的“长寿药”更多是指那些旨在延缓衰老过程、延长健康寿命、治疗与衰老相关的疾病(如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的药物或生物技术。这个领域涉及多个学科和多个公司,且很多还处于研发阶段。
2. "相关领域领先企业":虽然没有一家公司 专门 专注于“长寿药”并以此为名获得巨大市场份额,但一些在相关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公司,可以被视为深度受益于该行业前景的企业。它们的研究成果或产品可能间接或直接地促进了健康寿命的延长。
3. "潜在的龙头企业候选人(基于其研发实力和领域相关性)":
"百济神州 (BeiGene)":作为中国领先的创新药企,百济神州在肿瘤学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如泽布替尼、泰吉瑞等)。这些疾病与衰老密切相关,且公司持续投入大量研发资金于肿瘤免疫治疗、细胞治疗等前沿领域,这些技术未来也可能应用于其他衰老相关
相关阅读延伸:长寿药领域收入占比高且深度受益行业发展前景的国内龙头企业
一、金达威(002626):NMN 成品市场的先行者
核心逻辑
1.收入占比突出:2024 年财报显示,其营养保健食品业务收入占比达 97.88%,其中 NMN 系列产品(如 Doctor's Best 品牌)贡献显著。尽管未单独披露 NMN 收入,但该品类在跨境电商平台(如京东)连续多年稳居销量榜首,终端溢价能力突出。
2.全产业链优势:原料端:NMN 原料设计产能居全球前列,采用生物酶催化法生产,成本较化学合成法低 40%4。品牌端:Doctor's Best 在北美市场占有率超 15%,2024 年推出 “NAD + 细胞焕活组合”,毛利率提升至 62%。
3.技术迭代能力:2024 年与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合作,将 NMN 产量提升超 100 倍,巩固技术壁垒。
二、兄弟科技(002562):NMN 原料的隐形冠军
核心逻辑
1.原料垄断地位:全球烟酰胺(NMN 前体)市占率超 30%,年产能 4 万吨,美国市场占比超 60%。2024 年烟酰胺业务收入占比约 45%,且通过优化工艺将单吨生产成本压缩至美国本土的 60%。
2.产业链延伸潜力:全资子公司新宁制药已开展 NMN 工艺技术研究,重点探索烟酰胺向 NMN 的高效转化路径。现有产能可快速响应 NMN 市场需求,若技术突破,有望从原料供应商升级为成品生产商。
3.行业红利:全球 NMN 市场规模预计从 2024 年的 98.1 亿元增至 2028 年的 156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9.7%,原料需求同步扩张。
三、尔康制药(300267):NMN 原料的潜在黑马
核心逻辑
1.原料技术储备:拥有烟酸(烟酰胺原料)生产资质,技术储备完善,可快速切入 NMN 上游224。2024 年原料药业务收入占比 6.55%,虽基数较低,但烟酸作为维生素 B3,与 NMN 产业链协同性高。
2.全产业链布局:医药领域集大成,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可整合原料、制剂、流通环节,降低生产成本225。碳酸锂业务(治疗躁狂症)与抗衰老领域形成互补,拓展应用场景。
风险提示:
2024 年净利润同比下滑 91.16%,原料药业务毛利率仅 6.55%,需关注盈利改善能力。金达威、兄弟科技等企业在原料端已建立先发优势,尔康需加速技术转化。
四、行业趋势与政策驱动
1.市场扩容:2025 年全球 NMN 市场规模预计达 30.2 亿元,中国占比 70%,老龄化加速和健康意识提升推动需求。
2.技术突破: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通过生物合成技术将 NMN 产量提升超 100 倍,成本下降至千元级别,推动产品普惠化。
3.政策松动:2025 年 1 月国家卫健委再次受理 NMN 作为食品添加剂申请,若获批将打开国内市场空间。
五、风险与挑战
1.监管不确定性:NMN 在国内尚未获批为食品或保健品原料,政策风险仍是最大变量。
2.技术迭代风险:瑞维拓等企业推出下一代 NAD + 提升技术(效能为 NMN 的 3 倍),可能颠覆现有市场格局。
3.市场竞争加剧:W + 端粒塔、盼生派等品牌通过规模化生产和差异化营销抢占份额,国内企业需提升品牌溢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