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现象:“战斗民族”爆买中国羽绒服,这里的商家靠它逆势翻盘。
这个说法点出了几个关键点:俄罗斯(常被戏称为“战斗民族”)、中国羽绒服、大规模购买以及商家盈利。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俄罗斯严酷的气候与消费需求:"
俄罗斯地处高纬度地区,冬季漫长且寒冷,对保暖服装的需求非常刚性且量大。
这使得羽绒服成为俄罗斯消费者冬季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中国羽绒服的竞争力:"
"性价比高:" 相较于许多欧美品牌,中国羽绒服在价格上通常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满足俄罗斯消费者对“暖和”与“实惠”的双重需求。
"款式多样:" 中国拥有庞大的羽绒服生产体系,能够提供从基础款到时尚款、从轻便到厚重等各种类型的产品,选择范围广。
"质量提升:" 近年来,中国羽绒服产业在填充物(如鹅绒、鸭绒)、面料科技、设计等方面不断进步,品质得到提升,赢得了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3. "“爆买”的背景与原因:"
"经济因素:" 在某些时期,由于汇率波动或经济形势影响,俄罗斯消费者可能更倾向于购买价格相对低廉的中国商品。同时,中国商品在俄罗斯市场的可及性可能较高。
相关内容:
天下网商 杨越欣在北京东二环边、朝阳区使馆区、距离日坛公园不足1公里的地方,有一条不足500米的大街。居住在北京的俄罗斯人,即使从未去过这里,也一定听说过它的名字。这条街叫雅宝路,是北京最大的服装外贸市场。它曾是“老外”必去的购物天堂,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一大批“打工人”在这里从“练摊”开始,成为千万富翁的“国际倒爷”,时至今日,它依然是中俄服装重要的交易市场。有人开玩笑说,北京来自俄罗斯的每3美元收入中,就有2美元进了雅宝路商家的口袋。
羽绒服“爆款不止火三年”
今年9月,国内北方还是一片秋色,南方暑气未消,俄罗斯的凛冬就已如期而至,保暖厚实的棉服成为“战斗民族”消费者的刚需。在年底双11、黑五等大促节点,俄罗斯人纷纷忙着采购来自中国的棉服和羽绒服,为新年做准备。MIEGOFCE是雅宝路上有名的羽绒服商家,在莫斯科有一间办公室,产品在俄罗斯当地线下门店也有销售。2015年入驻速卖通后,MIEGOFCE一直是销售排名Top的女装品牌。今年双11大促开始仅75分钟,MIEGOFCE的销售额破1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4万元)。其电商运营吴培旭告诉《天下网商》,每年11-12月都是一年中的销售旺季,销量占到全年至少一半。另一家也是从雅宝路起家的男装品牌TIGERFORCE负责人李贵彬表示,新冠疫情使俄罗斯整体消费能力下降,原本对今年双11没有太高预期,但实际情况令他惊喜——TIGERFORCE销量是去年同期的2.5倍,单款产品双11业绩破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0万元)。
雅宝路的变迁与自救
能在阿里速卖通上实现大卖,是雅宝路羽绒服商家几年前没有想到的。2015年前后,他们从线下批发转向线上零售时,更多还是出于无奈和自救。20世纪80年代起,靠近北京使馆区的雅宝路上,开始聚集起摆地摊儿的服装商贩。因为俄罗斯等东欧国家服装产业普遍依赖出口,许多东欧采购商来到雅宝路进货。不少看到机会的中国商人也当起“倒爷”,靠往俄罗斯批发出口服装赚到第一桶金。
转型速卖通走出危机
2013年,俄罗斯金融危机爆发的一年前,速卖通在俄罗斯站举行了第一次大促,当天订单量达到17万单,是平时的5倍多。从中国寄来的快递包裹在莫斯科海关堆积如山,无法及时配送,上万用户的投诉甚至惊动了俄罗斯高层。2015年,根据俄罗斯的“支付宝”——支付解决方案提供商Yandex统计,前五大外国商户网站中,速卖通用户占有率最高(59%)。服装鞋类产品最受俄罗斯用户欢迎。吴培旭也是在这一年加入MIEGOFCE。这一年底的一天,速卖通在涂修圣的公司举办了一场招商活动,希望找到出路的雅宝路老板们,将不足30平方米的会议室挤得满满当当。当时和MIEGOFCE一起决定入驻速卖通的商家,在雅宝路毕竟还算少数,许多老板对电商这一陌生事物有许多顾虑。
MIEGOFCE早期电商团队
“以前雅宝路有个特点,都是关着门做生意,每个商家的门面挂着厚厚的帘子,只放外国人和客户进去。因为怕跑版,不能让其他商家看到自家的衣服。”因此,许多商家担心产品图片放到网上会被抄袭,并且小包订单也没有大宗批发来钱快。但涂修圣不这么想。在他看来,通过速卖通平台可以直接将商品销售给海外消费者,弥补了此前层层经销的短板。他把速卖通理解为俄语版淘宝:“进驻速卖通,我们找到了三个点,一是企业的转折点,从线下到线上的一个跨越;二是增长点,线上的销售不会影响到线下中间商的订货量;三是突破点,电子商务可以无限扩大。”2015年双11,入驻速卖通不到2个月的MIEGOFCE,从7月就开始进行爆款的市场调研、研发生产和质检入库。包括爆款在内一共备下10万件商品(含批发),预计销售额2500万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