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则消息确实是近期汽车和电池行业内的一个重磅传闻,引起了广泛关注。不过,需要强调的是,截至目前(根据我最后更新的信息),"蔚来官方尚未正式、确凿地宣布将自行制造电池,并且明年量产的计划也主要是基于外界解读和猜测,尚未得到官方证实。"
但是,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这个传闻的背景和可能性:
"传闻的核心内容:"
1. "蔚来造电池:" 指蔚来可能不再完全依赖外部电池供应商(如宁德时代、LG化学、中创新航等),而是计划建立自己的电池制造能力。
2. "明年量产:" 指如果蔚来实现自产电池,那么这些电池可能在2024年用于其车辆。
"背景和动机:"
1. "成本控制:" 自建电池工厂是许多大型汽车制造商(如特斯拉、大众、丰田等)的战略选择,旨在降低电池采购成本,提升利润空间。
2. "供应链安全与韧性:" 面对全球电池原材料供应的波动和地缘政治风险,自给自足可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独立性。
3. "技术自主与定制化:" 自产电池可以更深入地掌握电池核心技术(如电芯设计、化学体系、BMS等),并根据自身车型的需求进行更定制化的开发。
4. "提升竞争力:" 在新能源汽车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市场,掌握核心供应链环节
相关内容:
据消息爆料,蔚来将为英国超跑品牌迈凯伦开发高性能动力电池,首批用于其混合动力车型,相关电池包将基于蔚来自研的4680大圆柱电芯方案,预计明年小批量量产。值得一提,此次合作由阿布扎比CYVN控股牵线,迈凯伦汽车今年4月宣布与初创公司Forseven全面合并组建新集团。

从 “用户需求” 到 “超跑标准淬炼”此次合作的核心是蔚来自研的4680大圆柱电池技术,其尺寸和形状与特斯拉解决方案相似,但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上实现了创新突破。如蔚来150kWh半固态电池的单电芯能量密度达360Wh/kg,整包能量密度260Wh/kg,采用全灌封设计和定向阻火结构,通过146%过充测试和180°C 热箱测试。这种技术恰好满足迈凯伦对电池轻量化、高功率密度的严苛需求,像迈凯伦P1电池组曾通过技术升级实现55公斤减重,好让零百加速得到提升。值得注意的是,蔚来与宁德时代联合开发的900V架构85度电池包也将在今年推进,作为三代平台的主力电池,有望在蔚来与乐道品牌公用。这种平台化技术不仅满足自家车型降本需求,更能通过技术复用降低对外供应的边际成本。正如行业专家指出,车企与电池厂商的深度合作已成为技术突破的关键路径。

从 “新势力” 到 “全球技术合作伙伴”迈凯伦是有着60年历史的超跑品牌,其对供应商的选择堪称“技术洁癖”。此次合作背后,或许因为蔚来通过4680电池研发、150kWh半固态电池量产等技术里程碑建立起行业之间的信任。这种合作带来的品牌溢价远超商业价值。当保时捷Taycan采用LG化学电池时,直接推动该供应商高端产品线的市场认可度提升30%,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这是中国车企首次以核心技术供应商身份进入欧洲超豪华汽车产业链。结合蔚来近期宣布的欧洲七国市场拓展计划,这种“技术输出+市场落地”的组合拳,将帮助蔚来在BBA等传统巨头主导的欧洲市场建立差异化竞争力。

从 “整车制造” 到 “技术生态”构建创新的商业模式此次合作延续了蔚来在技术授权领域的探索。早在2023年,蔚来就通过Forseven品牌授权,将电动平台技术输出至中东市场。这种“技术专利+生产标准”的授权模式,与高通在移动芯片领域的商业模式高度相似,既能规避直接竞争,又能通过技术溢价获得稳定收益。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车企间技术授权市场规模已突破200亿美元,其中电池技术占比超 40%。蔚来通过此次合作,不仅可获得每kWh电池约150美元的授权收入,更能通过迈凯伦的技术迭代需求反哺自身研发。如迈凯伦Speedtail采用的油冷电池技术,未来可能反向应用于蔚来的高端车型。而在战略上,面对电动化转型的关键期,技术标准的争夺比产品竞争更具意义。蔚来此次为迈凯伦提供的电池组,将采用统一的换电接口标准,这意味着未来迈凯伦混动车型有望接入蔚来全球超 1900座换电站网络。这种“技术标准+基础设施”能深度捆绑,与特斯拉开放超级充电网络的逻辑异曲同工。

汽车网评:蔚来这种合作,不仅带来直接的商务收益,更通过技术反哺、品牌溢价、生态构建等多维度价值,也为中国汽车工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