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PUPULA,家具设计革新之旅——跨越“去儿童化”至可持续发展,打造耐用品世代

我们来解读一下 PUPUPULA 的品牌理念:“从‘去儿童化’到可持续设计,做能使用一辈子的家具”。
这个理念清晰地勾勒出 PUPUPULA 的核心价值和发展方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
1. "“去儿童化” (De-childification):" "背景:" 很多儿童家具设计往往色彩鲜艳、造型卡通、功能单一,甚至很快会过时。这种设计模式不仅可能限制了儿童审美的发展,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玩具和家具频繁更换)。 "PUPUPULA 的解读:" PUPUPULA 的“去儿童化”并非完全排斥儿童,而是反对将儿童家具过度“幼稚化”和“玩具化”。它主张: "审美成熟:" 家具设计应具有更成熟、更普适的美学,能够融入家庭整体环境,而不仅仅是儿童房。 "超越年龄界限:" 设计出既符合儿童使用需求(如安全性、易用性、可成长性),又能被全家人喜爱和使用的家具。 "激发想象力:" 提供简洁、开放的设计,更能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不是将想法“框定”在预设的造型中。 "减少短期效应:" 通过更耐看、更耐用的设计,减少因“儿童化”而导致的快速更换需求。
2. "可持续设计 (S

相关内容:




通过产品改变世界,

让母亲有机会享受生活。


7月初,在一场名为“宅的进行时与未来式”的闭幕论坛上,PUPUPULA的创始人张思川Sic,以“未来,儿童家居也许不存在了?”为主题,分享了品牌创业过程中的思考,Sic坦言,“这也许听上去,有点吓人,但确实是这几年我们做‘去儿童化’设计的心得和体会。”

也许,每个做了母亲的人,都曾思考过:我们和孩子们需要怎样的儿童家具?而选不到心仪的儿童家具似乎是一种常态。初为人母的珠宝设计师Sophia期望为孩子打造一个符合审美的儿童房,在逛完儿童家具卖场后,她有点心灰意冷:“为什么儿童的家具都那么‘稚气’,孩子真的会喜欢那些花花绿绿的家具吗?”

一次偶然的机会,Sophia在逛“设计上海”的家居展时,遇见了一见倾心的PUPUPULA,“去儿童化”设计的原创家具产品,如几几桌、小笨钟、1号儿童床等产品,每一件都符合她的审美。而在真实体验和感受后,她庆幸没有“妥协”,也庆幸为自己的审美做据理力争,用成熟的审美影响孩子,“美育”从一件儿童家具开始。

“孩子不可能一直待在儿童房,他们也会和父母在客厅、厨房等区域共同生活,没有必要为了孩子将审美全都颠覆。孩子是加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而不是控制我们。”Sic认为,我们不应单单设计“儿童”的产品,而应该设计适合孩子和家人一起生活时使用的产品。



PUPUPULA产品拍摄



作为国内原创儿童家居设计品牌的PUPUPULA,用4年时间研究儿童家具和家居生活产品,希望用可持续的方法生产,实现设计的长久使用。作为品牌的创始人Sic,也同样身为母亲,抱着一颗让做妈妈的人更幸福的心,相信产品可以改变生活,让身为母亲的女性能够有机会享受生活。





2017年成立的PUPUPULA是中国原创儿童家居设计品牌,4年时间里,从单一产品增加至丰富的家居和家具产品线;环保理念从包装延展至产品。“PUPUPULA 追求简洁轻快的现代感,拒绝花哨低龄化,不退流行的审美打破年龄界限,轻松融合更多家居风格。”让孩子做孩子,让父母更自在。

作为创始人Sic,她是设计师,三只猫和两个孩子的妈妈,PUPUPULA的CEO。为什么做儿童家居品牌?这源于她在美国创业时带着儿子汤圆在旧金山上幼儿园的一段经历。Sic用三个故事向我们娓娓道来做PUPUPULA这个品牌的初衷。



不懂英文的汤圆去幼儿园



小朋友们玩儿,不需要语言。Sic为汤圆在旧金山找幼儿园上,“当时很天真,以为孩子上幼儿园很容易,直到我看到入幼儿园的一张waiting list,要等3年,那我的孩子不是已经长大了,不用上幼儿园了?”Sic的白人朋友告诉她在孩子7个月大就应该排队了,原来资源的紧张不分国界。

