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聊聊耐克(Nike)的 "Streak"(中文常译作“失速”,但更准确的理解是“连续跑”,强调完成连续跑步的能力)和特步(Xtep)的 "SteadyGo"(中文常译作“稳增”),并探讨2013年左右的跑步生态是如何为它们的成功奠定基础的。
首先,需要澄清一点:耐克的 "Streak" 项目,其核心并非强调速度,而是鼓励用户"坚持完成每日跑步目标",无论距离长短。将其翻译为“失速”可能不太准确,容易引起误解。我们这里将其理解为耐克在该时期推出的,旨在"培养跑步习惯和提升持续跑步能力"的产品或计划。而特步的 "SteadyGo" 则更明确地传达了"稳定、渐进地提升跑步能力"的理念,通常与配速跑、训练计划等相关。
"耐克 Streak (失速) vs 特步 SteadyGo (稳增):核心差异"
1. "目标用户与理念:"
"耐克 Streak (失速):" 更侧重于"跑步新手和习惯养成者"。通过记录每日跑步、设置小目标(如连续跑30天、90天等),利用社交分享和徽章激励,营造一种轻松、有趣、可持续的跑步氛围。核心是“"坚持"”。
"特步 Ste
相关内容:
当耐克最新财报披露其大中华区营收同比下滑21%,市场普遍陷入对国际品牌增长乏力的担忧之时,特步却逆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达9.14亿元,同比增长21.5%;旗下专业运动部分含索康尼营收增长32.5%,经营溢利激增236.8%。这场反差背后,是特步13年如一日深耕跑步生态的厚积薄发。从技术攻坚到赛事渗透,从百万跑者社群到多品牌协同发展,特步构建的“跑步帝国”正在重塑中国运动品牌的底层逻辑。

01 | 数据对决:失速与稳增的行业变局
1. 耐克困境:品牌老化与库存压力双重夹击
作为全球领先的运动品牌,耐克在中国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其大中华区营收同比下滑21%,连续两个季度出现双位数下滑。库存积压、产品更新节奏慢、本土品牌崛起等多重因素叠加,导致其市场占有率持续下滑。尤其在跑步这一核心细分市场,耐克逐渐失去“统治力”。
2. 特步破局:稳健增长背后的硬核实力
对比之下,特步2025年上半年财报表现亮眼:
净利润9.14亿元,同比增长21.5%;
毛利率稳定在45%高位;
经营活动现金流达7.74亿元;
连续17年派息率不低于50%,展现财务稳健性。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第二增长曲线——索康尼(Saucony)等专业运动分部营收同比增长32.5%,成为特步集团多品牌战略中的最大亮点。

02 | 护城河深度:13年跑步生态的三大战略基石
1. 技术硬核:投入20亿构建专利护城河
从2012年首次推出专业跑鞋开始,特步就将“技术驱动”作为核心战略之一。多年来累计研发投入超过20亿元,掌握1900+项技术专利。刚刚过去的特步新一代冠军版跑鞋——160X 7代发布会上,特步揭晓四大冠军科技平台——XTEP FIT科技、XTEP DURA科技、XTEP ACE+科技、XTEP POWER科技,全面展示其在运动科技领域的创新实力。
2. 百万跑友社群:从企业文化到品牌动力
特步对跑步社群的运营,起始于企业文化的构建。早在2012年,特步发起“特跑族”计划,从发动公司内部员工参加跑步,到外部跑者参与特跑族,这一组织迅速向外扩展,发展为全国性的跑步社群。
截止2025年6月,70家跑步俱乐部覆盖全国核心城市公园,服务240万+特跑族会员;
截止2025年,特步累计赞助超1000场马拉松(含世界田联白金标赛事),构建“参赛-训练-装备”闭环;
打造跑步活动品牌IP——321跑步节,融合线上线下活动,增强用户黏性;
DTC战略落地:70%门店完成沉浸式体验改造,下半年启动直营模式,提升复购率。
特跑族的演变不仅是品牌社群的自然生长,更是特步从“卖产品”向“做生态”转型的缩影。跑步文化的沉淀,最终转化为用户对品牌的深度认同。
3. 赛事统治力:专业影响大众,巩固”中国跑步第一品牌“
特步构建出行业领先的跑步生态圈,并巩固特步作为中国跑步第一品牌的市场地位。2025年上半年,特步在厦门、无锡、兰州三项重点马拉松赛事中,不仅以三小时内完赛跑者的最高穿着率,稳坐精英选手首选品牌的地位,更斩获全局穿着率第一。其在专业及大众跑者中占据领导地位的优异表现,充分印证了特步“专业影响大众”战略的成效。
与此同时,索康尼的表现亦超出预期,其穿着率更在2025 年无锡赛事中位居第二,超越所有国际品牌,创下了品牌的新纪录。
这种赛事渗透不仅提升了品牌的专业形象,也为产品迭代提供了真实的用户反馈机制。

03 | 多品牌协同:第二曲线爆发
在特步多品牌战略中,索康尼(Saucony)无疑是最成功的收购案例之一。2025年上半年,索康尼等专业运动分部营收同比增长32.5%,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经营溢利更是同比激增236.8%,成为特步集团增长的“第二引擎”。
门店扩张至155家,全面进驻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核心商圈;
产品线从专业跑鞋延伸至生活休闲与户外场景,联动迈乐(Merrell)打造品牌协同;
借助特步赛事资源,实现“穿着率第一”的本土化破局,撕开国际品牌防线。
迈乐持续突破户外装备的界限,赋能探险者自信征服新地形。通过聚焦电子商务及三大核心产品线,包括越野跑、徒步和溯溪,迈乐凭借创新科技提升产品性能、舒适度及耐用性。

04 | 特步构建的“跑步帝国”:可持续增长的底层逻辑
1、行业趋势:从“流量逻辑”到“生态逻辑”的模式转移
耐克失速的背后,映射的是国际品牌“流量打法”在中国市场的失效。而特步则通过13年专注跑步赛道,构建起以技术、赛事、社群为核心的生态闭环,成功建立起“专业壁垒+用户心智+品牌信任”的三重护城河。
与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在篮球、潮牌、时尚等多个赛道“混战”不同,特步坚持“专业影响大众”战略,从2007年开始赞助第一场马拉松,特步18年如一日深耕跑步领域,最终在专业赛道上建立了不可替代的护城河。
2. ESG战略构筑长期信任
在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特步也走在前列:
MSCI ESG评级AA;
回收旧衣超2900公斤;
加入“危险化学品零排放组织”,推动绿色生产。
ESG不仅是社会责任的体现,更是品牌溢价和用户忠诚度的重要支撑。

结语:一场关于“专注力”的商业实验
自2012年开始,特步集团管理层无数次在会议中强调“跑步是特步的绝对核心”,这一表态不仅是品牌战略的延续,更体现了特步深耕中国跑步生态的定力与决心。
13年如一日专注跑步领域,特步通过技术积累、赛事渗透、社群运营、多品牌战略,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跑步生态帝国”。这场耐克失速与特步稳增的对比,本质上是流量时代退潮后,对深耕者的一次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