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收购狼爪(KAILAS)这件事,确实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很多人用“收割”来形容。但从更深层看,它也可能被视为户外运动平权化趋势的一个里程碑事件。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
"一、“又一收割”—— 基于市场竞争和资本逻辑的视角"
1. "狼爪的困境:" 狼爪作为曾经的国产户外品牌领军者,近年来面临增长乏力、市场份额被蚕食、过度依赖经销商等严峻挑战。其创始人李_call(李宁)的出局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落幕。
2. "安踏的动机:"
"补充产品线:" 安踏拥有以专业跑鞋、篮球鞋为主的鞋类产品线,收购狼爪可以迅速补强其在登山、徒步等户外场景的专业装备,实现产品线的全面覆盖,满足更广泛的消费者需求。
"抢占市场份额:" 户外运动市场持续增长,尤其是在年轻群体中。收购狼爪能让安踏进一步巩固在户外市场的领导地位,挤压竞争对手(如国际品牌北面、始祖鸟,以及其他国产品牌)的空间。
"协同效应:" 双方可以共享渠道资源、供应链优势、研发能力,甚至品牌理念(如狼爪的“户外无界”与安踏的“超越”有共通之处),提升整体竞争力。
"资本运作:" 对于
相关内容: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键圈臀部用户
最近一则热搜新闻炸翻了户外圈——安踏以2.9亿美元收购了德国大众户外品牌 Jack Wolfskin(狼爪),不少人第一反应是:“哦豁,又要涨价割韭菜了。”

但等等,作为长期关注运动、户外领域、同时也是安踏多个品牌实际用户的我,倒觉得这事儿值得稍微“冷静拆解”一下:它究竟意味着什么?狼爪的命运会不会走上“Fila”、“迪桑特”、“萨洛蒙”那样的套路?更重要的是,我们普通消费者,未来还能不能买到既靠谱又不太贵的户外装备?

趁这个机会,我们不妨一起捋一捋安踏到底已经收了哪些牌,又各自承担着怎样的角色,也许你会发现一个不太一样的安踏。

品牌矩阵
安踏主品牌:亲民起步,技术突围
先说大哥——ANTA 本体。这牌子咱从小看到大,便宜实用,门店也多。

过去很多年,安踏一直主打“性价比”和“专业运动”。比如它的篮球线(像KT系列)、跑鞋线都有不错的市场反馈,尤其是自研科技像科技中底、智能测压鞋垫这些,都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
更重要的是,安踏在技术和大众之间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不是一味拼低价,而是把技术慢慢往上推,再把价格控制住。这点,是它后来敢收那么多高端品牌的底气。

户外线方面,ANTA 自己其实也有像「GUANJUN 冠军系列」这种支线,但整体来看,更像是城市户外+功能风格,还没完全下场硬核登山领域。
FILA:潮流副本,时尚打底
说到安踏的“副将”,FILA 是最赚钱的那个。早年安踏花大价钱拿下FILA中国业务,结果一战成名,现在FILA年营收都快赶上安踏主品牌了。

但FILA的风格你也知道,更像“运动生活方式”+“潮流联名”那一挂,属于穿得好看远比能跑能跳重要。你要说户外,FILA虽然也出点羽绒和机能设计,但和那种扎实做装备的户外品牌,还是不在一个维度。

它更像是给安踏搭建了一个“品牌运作模型”:怎么把一个老牌子重新包装、营销、打开高端市场。
⛷ 迪桑特&可隆:专业户外的高端梯队
再往上就是安踏布局的高端专业线:
- 迪桑特 DESCENTE,滑雪起家,日本血统,安踏主导运营之后,风格直接向城市机能靠拢,All-Terrain 这条线是真的有范儿,但价格也是真的贵。


- Kolon Sport 可隆,韩国来的,主打的是生活方式户外,露营感更强,近两年主打静奢城市户外风,“K:”系列做得挺好看,但也不是给预算党准备的。


这两个牌子其实也反映了安踏在高端户外市场的野心:不仅要功能硬核,还得穿得上街好看。
但代价就是……贵是真的有点贵。
️ 始祖鸟Arcteryx、Salomon等亚玛芬系:技术顶流,贵得合理
当然,安踏最高段位的“战队”,还得是它通过并购亚玛芬集团(Amer Sports)拿下的那些:
- 始祖鸟 Arcteryx:别说了,城市机能顶流天花板。

- 萨洛蒙 Salomon:越野跑圈的YYDS,这两年爆红主流市场。

- Peak Performance、Atomic、Armada、Wilson……涵盖滑雪、球类,基本把欧美运动领域分了个大饼。

这些品牌定位都很明确,就是高端技术型用户+运动专业用户,并不指望和ANTA主品牌争销量,它们更像是“品牌价值塔尖”的存在。

Jack Wolfskin 狼爪:曾经的国民户外,如今的新机会?
说回这次主角——狼爪。
老户外人应该记得,十几年前狼爪在中国火过一阵,门店不少,广告也打得狠。但随着北面、哥伦比亚等品牌发力,以及始祖鸟这种顶流入局,狼爪就逐渐边缘化了。产品设计偏保守,品牌老化严重,虽然Texapore自研面料还不错,但整体竞争力不太行。

被安踏收购,说白了就是**“捡漏+重塑”**。
但你别小看这个动作:安踏目前旗下的户外品牌,要么贵(始祖鸟、萨洛蒙、迪桑特、可隆),要么太潮(FILA),反而在“普通人入门户外”的中间地带——比如一件五六百的徒步冲锋衣、一双耐用但不过千的户外鞋,这种需求是空着的。
狼爪刚好可以补上这个空缺。

对狼爪未来的一点猜测
不少人现在在说:“狼爪是不是也要开始割韭菜了?”“是不是要走上 FILA 高端套路了?”
作为用户,我觉得要分情况看。
❌ 不太可能
- 把狼爪做成始祖鸟2.0?不现实。技术力、品牌资产都不够。
- 升价到迪桑特价位?定位上不合理,打不过可隆。

✅ 比较可能
- 整体定位向下沉市场延伸,主打“靠谱的轻户外装备”
- 产品视觉设计做现代化,推出城市户外系列,走偏生活方式方向
- 门店扩张,或在安踏/可隆体系中试水“混店经营”

如果真是这么发展,其实对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未尝不是件好事。现在能买到的好看又靠谱的户外装备,要么贵(动辄两千+),要么丑(传统老户外品牌),狼爪如果重新打造,搞点像样的设计和科技,再把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那我会愿意为它买单。

️ 你买过安踏家的什么品牌?
我自己就买过安踏的跑鞋、FILA的卫衣,也帮家里买过可隆的登山鞋,体验其实都还行。你买过哪些?对安踏收狼爪这事怎么看?欢迎一起交流。

写在最后:
在如今大家都在讲“消费降级”的年代,如果狼爪能走出一条「不贵也不土」的户外路线,说不定真的能收获一票粉丝。关键还得看安踏怎么运作,别把狼爪变成下一个“牌子响,质量虚,价格高”的空壳品牌。希望这次,是一次理智的“收购+重塑”,而不是割完一茬走人的短线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