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装备品牌同台“打擂”,舒适度成关键。随着滑雪运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关注滑雪装备的舒适度,将其作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以下是一些在舒适度方面表现突出的滑雪装备品牌:
1. "北面(The North Face)":北面品牌以其高品质的户外装备而闻名,其滑雪装备在舒适度方面表现出色。北面的滑雪服采用先进的面料和设计,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保暖性和防水性,能够适应各种天气条件。
2. "迪卡侬(Decathlon)":迪卡侬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体育用品零售商,其滑雪装备在舒适度方面也备受好评。迪卡侬的滑雪服采用轻便、透气的面料,具有良好的保暖性和防水性,且价格相对亲民。
3. "可隆(K2)":可隆是一家专注于滑雪装备的美国品牌,其滑雪装备在舒适度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可隆的滑雪服采用高科技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保暖性和防水性,且设计时尚,深受年轻滑雪者的喜爱。
4. "奥迪威(Odell)":奥迪威是一家专注于滑雪装备的美国品牌,其滑雪服在舒适度方面表现出色。奥迪威的滑雪服采用高品质的面料和设计,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保暖性和防水性,且注重细节设计,提升穿着体验。
5. "阿托米
相关内容:
从性价比到舒适度,新兴的国产滑雪品牌得到越来越多滑雪爱好者的垂青。其中,出身于代工厂的原创滑雪服品牌VECTOR近年来在雪场脱颖而出,一度与国产新锐滑雪品牌南恩挤入十大“Z世代”喜爱冰雪品牌榜单,背靠冷山集团的GOSKI在推出国潮单板品牌GOSKI ORIGINALS后,也曾被抢购。
此外,安踏、李宁等老牌运动国货同样没错过这波行情。除了上新滑雪系列产品,安踏还于2016年取得了迪桑特在中国(不包括中国香港及中国澳门)的经营权、2018年收购了亚玛芬体育公司,该公司旗下拥有瑞典滑雪品牌PEAK PERFORMANCE。此外,三夫户外、探路者、波司登也竞相入局,波司登于2021年年底与德国滑雪品牌BOGNER签署协议,以合资公司的方式在国内引入并共同经营BOGNER等品牌。
国外专注滑雪运动几十年的品牌也纷纷涌入中国市场。2002年就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滑雪运动品牌伯顿(Burton),随着中国滑雪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于2019年开始加大投入力度,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开设门店;2019年11月,美国高端专业滑雪运动品牌SPYDER也宣布进驻中国市场;2021年11月至12月,德国高端滑雪品牌BOGNER、奥地利滑雪运动品牌HEAD先后在北京落地首家直营门店。
1月10日下午,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来到位于银泰中心的伯顿门店,比起磁器口雪具大厅络绎不绝的人群,该门店的客流相对少了一些。但记者了解到,前来选购装备的消费者,大多是滑雪专业级玩家。秦永是一位滑雪教练,拥有滑雪高级指导员证书,他一边挑选装备一边介绍,虽然在滑雪服、滑雪配件方面,国产品牌崭露头角,但在硬核装备的选择上,伯顿、Capita等国际品牌则更受专业滑雪爱好者的欢迎。“目前国产滑雪装备更多以性价比占领一定市场,但是像雪板、头盔等装备,欧美品牌在设计、安全性及知名度等方面更具优势。”同时,他表示,“一些国产滑雪装备也的确更适合亚洲人。如欧洲人的骨骼构造、面部轮廓和亚洲人差别较大,我的不少学员佩戴国外品牌的雪镜会出现卡不住鼻子、漏气起雾等现象。同时,许多国外品牌雪鞋穿上后虽然内靴尺寸合适,屈膝滑行也没问题,但直立站姿大脚趾就会顶得厉害,没办法站很久,这也跟脚型差异有关。”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于梦儿
编辑 曲筱艺 李铮
校对 杨许丽
封图 IC 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