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货彩妆橘朵疑变洋品牌?官方澄清,郑自跃仍为实际控制人

是的,近期关于国货彩妆品牌橘朵(Judy朵)被指“变身”成“洋品牌”的消息确实引起了广泛关注。官方对此的回应是,尽管发生了管理层变动,但创始人郑自跃(或称郑志雄)仍然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以下是事件的大致情况和官方回应的核心内容:
1. "事件起因":有媒体报道或消费者指出,橘朵的部分产品包装上开始出现英文品牌名称 "Judy朵",甚至有产品包装设计更偏向国际市场风格。同时,有传闻称公司管理层或运营重心可能发生变化,甚至有关于被外国资本收购或合作的猜测,因此引发了品牌“中资”身份是否改变的质疑。
2. "官方回应":面对这些质疑,橘朵官方(通常通过其官方社交媒体账号或客服渠道)发布声明或进行澄清: "否认被收购或改变股权结构":强调公司并未被任何外部资本收购,股权结构保持稳定。 "解释品牌国际化":说明推出英文品牌名称 "Judy朵" 是为了顺应品牌国际化发展战略,方便走向国际市场,吸引更广泛的消费者,并非意味着品牌身份的改变。这是许多品牌在国际化的常见做法。 "强调实际控制人未变":最关键的回应是重申创始人郑自跃(或其关联公司)仍然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实际控制人的地位是判断一个公司

相关内容:

启信宝显示,国货彩妆品牌JudydoLL橘朵或已成为外资品牌。在历经多轮股权变动后,其母公司上海橘宜化妆品有限公司大股东由创始人郑自跃变为由General Atlantic Singapore JD Pte.Ltd.(泛大西洋资本)100%控股。

7月19日,国货彩妆品牌JudydoLL/橘朵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否认其由泛大西洋资本100%控股的传闻,并表示,橘朵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股东结构和管理层均未发生变化。

据启信宝信息显示,创始人郑自跃为代表的四名自然人股东,以及上海橘宜拓新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湖州泓煜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Astrend IV (Hong Kong) Alpha Limited等5家机构股东均已退出橘朵。但在退出股东后,郑自跃“变身”高管,担任上海橘宜董事兼总经理,同时也是最终受益人。

对此,橘朵方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目前公司显示的信息不代表实际股东投资情况,创始人郑自跃作为公司大股东和实控人,并将长期领导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和品牌建设。

事实上,上海橘宜与泛大西洋资本的“关联”自去年就已经开始。泛大西洋资本于2020年9月底,作为新增投资机构正式入场,认缴资本32.365万元,持股24.177%。紧接着今年5月,在上海橘宜注册资本的增资中,泛大西洋资本认缴额为405.9991万元,持股增至80%,成为公司最大股东。

值得关注的是,橘朵是近几年迅速成长起来的国货彩妆品牌代表之一。在2018年,橘朵天猫旗舰店上线,入驻首年,双十一销量便破千万。线上热销的同时,橘朵也在积极布局线下渠道。2019年橘朵曾在上海、长沙、杭州等地开设了快闪店,随后还入驻了屈臣氏和酷乐潮玩、纪念日百货等连锁百货店。

此外,据公开资料显示,泛大西洋资本为全球头部的私募基金General Atlantic分公司。目前,其管理的资产规模高达180亿美元,并以少数或主要投资者的身份投资上市或非上市企业,身影十分活跃。

不难猜测的是,对于泛大西洋资本而言,全权控股橘朵的意义或是在于变现。此前,General Atlantic就曾买下Too Faced并在持有一年后以近乎三倍的价格卖给了雅诗兰黛集团。有此成功经历在前,橘朵若卖身于它,很有可能会成为类似的变现品牌,被再次出售。

而另一方面,在本土美妆品牌的竞争实质上就是营销烧钱之战的当下,融资成为家常便饭。2018-2020年间,橘朵共完成4次融资。仅2018年,橘朵便先后完成种子轮、天使轮融资,此后又历经了两次股权融资。资本烧完了,仍旧无法盈利的结局自然是品牌控制权的转移。

根据CBNData数据,国货彩妆市场一半以上的销售额都由比例仅为1%的头部国货彩妆品牌占据。而今年以来,一些没有资本背景的小众国货彩妆品牌清仓倒闭的情况也频频出现。关于橘朵的未来发展,无论是否剥去国货外衣后,能否通过投靠资本挤进市场头部,目前尚难以定论。

但毫无疑问的是,仅依靠营销手段等方式来获得流量,也难以守住,势必是无法长红的。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