后来终于找到了幼儿园,发现孩子听不懂英文,也不适应环境……园长却不理解Sic的担忧,“这没什么好烦恼的,幼儿园有印度、韩国、日本、中国等不同国家的小朋友,语言不通很正常,而小朋友玩儿、交流也不需要语言,时间长了自然就会。”

半信半疑的Sic观察了很久,果然,第二周孩子蹦出第一个英文单词“Sandwich”,这次经历给了Sic一些感悟:少担心一些,少插手一些,顺其自然。



汤圆和他的幼儿园朋友在美国的街区喝水



儿子成为马仔,有什么问题吗?Sic从老师的介绍里了解到汤圆和班级里“最不按常理出牌”的孩子Wyatt成为了好朋友,更准确的说法是,汤圆成为了Wyatt的Follower,用中文翻译过来就是“马仔”。Sic不能理解:“我的孩子怎么也要做大哥,为什么是马仔?”

Sic与老师沟通,老师觉得她的想法很奇怪,“他为什么要改变呢,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性格,有的孩子生来安稳踏实服从规矩,有的孩子天生淘气活泼,自然会有一些孩子选择去跟随那些孩子。而且孩子现在这样,不代表以后也会。”Sic坦言当时并没有立即消化老师的话。

之后Sic在美国的日子里,总是有意无意地想起这位老师说的话,突然有一刻她恍然大悟,“我儿子就算是个马仔又有什么问题呢?这个世界总需要马仔不是吗?”



汤圆要独立睡觉,戒掉奶嘴,自己穿衣服……



妈妈不开心,没人能开心!之后Sic回到了国内,汤圆开始在国内上幼儿园。美国幼儿园没有午睡的习惯,而国内需要午睡,汤圆只能借助吃奶嘴才可以入睡,那时候汤圆已经4岁了。

回到国内的Sic开始了忙碌的创业工作,没有时间照顾汤圆,很多问题接踵而至,“我总是会怪小朋友,为什么不可以独立睡觉,穿不了自己的衣服,又戒不了奶嘴……”Sic和汤圆一起哭、崩溃。

后来院长和Sic沟通:“不要一次性解决这么多问题,先从戒奶嘴开始,再一步步地解决其他问题。你要先照顾好自己,才有余力照顾孩子。”这次沟通让Sic心里咯噔一下,“之前没有人告诉我,我应该先帮助自己,先照顾好自己,再照顾孩子。”转换了思维方式,Sic打破了中国人优先解决孩子问题的想法。



PUPUPULA的用户将这幅画挂在家中,作为“家训”



If Mom ain’t happy, ain’t nobody happy.(妈妈不开心,没人能开心!)这句话被挂在了PUPUPULA的办公室内,成为品牌的一句标语,而PUPUPULA不少忠实用户,也买了画挂在家中,并将这句话当做“家训”。

三个故事,构成了Sic创办PUPUPULA的基底和底层逻辑,而同为母亲的身份,让Sic与Pudding(用户)们有了更多情感的共鸣。“父母可以作为孩子的一扇窗户,是开放的,能吹进风,看得见星星,和孩子共同成长。”



PUPUPULA有机棉环保包



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人对这个品牌的好奇心是从“PUPUPULA”的名字开始的,有朋友将它读成“piu~piu~piu~la”,而正经的读法是“pū~pū~pū~la”,就像小时候吹泡泡糖,笨拙地努力几次后,是响亮的突破和惊喜。

为什么叫PUPUPULA这个名字?而不是其他什么名字,Sic和我们分享了当初品牌创立过程的故事。为了给品牌取名和做整套VI设计,Sic和联合创始人卖甜怀揣理想和期待踏入了ABCD工作室(A Black Cover Design ),得到的却是广煜和Nod的一张三字箴言,“回!去!吧!”

回想起最初尴尬而又简短碰面的场景,“我们一开始想以‘小魔怪’命名,给出的品牌关键词是自由、没有边界、富有创造力、独立思考。但设计师觉得这不够特别,我们可能还没想清楚。”现在回头想,正是那一次的反问,给了她和团队重新思考的机会,之后的目标越来越清晰。

多日的思考过后,在4月末的一个下午,Sic问大家,“你们觉得「让小孩做小孩」怎么样?”毋庸置疑,这便是大家苦苦思考寻找的那句话。



Sic的孩子,Ryan & Kyle



而在给品牌定名字的时候,设计师建议:可以是一串没有实义的词,可以直接就是几个拟声词。Sic想到儿子汤圆在美国幼儿园学会的第一句英文是:I want to pipi or pupu.“我们的品牌要叫Pupupula吗?Pupupula??Pupupula..……”

