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UBU的爆火,是东莞制造与香港设计力量成功结合的典范。它证明了这种“设计+制造”模式不仅可行,而且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要进一步用好香港设计,东莞制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深化合作模式,构建更紧密的产业生态:"
1. "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 推动东莞企业和香港设计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例如设立联合设计工作室、定期举办设计交流论坛等,促进双方在项目对接、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2. "打造“设计+制造”产业集群:" 围绕特定产业领域,例如家居、玩具、电子等,在东莞打造集设计、研发、生产、营销于一体的“设计+制造”产业集群,吸引更多香港设计人才和企业入驻,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3. "完善产业链配套:" 东莞应进一步提升制造业的配套能力,完善供应链体系,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生产服务,为香港设计企业提供坚实后盾,让他们专注于设计创新,减少后顾之忧。
"二、 拓展合作领域,提升产品设计附加值:"
1. "从产品设计向品牌设计延伸:" 香港设计机构不仅要帮助东莞企业提升产品设计的美观度和功能性,更要协助企业进行品牌定位、品牌形象塑造、品牌故事传播等工作,提升产品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2. "从产品设计向用户体验
相关内容:
年初,LABUBU火爆海内外,让香港设计得到了最大的宣传,也让东莞的制造实力再一次被外界所认识。如何让“香港设计+东莞制造”成为新的最佳CP?
8月14日,一场旨在推动“香港设计+东莞制造”的活动在东莞举行。由香港设计师协会、东莞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及东莞香港中心联合主办,“香港 × 东莞品牌产业升级暨DesignMatch设计配对计划启动仪式”举行,吸引了莞港两地共50多位设计师与企业代表,开启了一场跨越双城的创意对话,共同探讨如何通过设计与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玩具对设计需求大
香港设计师协会作为成立逾53年的国际知名设计机构,拥有1200多名会员,涵盖品牌推广、设计服务、设计教育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潮玩”爆火,让大众亲身感受到设计的力量。东莞是“中国潮玩之都”,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近85%的潮玩生产、全球1/4的动漫衍生品制造都来自于东莞,无论是全球耳熟能详的迪士尼IP,还是年初大热的《哪吒2》周边、火遍全球的LABUBU等国潮IP,背后都有东莞的身影。“玩具”“潮玩”成了本次交流的高频词。
LABUBU由中国香港设计师龙家升创作,最初源于2015年的绘本《神秘的布卡》,其原型是一只来自北欧森林的精灵。“LABUBU冲出海外,让大家看到香港设计师的实力,也让投资者对设计有更多理解,有望促成更多的合作。”香港设计师协会会长梅傲笙表示,设计不是简单的画画,还包含着市场空间、销售策略甚至包含公司战略等的制定。
“玩具板块有很大的需求。”她坦言,曾多次到东莞考察,不少企业家期望实现从代工到自有品牌的跨越。而香港设计师们多做海外订单,尚不熟悉国内市场,可以看到香港设计和东莞制造是高度互补。2024年香港设计师协会在深圳设置分部,也开展了相对应的活动,设计师们对此非常兴奋,本次落地东莞希望双方能够双向赋能,推动更多合作落地。

现场设置设计配对环节
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对接?会上,成兴塑胶制品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胡力恒就表示,公司主打教育玩具,在生产流程上数字化已实现更新,更多的困扰是做品牌。当前潮玩大火,公司也在跟设计师在探讨,如何为产品赋予内涵,但是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的。
以上的疑惑也是不少企业主存在疑问,这也是本次启动DesignMatch“设计对”的必要性,助力企业和设计师在线上实现对接。会上,香港设计师协会副会长梁家耀,深度解读了DesignMatch“设计对”这一创意产业配对平台的运作机制。该平台的推出,标志着莞港设计力量与制造资源的精准对接。这一创新枢纽将为设计师与企业建立合作意向提供便利,推动双城的共同发展。
活动现场更为与会者提供了设计配对环节,旨在搭建需求与服务精准对接的桥梁,帮助东莞制造企业与香港设计力量快速建立合作意向。以本次活动为基础,莞港两地还将增强合作,推动更深层次的文化与经济交流。
东莞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连汉森先生指出,过去更多是“香港金融+东莞制造”,如今开启“香港设计 + 东莞智造”全新合作模式,通过创意赋能制造,有望为两地产业升级注入更强劲的发展动能。东莞市南城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委员张见荣表示,东莞致力于推动“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东莞企业与香港设计师的交流合作将激发更多创新灵感,进一步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梁锦弟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