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丹尼斯“台资”变身“港资”,河南最大民营网货平台“混改”新篇章开启

这则标题信息量很大,涉及几个关键点:丹尼斯(Dinex)、资本背景变更(台资变港资)、以及河南最大的民营网货平台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混改)。
以下是对这些信息的解读和分析:
1. "丹尼斯 (Dinex)": 通常指代丹尼斯·张(Dinex Zhang),他是河南丹尼斯百货有限公司(Henan Dinex Department Store Co., Ltd.)的创始人,也是河南本土非常知名的商业人物。 丹尼斯百货在河南拥有多家门店,是当地重要的零售品牌。
2. "“台资”变“港资”": 这通常指的是企业的股权结构或资本控制权发生了变化。具体来说,可能意味着: 原本属于台湾资本(台资)的股份被来自香港资本(港资)收购或投资所取代。 或者,是原本属于港资的股份被台资取代。 “重磅”这个词暗示了这次资本背景的变化可能规模较大、影响较广,或者发生在丹尼斯百货集团的核心层面,甚至可能涉及丹尼斯·张本人的股权结构变化(例如,他持有的股份被港资收购)。 这背后可能的原因包括:投资者寻求多元化布局、区域经济政策导向、市场战略调整等。
3. "河南最大民营网货平台“

相关内容:

题记:此举宣告河南省最大的民营网络货运平台正式被国资“收编”。

注:这两篇文章,皆以丹尼斯8月12日、脱颖实业8月11日的相关工商变更公告为写作根据。

丹尼斯台资退出,改由港资完全控股

8月12日的工商注册更新公告显示,郑州丹尼斯百货有限公司股东中,台资背景的“豐祐有限公司”将持有的27.5%股份,转让给香港丰祐公司(经查,早在5月9日该变更就已完成,下图)。

至此,该企业完全实现由港资控股。

其他股东包括傲胜资产(33.5%)、杰亚资产(24%)、天胜资产(15%),皆在香港注册。

郑州丹尼斯成立于1995年,由台湾东裕集团董事长王任生与职业经理人蔡英德合作创立,初期台资通过“豐祐有限公司”持股27.5%。

这一架构反映了1990年代台商投资大陆的典型模式:以个人或关联公司名义持股,规避当时两岸直接投资的政策限制。

尽管2022年大陆已取消台资企业设立合资公司的限制,但在文化、零售等敏感行业仍存在隐性门槛。丹尼斯作为零售巨头,转为港资控股,一个最大的好处是,可降低政策不确定性,避免因台海局势波动导致的经营风险。目前,台资企业更倾向于通过离岸架构隔离风险。

同时,在业内专家看来,此次股权变更,还可能涉及以下考量:

首先是为资本运作提供便利。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便于通过离岸架构引入国际资本或进行跨境融资,且有利于通过红筹架构实现境外上市。

而且,香港资本市场对消费类企业估值较高,丹尼斯未来若寻求在香港上市或发债,港资背景更具吸引力。

2025年2月,蜜雪冰城招股首日就获超1200倍认购,显示港资市场对消费类企业的青睐。据传原来丹尼斯就有到海外或香港的上市计划。

其次是税务优化和风险隔离。香港公司作为控股股东,可通过内地与香港税收协定降低分红税负,如预提税从10%降至5%,分红税率可降至5%(需满足香港居民企业身份及完税证明等条件)。

同时,通过香港公司控股,可规避内地直接投资的外汇管制限制,并隔离潜在债务风险。如果香港公司被认定为空壳公司,可能面临税务稽查或外汇管制限制。

第三是推动品牌国际化布局。港资控股有助于丹尼斯拓展跨境业务,引入国际品牌或输出大陆市场经验。目前,丹尼斯旗下大卫城已引入CHANEL、LV、DIOR等众多奢侈品牌,港资背景可强化其全球供应链整合能力。