“好像是还不错,好吧,那就这个吧。千万不能告诉汤圆,他一定会笑疯了吧。”Sic突然开启了自问自答的模式,而品牌最终的名字就这样戏剧化地定下了。

「让小孩做小孩」并不是放纵小孩子,而是为孩子提供好的环境,让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自由成长,尊重并热爱孩子最真实的样子





PUPUPULA 现在的团队几乎没有传统家居行业出身,团队背景主要和互联网、设计创意类相关。PUPUPULA请到了国内创意工作室 A Black Cover Design 的设计师广煜和 Nod Yong 设计品牌 logo,产品包装请到了台湾的品牌设计工作室 Five Metal Shop(FMS),OFPD(Office for Product Design)产品工作室的来自英国的Nicol Boyd与瑞典的Tomas Rosén出任 PUPUPULA 的创意总监,负责产品创意和设计。

一开始产品是根据场景来设计,如小笨钟就是从用户使用的场景出发,“虽然会有很多限制,我们还是倾向于有所取舍做产品,考虑设计、工厂、供应商、人力物力等要素。”



小笨钟设计



Sic介绍小笨钟的设计初衷:“一般家长妈妈和小朋友相处,都觉得很烦,每次临到出门,会发现家没有收拾,还有很多事情小孩子没有准备好,要迟到了,怎么那么多破事儿?”其实,本质的问题是小朋友没有时间观念。于是,动了设计小笨钟的想法,从时间管理的场景出发,设计一个小孩子可以看得懂的钟。“当然第一款产品设计的时候走了很多弯路,如材料使用木质,会比塑料更方便。”

在小笨钟的具体产品设计上,要解决是抽象时间看不着、摸不到的问题。Sic觉得要教会小朋友看懂钟表,也是充满困难和压力的事。“当孩子能读出7点15分的时候,我真的有点想哭。他更自主了一点,我也更自由了一些。”



几几桌



为了让家人更好地在一起,亲密又独立 ,于是产生了“几几系列”产品设计,“几几系列”同时关心大人和孩子的需求。“大部分的儿童产品用途都十分有限,用了一段时间后,你就用不上了。做一件更灵活的产品,让父母和孩子能一起使用。等孩子离家后,或者就算没有孩子,你也能用, 这就是我们设计‘几几’的出发点。”设计师Nicol Boyd与Tomas Rosén阐述“几几系列”设计的初衷。他们的作品多次获得国际设计大奖,包括iF金奖、G-Mark奖、红点奖、德国设计奖、亚洲设计奖等,而几几桌、几几椅推出后,广受好评。



可以捏的小灯泡,买家秀



“关注你们这么久了,都还不明白PUPUPULA是做什么的。”经常有用户会问到,PUPUPULA不靠某个具体品类来定义自己的品牌,“我们想做的,是用产品表达对某种生活的想象。”

4年来,随着产品线的不断增加,从洗手贴纸到如今的丰富家居和家具产品线设计,Sic经常用“儿童届MUJI”来向用户解释,“并不是一定要成为谁,关键希望为有孩子的家庭设计产品。”Sic 的愿景是将 PUPUPULA 塑造成 “儿童版的无印良品+儿童版的小米”,但这并不意味着设计风格会向它们趋同。PUPUPULA 效仿的正是无印良品,30 年前出道的时候,同样没有标志性的产品,因为她认为单一的产品,不足以体现品牌想要传达的理念。



PUPUPULA产品图





儿童家具难以契合儿童的成长速度,是儿童家居行业的普遍社会现象,可持续的收纳和家具的设计,是PUPUPULA近来多次提到的话题。

Sic和团队认为一个产品需要设计5次,儿童家具品类中床的分类有:婴儿床、床中床、上下床、儿童单床等,等孩子长大一些,之前不用的就会丢掉,这在当下是很常见的现象,而在PUPUPULA的调研中得知:有些家庭买了婴儿床,最后都变成了“储物床”放满了尿不湿等物,利用率极低。

针对儿童床的消费来说,大多数父母能够接受1千左右的价格,他们的逻辑是:7年换3个床,如果不能长久使用的东西,就不会买太贵的。面对如此低的预算,Sic和团队感慨,“除了用塑料来做,不知道还有什么材料可以做一个儿童床出来。”


PUPUPULA最新产品,1 号儿童床



经过反复推敲和思考,有没有一种可能:一个儿童床能够满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我们希望一件产品可以用得更久,但也不是‘一步到位’,它应该是一个可持续的过程,适应孩子当下的每个需求。”

