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酷!” 这句话用来形容小众运动确实非常贴切。小众运动之所以吸引人,往往就在于它的独特性和挑战性,能够吸引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圈粉”。
以下是一些小众运动吸引“圈粉”的原因:
1. "独特性和稀缺性:" 不是每个人都能参与或了解的小众运动,本身就带有一种神秘感和吸引力。能够掌握这项技能或成为其中一员,会让人产生一种“我也是特别的人”的感觉。
2. "挑战性和成就感:" 很多小众运动技术门槛高,需要大量的练习和专注。克服困难、掌握技巧的过程本身就充满挑战,最终获得成就感时,带来的快乐也更为强烈。
3. "强烈的社群归属感:" 由于圈子相对较小,参与者之间往往联系更紧密,更容易建立深厚的友谊和归属感。大家因为共同的爱好聚集在一起,分享经验、互相鼓励,形成独特的“圈子文化”。
4. "反潮流和个性化表达:" 相对于主流运动,小众运动更能体现参与者的个性和独特品味。选择小众运动,也是一种不随波逐流、追求个性的生活方式宣言。
5. "探索和发现的乐趣:" 发现并投入一项新的、不为人熟知的运动,本身就充满探索的乐趣。从了解到实践,整个过程就像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6. "视觉和体验的独特性:" 很多小众运动(
相关内容:
来源:广州日报
在全民健身热潮下,体育消费成为“香饽饽”。
记者留意到,除了跑步、健身、瑜伽等运动项目外,年轻人的目光还投向了跑酷、匹克球和板式网球等新潮但小众的运动竞技项目。
随着“轻运动+”在商圈、公园等公共领域流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体育运动融入生活方式中,而运动品牌因应小众项目热获得发展新商机。
现象 小众运动“够潮” 新装备“买买买”
跑酷鞋、匹克球拍、板式网球服……近来这些与买买买相关的搜索有了不少新潮的关键词。
时尚博主张婷告诉记者,这些看似小众的新潮运动项目,实际上都是由为人所知的经典运动项目中“二次提炼”而成的,“它们有趣的地方在于,既熟悉,又陌生,有新鲜感,也有持续性。”

儿童跑酷运动鞋
“我正打算入手亲子装跑酷鞋。”运动达人丽丽是一名“90后”,曾经是越野跑圈中的积极分子,她告诉记者,自从当了妈妈,感觉运动时间锐减。“近来运动圈有很多新鲜的项目冒出来,我刚好选一个重新‘入坑’!”丽丽笑着表示,尽管跑酷是源自法国的一项极限运动,但当下的跑酷实际上因应时代变化做出不少改良。“儿童跑酷出来之后,我就想着以锻炼身体综合素质为动力,与孩子一起挑战。”丽丽说道。
记者了解到,跑酷(Parkour)是一项结合了身体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性、平衡能力等多种身体素质的综合性运动项目。最初被称为“跑跳”,后来演变成为现在的跑酷,也被称为“城市自由跑”。
此外,“新晋网红”运动项目还包括匹克球与板式网球。前者,是一种用手持球拍击打塑料球的运动形式。后者是结合网球与壁球的新兴球类运动。这两者作为“小型球类”的代表,自带“轻量化”的运动审美。

高颜值匹克球拍设计受到消费者欢迎。
“我本身就对有球拍的小型球类运动情有独钟!”“95后”职场新人晓虹向记者称,自己是典型的“运动前必须集齐装备”的类型,“如果装备不够颜值,我可能未必对该项运动产生兴趣和动力。”
分析 海外小众品牌正集体布局中国市场
记者留意到,2025年上半年,越来越多小众海外户外运动品牌正加速布局中国市场。例如Sporty & Rich (美国品牌)宣布入华,紧接着NNormal (西班牙与挪威合作的品牌)与Craft(瑞典品牌)也在展开新动作。冰岛百年户外品牌66°North表示有进入中国的计划。
“越来越多以前只能通过代购海淘才能买到的小众运动品牌,现在在国内就能买到。”国际买手总监陈曦透露,在为国内引入品质小众品牌时,我们现在需要考虑的不是市场认知度,而是款式的差异化。“现在许多年轻消费者,早就对这领域的信息掌握透彻了。”在陈曦看来,将国内的品质小众品牌输出国际市场,也是近年积极深耕的领域。
同时,中国户外运动产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根据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与天猫发布的报告,近年来市场规模及增速不断攀升,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接近6000亿元。消费者对户外运动的兴趣上升,吸引运动巨头加快布局,如安踏收购亚玛芬体育旗下的始祖鸟和萨洛蒙。
观察 运动品类增长带来新商机
延续2024年“体育大年”热度,2025年从明星运动员的时尚穿搭,到运动社交与生活场景交融“种草”,体育运动相关消费热潮不减。运动品类的持续增长,为企业市场拓展提供新思路。
品牌如何借助体育势能拥抱未来?前提是要对用户需求有清晰认知。分析师小唐表示,随着运动用户圈层更加多元化,消费场景也更加细分,在未来发展当中,消费者不再只是观众,而是与体育内容和营销生态一起成长的共建者,“体育消费有其特殊的属性与意义,当它真正融入生活场景时,能释放出最大的辐射力。”(记者 谭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