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品牌扎堆上市,行业新动向背后的深层含义解析

“淘品牌”(Taobao Brands)扎堆上市(主要指通过IPO在美国或香港等海外资本市场上市)在多个层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资本化浪潮与信心体现:" "融资渠道多元化:" 随着国内A股、港股上市环境的变化(如注册制改革、窗口指导等),以及国内资本市场对部分互联网和消费品牌的支持力度和节奏调整,众多淘品牌将目光投向海外资本市场,寻求直接融资(IPO)成为重要选择。 "市场信心:" 淘品牌能够成功上市,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资本市场对这些品牌商业模式、市场地位、增长潜力的认可。尽管面临宏观经济和行业竞争压力,但仍有头部品牌能够敲钟,显示出市场对这些细分领域龙头企业的信心尚未完全丧失。
2. "行业格局与竞争态势的反映:" "头部效应明显:" 能够成功出海上市的淘品牌往往在各自细分领域(如服装、家居、母婴、美妆等)已经占据了领先地位,拥有较强的品牌认知度、用户基础和供应链优势。这加剧了行业内马太效应。 "竞争加剧与洗牌:" 大量淘品牌涌入资本市场,意味着同质化竞争、营销成本上升、获客难度加大的行业现实。上市后,这些公司将面临更严格的财务监管和股东期望,可能进一步加速行业洗牌

相关阅读延伸:“淘品牌”扎堆上市到底意味着什么?

7月1日,证监会发布消息,“淘品牌”茵曼、初语母公司汇美集团正式向中国证监会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6月底,同样是成长于阿里电商平台的裂帛服饰也向证监会提交了IPO申请,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加上之前拟登陆新三板的韩都衣舍,以及准备申报IPO的三只松鼠等,目前多家诞生并成长在淘宝和天猫宝的品牌商家正在筹备谋求上市。这给原本有些乏力的市场增添了一抹亮色。

淘品牌的起源应该在2008年左右,当时刚成立的淘宝商城(后更名为“天猫”)开始着力扶持一批高品质高的大卖家成为“淘品牌”,茵曼、韩都衣舍、七格格以及麦包包都是第一批淘宝培育的“淘品牌”。

“小而美是未来电子商务的方向。”在2012年的网商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再次为淘品牌的方向进行了定位,在马云看来,小就是美,未来的企业小和好更关键,也更灵活。而淘品牌正符合马云的这番观点。从这几年双11淘品牌的排名就可见端倪。这批“淘品牌”获得集体爆发式增长,成为传统知名品牌最大的竞争对手,也从“淘品牌”直接成长为“互联网品牌”。

拿作为淘品牌起家的裂帛来说,这家最初卖尼泊尔印度服饰开启创业之路,现在已经成为原创民族服饰代表的的电商,淘宝和天猫无疑是其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裂帛提供的直销店铺名单可以看出,旗下运营的22家直销店铺中,其中淘宝平台占据16家。

为何品牌在阿里平台上能够获取更高的营收,并成为众多新生品牌首选平台?除去阿里巨大的体量以及不少淘品牌最先在这个平台上发迹之外,其实最重要的仍旧是阿里与其他电商存在本质的属性不同。品牌的培养与成长,需要一定的土壤和环境,天猫平台是新渠道、新媒体、新市场的叠加,而京东仅仅只有具有渠道属性,难以让品牌本身在平台得到成长。

对于用户而言,天猫是一个大市场,消费者进入后会对商品进行横向对比乃至比价,同样的商品会有相当多卖家在经营,因此消费者经过多维度的对比,然后通过与卖家进行沟通,最终才达成购买;而其他电商平台更像是个超市,提供给产品一个展示的地方,进入的消费者购买目的性明确,一些新生品牌难以入得消费者“法眼”,仍旧停留在承载、展示产品的作用。

应该说,淘品牌们利用资本的力量撬动现有品牌的进一步壮大与多品牌的发展路径(并购整合投资等方式)、通过资本市场去吸引更多行业内优秀人才,从而让创始与管理团队通过市值的提升实现自我价值的变现是市场驱动的必然。

相信,未来的资本市场会更加青睐像“淘品牌”这样有着互联网品牌基因、有着行业深厚基础、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熟谙线上玩法的公司。也正是这些在电商平台实现完美转身的中小企业真正践行了“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改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

封面新闻记者孟梅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