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关于“以创新引领品牌可持续发展”的文章,聚焦于这一核心主题:
"聚焦丨以创新引领品牌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品牌仅仅依靠过去的成功已难以为继。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元化、技术迭代加速、市场格局不断重塑,这些都迫使品牌必须寻求更强大的内生动力,而"创新",正是引领品牌穿越周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
"一、 创新是品牌保持竞争力的基石"
市场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创新能够帮助品牌:
1. "差异化定位:" 在同质化竞争严重的市场中,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或模式创新,品牌可以塑造独特的价值主张,脱颖而出,吸引并留住目标客户。
2. "满足新需求:" 深入洞察消费者潜在需求和市场趋势,通过创新满足甚至引领新的消费需求,从而抢占市场先机。
3. "提升效率:" 在内部运营、生产流程、供应链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可以显著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二、 创新是品牌提升价值与影响力的关键"
品牌价值不仅体现在产品或服务本身,更在于其背后的理念、文化和情感连接。创新能够:
1. "驱动产品/服务升级:" 持续的技术研发和产品迭代,不仅能提升产品性能,更能赋予品牌前沿、
相关内容:

资料图片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彩娜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涌现出一批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品牌,品牌价值翻升。中国品牌与全球领先品牌间的差距正在缩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侯云春在日前举办的首届中国满意品牌高峰论坛上表示。
近日,首届中国满意品牌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与会专家认为,随着中国不断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前进,中国品牌也将越来越全球化。中国正从以价格主导的低端制造中心,转向以品牌主导的高端创新中心。
中国品牌建设呈现九大特征
品牌是产品理念、价值以及企业家精神的集中展示,是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展现,也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表现。
侯云春认为,随着我国国内需求扩大、消费升级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以及全球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正在接受全球消费者和客户的检验,我国正加速从全球制造大国向全球品牌大国转变。
经济学家朱嘉明分析称,中国品牌建设已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品牌的数量呈现爆炸性增长,大品牌和小品牌相得益彰。二是品牌产业分布完整,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三是品牌区域分布广泛,不仅在发达地区,而且包括欠发达地区。四是品牌形成适应不同的消费群体的层次。五是品牌的创新成分和技术含量提高。六是品牌的竞争机制得以充分发育。七是品牌与互联网紧密结合。八是品牌的法律保护和监督体系趋于完备。九是品牌从国内市场走上世界市场。
侯云春坦言,中国品牌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与发达国家的知名名牌相比,我国品牌的知名度、忠诚度、美誉度都还有不小的差距;与新时代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新需求新期待相比,中国品牌战略还很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以创新引领品牌可持续发展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价值品牌作支撑。”与会专家认为,现在中国的品牌建设开始进入一个历史新阶段,并面临日益深刻的挑战,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国务院原资深参事任玉岭认为,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是品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内容。在“好、大、多”三字上下功夫做文章,提升品牌的认可度、知名度以及美誉度,才能真正地激发品牌的生产力。
“在高度过剩的市场环境中选择进一步扩大开放市场,我国品牌的可持续竞争力亟待进一步加强。”原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寻寰中说。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吴晓华表示,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系统,既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品牌创造。“要尽快形成自主技术、自主营销网络、自主品牌的三自一主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中国商标品牌研究院首席专家陈冠建议,中国品牌的构建,“既要顶天,与国际市场接轨,同时也要立地,具有站得住脚的市场认知”。
朱嘉明认为,品牌建设需要面对品牌主权、品牌危机、品牌和社群网络关系等三方面问题。“品牌受制于社区互联网,意味着品牌可以获取大数据的观察和预测。”朱嘉明认为,实现品牌的数字化管理将是品牌管理的未来方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蒋帅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