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世运会网红运动,一夜爆火,一朝潮退,还能保持热度吗?

我们来探讨一下成都世运会期间爆火、如今可能面临“潮退”的“网红运动”——"荧光跑(Glow Run)"。
成都世运会确实让荧光跑这项运动在中国,尤其是年轻人群中迅速走红。它的确经历了一夜爆火,但也面临着“一朝潮退”的隐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 爆火的原因(Why it blew up during CWG):"
1. "与世运会紧密结合:" 荧光跑作为世运会的一大亮点活动,直接借力了世运会的巨大关注度和成都的城市品牌效应。赛事的官方推广、媒体宣传都将其作为吸引眼球的元素。 2. "独特的体验感:" 荧光跑结合了跑步运动和色彩派对,参与者穿着荧光服饰,在夜色中奔跑,赛道两旁和人群中使用荧光棒、头灯等发光道具,营造出梦幻、欢乐、活力的氛围。这种全新的感官体验非常有吸引力。 3. "社交属性强:" 适合朋友、同事、社团等组织参与,共同完成一项充满乐趣的活动,拍照打卡效果极佳,满足了社交媒体分享的需求,易于形成传播效应。 4. "门槛相对较低:" 相比专业竞技体育,荧光跑更偏向娱乐和参与,对跑步能力要求不高,重在体验和参与感,吸引了大量普通市民和首次接触跑步的人群。 5. "仪式

相关内容:

新华社成都8月16日电(记者田光雨、曹祎铭)成都世运会期间,本地人罗霄和彭宇买了团队飞盘项目全部10个场次的比赛门票,每天结伴坐一个多小时地铁,跨越城市,到成都体育大学三岔湖校区观看比赛。

图为8月15日拍摄的2025年成都世运会团队飞盘比赛现场。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她们是2022年走上飞盘场千千万万人中的两个人。那一年,仿佛一夜之间,飞盘火遍大街小巷,成为都市年轻人的社交密码。但此后不到一年,社交平台上飞盘的热度骤然消退。

这项曾经的“网红”运动其实早在2001年就作为正式比赛项目加入世界运动会。此次成都世运会中国团队飞盘队的亮相,让飞盘运动重归大众视野。当热潮消退,飞盘还能再飞一会吗?

退潮之后

在疫情下的特殊时期,户外进行的飞盘满足了年轻人社交娱乐的需求,社交媒体的病毒式传播助推这个小众运动成为年轻群体的运动“顶流”。在《2022年轻人新潮运动报告》中,飞盘高居榜首,近六成人渴望通过飞盘结交新朋友。

但不过一年,2023年,罗霄就发现加入活动的新人越来越少,“每次去现场一看,都是熟人。”她和彭宇成了留下的人。

罗霄(中)和彭宇(左一)观看成都世运会飞盘比赛

随着人员固定,她们所在俱乐部的训练更加成体系,赛事成为维系留存爱好者的重要黏合剂。

场外,飞盘搭子延伸成为生活搭子。罗霄和彭宇与俱乐部的“盘友”经常一起聚餐、看比赛——飞盘的社交属性没有减弱,而是从生人社交转向了熟人社交。

而周安琪不但留了下来,还成为了国内最顶尖的女子选手。她曾是北京大学跳高特长生,毕业后在上海一家运动品牌公司工作。拥有绝佳运动能力的她一上手便对飞盘运动着迷,很快加入了当地竞技水平最高的沪蛙俱乐部,接受较为系统的团队飞盘训练,并在前年通过选拔进入国家队。

8月14日,中国队选手周安琪在成都世运会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周安琪努力在工作与训练间保持平衡,平时利用下班和周末时间参加训练和比赛,遇到集训她只能向公司请长假,然后在训练间隙线上完成一些工作。

公司的支持让她心怀感激:“必须要感谢我的老板,给了假期让我参加国家队集训和世运会比赛,这份理解也是我坚持的动力。”

同样坚守的还有吴宇翔。曾是一名体育老师的他在2022年“下海”开办了一家飞盘公司,彼时飞盘市场飞速发展,相关公司和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吴宇翔(中)在飞盘比赛中

创业不到一年,飞盘参与人数骤减,超80%俱乐部解散,利润率萎缩九成以上。“有半年时间没什么收入,一直在亏钱,感觉要做不下去了。”吴宇翔说。

困境倒逼破局。他积极联系政府、学校,把青少年普及作为突破口。经过不懈努力,吴宇翔的飞盘课程已经进入成都30所学校,感兴趣的孩子还会继续报名校外培训课程。俱乐部有了收入基本盘,运营重新走上了正轨。

让他高兴的是,世运会前成都打听、参与飞盘活动的人又多了起来。“与之前跟风的一窝蜂涌入不同,现在加入的人会把飞盘当做一项认真的运动。”吴宇翔说。

热潮消退后,那些沉淀下来的爱好者,支撑中国飞盘走得更远。截至2024年底,全国飞盘运动注册协会超过100家,飞盘社群和俱乐部超过900个,覆盖近200个城市,其中高校飞盘社团年均增长率超过40%。

吴宇翔(左一)在对青少年进行飞盘教学

让飞盘飞

与众多对抗激烈的团队项目相比,团队飞盘禁止身体接触的规则极大拉近了男女竞技差距,尤为适合男女混合组队。本届世运会团队飞盘项目仅设男女混合一个小项。

飞盘最初吸引周安琪的原因就是打破性别壁垒,“在同一片场地共享、争夺一片飞盘,真的太酷了。”

彭宇也将男女搭配的运动氛围看作飞盘的独特吸引力,“都是男生玩的项目难免有点火气,玩飞盘的话我们女生会帮着男生把火气压一压。即便是比赛中,双方也都是一个比较和谐的氛围。”

彭宇在参加飞盘俱乐部活动

团队飞盘的魅力还源自其另一特质——自我裁决。比赛没有裁判,场上所有争议由双方运动员协商解决,承认不利于己方的事实才被认为是飞盘精神的实践。

“飞盘玩家为什么关系那么好,因为飞盘带给他们的不只是运动、不只是输赢,还是一种友好的关系、一种合作的友谊。”吴宇翔说。

成都世运会中国队与日本队比赛结束后,进行了一个团队飞盘项目特有的仪式:两队队员间隔站立,肩搭肩围成一个圈,分享比赛感受。

“这个仪式叫‘Spirit Circle’(精神圈),主要是互相表达对对手的欣赏与肯定,同时也在飞盘精神层面互相指出需要调整的地方,最后我们感谢日本队来到中国跟我们交流。”周安琪向记者介绍。

这是成都世运会中国队与日本队比赛结束后,双方队伍进行的“Spirit Circle”(精神圈)仪式

用内化自律取代裁判约束,是飞盘精神为“更团结”写下的另一种注脚。可惜的是,自我裁决的比赛形式也成为飞盘“入奥”的最大障碍。争金夺银的奥运赛场上,飞盘精神的“初心”能否战胜“胜负心”,被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周安琪盼望团队飞盘项目早日站上更大的舞台,“如果飞盘需要改变才能‘入奥’的话,我觉得是可以加入裁判的,但全世界裁判要有执裁尺度一致性。入奥是第一步,关键是要让更多人了解飞盘精神,感受飞盘的魅力。”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