在今年6月的“设计上海”,PUPUPULA为大家带来了一场以“可持续”为主题的展览,而关注度最高的是首度献展的新品——1 号儿童床。从儿童心理角度来看,成长性的儿童家具设计能够适应儿童在不同年龄段多变的心理和生理需求,降低家具更换为儿童带来的陌生感。

简洁利落的现代设计,可以有多种“形态”,伴随孩子成长。可以通过调整床头、床围、护栏等模块,改变床的使用样式,以此适应小朋友成长的各个阶段。

“可持续”的理念在产品的设计上始终延续,PUPUPULA设计了一款可以用一辈子的收纳架。“像变形金刚一般可以三合一的收纳架,要装玩具,方便拿玩具;要装书,还要看到书的封面;要自己组合大小,按需增加。”Sic解释说。



PUPUPULA“可持续”产品设计,收纳架



同时,PUPUPULA还设计了可以“长高”的衣架,衣架是用木棍一节一节拧上去,可根据身高进行调节衣架的高度。这些看起来简单的“木棍”,背后有很多巧思,采用的白蜡木会存在天然木材的色差,产品面临一个问题:客户是否能够接受有自然色差的产品。而在PUPUPULA实际调研的结果中显示:中国人会非常介意颜色问题,如果不解决色差,售后的损失会很大。

与PUPUPULA合作的工厂也同时给一些品牌做代工,与工厂沟通、协商后想到的办法是,“将加工好的木棍一根一根摆在那里,工人们进行人工配色,不同颜色的分类堆放。”

配色的结果是会剩下一些木材,而这些木材该如何处理?“剩下的木材如果不要了,平摊到产品里的单价就会提高,而工厂是不因为配剩就不算钱,因为已经做出来了。”

利用余料制作“物尽其用”系列的设计,是基于解决问题而设计出来的。“我们相信没有坏材料,对余料进行再创造,制作成纸巾架、收纳盘等实用小物,发挥着让生活变好的力量。”



PUPUPULA“物尽其用”系列



“物尽其用”产品背后思考的逻辑:首先它必须是有用的,别人是愿意买的,它单独看也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只是因为它剩下来了觉得可惜,但找不到合适的加工方式,就变得没有意义;或者需要加工程序,等于重新做了一个新的东西,那也不对。

“可持续设计”,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概念,也是设计中遇到问题的总结思考得来,以及通过“可持续”的理念,将产品设计用一个核心的“点”串联起来。“设计好不好,这个看法很个人,而且看法也是会变的,消费也在变化。审美不同,很难以颜值定义产品的好坏,但一些硬性的指标,比如可持续设计、环保设计等,是一个产品的衡量标准,具有更广泛的价值。”



PUPUPULA包装设计



Sic提到包装设计的一个细节,为了环保,减少浪费,牛皮纸封箱胶带用在PUPUPULA的所有物流包装上,“这种材料需要遇水再开始粘,我们要在工厂和仓库都要培训并配置这些沾水机器配合使用,工人会觉得我们很‘作’,而且用这个来做封箱材料,比普通的包装贵 5 倍,还要花更多时间。”

“设计上海”展会上观众的一句“你们好贴心,居然会考虑到买家解决包装这一步”,Sic和团队就知道,一切“麻烦”都是值得的。

环保的概念也融入了Sic和家人的生活中,比如,Sic会少买、不买完整包装的东西,减少浪费,孩子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比如家里的小朋友为了避免矿泉水瓶的浪费,决定珍惜、妥善保管买的精美水壶;孩子看到爸爸在看完电视没有关掉,也会提醒不要浪费电。

对“可持续设计”的理解,Sic认为不应该停留在表面,比如当我们知道资源的不可再生,就不要冲动购买帆布袋。“帆布袋需要使用够300次,才能抵够帆布袋使用的资源,否则就只是理念上的‘环保’而已。”



PUPUPULA团队的不点外卖行动





原创家具设计是对家具产品的一种独特增值,对家具品牌塑造具有深远意义。作为原创儿童家居设计品牌的PUPUPULA虽然只有4年时间的发展,但在坚持原创设计的路上一直稳步前行,“消费者鼓励Original创新的品牌,会让在做原创家居品牌的人得到鼓励,更多有趣、有设计感、好用的产品也会反哺给消费者们。”Sic在PUPUPULA四周年的“真心话”提到。

