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东航发布的关于吸收合并其全资子公司一二三航空有限公司(OTT)的公告说起,这是一个典型的企业内部重组案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和解读:
"1. 公告的核心内容解读:"
"事件性质:" 这是东航集团(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与其全资子公司OTT之间进行的一项吸收合并(Absorption Merger)业务。
"合并方:" 一二三航空有限公司(OTT)。
"被合并方:"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合并方式:" 一二三航空将被东航吸收合并。这意味着,合并完成后,东航将作为存续主体继续存在,而OTT将注销,其原有的资产、负债、业务、资质等将并入东航。
"法律效力:" 公告通常会说明,该事项需获得相关监管机构(如中国证监会)的批准。这表明这是一项需要履行特定法律程序的资本性重组活动。
"2. 重组背后的可能动因与战略意义:"
"提升运营效率:" 将OTT的运营纳入东航体系,可以消除内部层级,简化管理架构,减少重复设置(如独立的IT系统、人力资源部门、票务渠道等),从而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资源整合与协同:" 合并有助于整合两家公司的资源,包括但不限于航线网络、飞机机队、人才队伍、
相关内容:
8月30日,东方航空发布公告称,将吸收合并下属全资子公司一二三航空,本次吸收合并完成后,东航作为吸收合并方将承继一二三航的全部资产、业务、债权债务及其他一切权利和义务,并存续经营;一二三航作为被吸收合并方将被依法注销登记。

这意味着,成立四年半时间后,一二三航空将永久告别民航市场,OTT品牌将成为历史。

一二三航空命名源自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思辨理论,英文简称“OTT”——One Two Three Airlines。
一二三航空的LOGO由中国商飞客服公司工业设计所设计,以O+T+T字母为设计灵感,LOGO的配色采用红蓝配色,图形LOGO以圆形与两只形似飞舞燕欧鸟相结合,展现出一种翱翔于天空的动感姿态,与东航LOGO中的“领头燕”相呼应。

2020年2月26日,一二三航空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

一二三航空是由原东航旗下的东方公务航空有限公司(2008年成立)变更名称而来,经营范围也进行了相应变更,在原来的通用航空包机飞行等业务的基础上新增了公共航空运输业务。
2020年由东方公务航空改制成立的一二三航空,注册资本15亿元,截至目前,实缴资本5000万元,目前工商登记状态仍为“存续”。

一二三航空主要运营ARJ21国产支线客机,其ARJ21机队规模从2020年3架、2021年7架、2022年和2023年17架发展到2024年中24架,以及两架机龄超过十年的从东航公务航空转移来的巴航工业ERJ135(Legacy650)。
机队除了ARJ21国产支线客机以及两架莱格赛650外,执飞航线也多为支线。
一二三航空2024夏秋航季共计划执飞15条航线,通达上海、南昌、合肥、揭阳潮汕、桂林、石家庄、鄂尔多斯、淮安、北海、连云港、长春、温州、博鳌、郑州、湛江、烟台16座城市。

ARJ21飞机的利用率也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2021年3.95小时/天、2022年2.44小时/天、2023年3.85小时/天。
民航流行一句话“好飞机是飞出来的”,而东航ARJ21机队情况则是:24架飞机,飞着15条支线,最近三年日利用率平均约为3.41小时/天,由此自然营运不出更好的经营业绩:

可以看到,经营四年半,亏损总额约15.74亿元,稍稍大于一二三航空的注册资本总额,而资产负债率则从初创时期的16.5%一路飙升至102%。
- 公司注销
品牌注销总让人些许惆怅。设立、运营或注销一家航司,肯定离不开监管方的首肯,就像当年一二三航空成立时一样,现在注销,同样得民航局、空管局,上海市、长宁区等等都点头。

数据来源:东航2024半年报
作为东航旗下三家全资航司之一,与上海航空、中联航相比,一二三航空体量最小、盈利最差,自然成为吸收合并的首选对象。
并且,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东航发布吸收合并一二三航空公告的同时,还发布了另一份公告——对上海航空增资45亿元。一注销一注资,一字之差,厚此薄彼,徒叹世态炎凉。

一二三航空注销可惜吗?
从上面的经营业绩上看,注销一二三航空可以说并不可惜。
并且,吸收合并本身客观上天然就实现了“优化公司管理架构、缩短管理链条”,但能否真正实现“提升管理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的目标,则需要留待以后验证。
结合近期民航局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打造2至3家世界级超级航空承运人,强化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航空枢纽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功能。

东航此番应是在这个大环境下,三大航中首个主动求变,努力跻身2-3家世界级超级航空承运人所作出的动作。
此次注销一二三航空,东航减少了一家全资子航司,上海市和长宁区减少了一家本区域内的基地航司和一般纳税人。对局方来讲,各航司之间的关系更趋规范。
小编认为,一二三航空目前除了上海虹桥主基地以及121资质及135资质这几处亮点之外,并无其它可留恋之处。
东航此次吸收合并,也是全盘接收一二三的所有债权债务以及人员,本来就是东航大家庭,更何况一二三航空一直使用东航MU代码,一二三航空人员可谓是平滑转移、无感转入。
- 未来看法1
我们都知道,国内三大航历来都有步调一致的“传统”——前有三大航物流混改,后有三大集体百架商飞订单。。。此次东航吸收合并一二三航空,是否后续国航和南航也会如法炮制呢?
国航和南航旗下,哪家航司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一二三航空”呢?北京航?大连航?内蒙航?还是。。。?

国航系
汕头航?珠海航?重庆航?还是。。。?

南航系
料想国航、南航旗下航司正瑟瑟发抖,我们拭目以待。
若干年过后,那些淹没在民航历史长河的航司品牌,你还记得哪些呢?

- 未来看法2
东航吸收合并一二三航后,摆在眼前的问题就是如何快速、高效运营ARJ21?
东航现有7架C919,运营的颇有声色。
ARJ21机队,必然是延续一二三航空的全体原班人马,“将ARJ21机队纳入公司大机队统一运行,统筹生产组织”。
接下来,小编会继续关注东航ARJ21机队的经营情况,看看能有哪些改善和提升。
但这里小编要先浇一瓢冷水了:参照国航、南航ARJ21机队运营情况,此次东航单纯通过吸收合并,来提升管理和运营效率,恐怕只能是东航一厢情愿的梦想罢了。三大航运营ARJ21,受限于综合多种因素,短期很难在效率上有较大的突破。
但是我们所有人都确信,国产民机的前途无疑是非常光明的,套用那句话就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面壁十年图破壁”,提升国产民用飞机(ARJ21和C919)的运营效率,“飞出安全、飞出志气、飞出品牌、飞出效益”,需要每一位民航人一代一代去努力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