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杭州,物阜民丰中的张小泉剪刀传奇

我们来聊聊“史话杭州·物阜民丰”系列中的“张小泉剪刀”。
张小泉剪刀,作为杭州乃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传统手工艺品,是“物阜民丰”这一主题下极具代表性的一个缩影。它不仅仅是一件简单的日用工具,更承载了杭州精湛的手工艺、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百姓生活的富足印记。
"一、 历史渊源:百年传承,名扬四海"
"起源于清:" 张小泉剪刀的故事始于清朝道光年间(约1826年)。创始人张小泉(一说其父张明山始创)在杭州宝善街开设了剪刀铺,最初以“张小泉”的名字命名剪刀,逐渐声名鹊起。 "匠心独运:" 张小泉剪刀之所以能名扬天下,关键在于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卓越的品质。它采用了传统的手工锻打、精工细磨、淬火等工艺流程,特别是“薄、光、准、齐、牢”五字诀,概括了剪刀制作的高超技艺: "薄:" 剪刀片薄而坚韧。 "光:" 锋刃光滑,手感舒适。 "准:" 开合、铆接精准。 "齐:" 刀口齐整。 "牢:" 铆接牢固,经

相关内容:

杭剪,是我国著名的传统铁制手工艺产品。在众多刀剪品牌中,老字号“张小泉”可谓“头牌”。

张小泉剪刀创始于明崇祯元年(1628),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张小泉,明末徽州黟县会昌乡人,随父在家乡开办剪刀铺,起初挂“张大隆”招牌。其父去世后,张小泉举家迁至杭州吴山北麓大井巷,开出剪号,招牌仍用“张大隆”。清康熙二年(1663),为防冒用,他将招牌改为自己的名字“张小泉”。后来其子张近高又在“张小泉”三字之下加上“近记”两字,以便顾客识别。清光绪十六年(1890)经官府批准,“张小泉”招牌上加上“泉近”两字,钱塘县知县还出了“禁止冒用”的布告,并刻石立于店门。

张小泉剪刀曾在南洋劝业会、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等国际赛会上屡获殊荣,享誉国外,远销南洋、欧美一带。

张小泉剪刀锻制工序图

张小泉剪刀用料考究,制作精良,镶钢锻制与良钢精作是历数百年而不衰之精髓。传统张小泉剪刀锻制工艺一直沿用至20世纪50年代末,杭州张小泉剪刀厂在原有七十二道工序的基础上,借助机器生产,将其简化成二十四道工序,大大提高了剪刀的产量。如今,张小泉剪刀90%以上的生产工序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工序最少的只需九道。

2006年,“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