随着PUPUPULA越来越多的产品推出,被抄袭的事件一直不断,面对此种情况,“那些自诩‘原创设计’的品牌冠冕堂皇地打着向我们学习的大旗,不走心地抄,有种团队心血被玷污的感觉。”卖甜表示有些失望。



有机棉、大豆油墨的环保包



“借鉴”和“抄袭”有一个界限,如何界定很微妙,而目前在国内维权仍然是比较难,Sic也和团队经过最开始的据理力争,到后面的“佛系”,“与其将过多的时间放在没有结果, 也可能引起舆论发酵的事情上,不如花更多的时间用在产品设计上。”PUPUPULA原创的产品有属于他们DNA的东西在,模仿也只能是:形似,神不似。

与PUPUPULA合作过的原创品牌失物招领的李若帆也认为:“山寨”的出现,是“外贸原单”、“出口转内销”市场繁荣造的孽——这种因政策优惠而价廉物美的假象,把中国消费者的习惯“养坏了”,什么东西一上来先说“便宜”,没有鲜明的品牌版权意识。

为何国内儿童家具的设计进步缓慢,同时无法与儿童的成长同步?据行儿童家居行业的一项数据调查显示:国内儿童家具行业缺少专业设计师,多数人在忙着抄袭和改制,花钱做原创的吃不饱饭。完成一件100%根据中国孩子身形、喜好和生活习惯设计的原创家具,要比改制一件进口产品提高20%至30%的成本,而能不能被消费者所喜爱却悬而未决,这是多数儿童家具厂家一直逃避面对的压力。



有机棉、大豆油墨的环保包,户外拍摄场景



“设计人才的缺乏和生产成本的把控,是阻碍国内儿童家具厂家做‘专业’的两把利刃。”Sic表示寻找合适的儿童家具设计师不容易。

PUPUPULA 的产品和品类数量不算多,产品研发的速度也相对较慢,如推出的电子存钱罐,官方表示从研发到上线花了 18 个月的时间。也许,消费者要的是“质”,并非“量”。即使PUPUPULA的产品不够丰富,但也不乏拥趸者。



儿童电子存钱罐

大小茶几



“Designed by PUPUPULA. Proudly Made in China.”,这两句话PUPUPULA一直把它写在官网和每件产品的最后。“我们看到过太多‘不费功夫’的设计和‘拿来主义’,只是在已有的产品上做加法和减法,并不能真正帮助到用户。因而更想做一点有自己思考的东西,对国内也能拥有同样好的产品抱有希冀。从一张图纸开始,联动那些愿意与还很小、还在笨拙摸索中的我们一起制造产品的工厂,这个过程让我们既自豪又感动。”

PUPUPULA一直秉信原创设计的力量,能够为父母和孩子提供具有当代感的优良产品,这就是 PUPUPULA 觉得令人骄傲的中国制造。



环山休闲椅



成绩虽然不是最优秀,

但总能看到它身上闪光的品质。


PUPUPULA 产品获得过诸如:iF金奖、G-Mark奖、红点奖等,产品也受到诸多消费者喜爱。PUPUPULA 重视消费者的体验,团队也定期对反馈的信息进行探讨和改进。

有人评价几几桌有些“硌手”,Sic认为每一件产品的设计都是基于一个使用场景,和解决实际问题而产生的,“原本凸起的边缘,是为了防止小朋友玩儿乐高的东西掉落,设计师一开始也将凸起的面进行打磨和光滑处理。”

用户的反馈为团队产品的设计提供一定的方向,PUPUPULA也会为其他用户设计几款合适的茶几,如最新推出的大小茶几。

“它像是一个孩子,有可能成绩不是最优秀的,但总能让你看到它身上闪光的品质。”这份品质可能是巧妙的创意,也可能是有所坚持的固执。



PUPUPULA产品户外拍摄



“一件产品如何做到真正的好用,让生活更方便?如何能够用得更久,不被闲置?如何让3岁的小朋友爱不释手,同时全家人也喜欢?……”这些问题作为日常的提问和反思,一直存在于PUPUPULA团队的设计中,不断完善品类、丰富产品数量,PUPUPULA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主编:牧之、鹤鹤

监制:安琪

执行主编:涩々

编辑:盼盼

撰稿:盼盼

摄影:图片由PUPUPULA提供

平面设计:大梦、小杨、YIC

校对:Mao

收录话题:#品牌故事##儿童##家居设计##家具#

原文链接:PUPUPULA:从“去儿童化”到可持续设计,做“能使用一辈子”的家具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