丹尼斯的做法并非孤例。

近年来,部分台商通过“台资转港资”模式优化股权结构,如康师傅、统一等知名企业,都已将大陆子公司控股权转移至香港平台。2022年,台湾远东集团部分资产通过香港子公司重组,以维持在大陆运营的连续性。

2025年2月,米村拌饭的品牌运营实体变更为港资控股,据市场推测,此举也是为上市或税务优化铺路。

未来,随着趋势演变,类似股权结构调整有可能会成为台商在大陆调整布局的常见策略。

国资“收编”河南最大民营网络货运平台

以增资扩股的方式,8月11日,河南省时代信息产业集团正式入主河南省脱颖实业有限公司。前者和后者的原实控人范红兵、程舒秋夫妇各占后者51%、49%的股份,后者的资本金也由原5000万元增加到1.0204亿元。

此举宣告河南省最大的民营网络货运平台正式被国资“收编”。

时代信息产业集团系全资国有企业,由河南中原文化与旅游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注册资本5亿元,业务覆盖钢铁、煤炭、新能源、物流等领域,并在航空港区拥有1000亩物流用地,形成了“政策资源+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的立体化优势。

因为具有国企的信用背书、规模化资金支持及政府资源整合能力,该集团的进驻为合作提供了坚实的信任基础与战略纵深。

脱颖实业成立于1997年的,是国内最早布局网络货运的标杆企业之一。依托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其开发的“货运快车”平台已形成覆盖全国的运力网络,日均处理订单超10万单,服务企业超5000家。

作为交通部无车承运人试点企业,脱颖实业通过税务合规化、运力智能化等创新,解决了传统物流行业“多小散乱”的痛点,成为河南省物流数字化转型的代表企业,也成为国内网络货运赛道的“技术先锋”。

此次合作,时代信息产业集团以51%的持股比例成为控股股东,保留脱颖实业原有管理团队的经营权。

这一设计,既确保了国企对战略方向的把控,又延续了民企的市场化运作机制,被视为一次国企“压舱石”与民企“先锋队”的握手。

而且,在资源整合上,这次合作将实现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共建

脱颖实业的“货运快车”平台将与时代集团的物流基础设施(如航空港区用地)结合,探索智慧仓储、无人配送等场景;而借助时代集团的钢铁、能源等产业客户资源,双方计划打造大宗商品垂直领域的供应链服务闭环。

同时,利用国企的融资优势与民企的金融科技能力,双方将开发运费贷、供应链票据等金融产品,解决中小物流企业融资难题。

合作将打通“生产-运输-仓储-销售”全链条,实现产业链协同。

发展目标上,双方提出“三年三步走”战略,计划于2025年完成省内物流网络覆盖,2026年拓展至全国主要经济带,2027年冲击行业前三。

这次合作,时机正好。

因为自2020年《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实施以来,网络货运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合规化竞争。此次合作可通过国企与民企的资质互补(时代集团提供信用背书,脱颖实业输出技术能力),实现技术赋能下的模式创新,为行业合规化提供新范式。

当然,因为是“混改”合作,双方之间也合作落地的关键变量。比如管理融合存在一定复杂性,国企与民企在决策机制、考核标准上的差异可能影响效率,等等。

为解决这些潜在问题,新平台应考虑采取设立市场化激励机制、建立联合决策委员会等具体举措。

同时,面对满帮、传化智联等头部平台的挤压,新平台也必须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强化差异化优势,比如聚焦河南本地产业集群(如装备制造、食品加工),提供定制化服务;利用航空港区区位优势,发展跨境物流网络,等等。

时代信息产业集团控股脱颖实业,只是近来河南地方国资与民企加快合作的一个典型案例。

2月12日,上市公司开勒股份与河南汽车产投与开勒股份签约,整合省内网约车、物流企业资源,试点郑州航空港区无人配送(物流车、巡检车),开始布局无人驾驶、智能网联等项目

4月30日,河南豫健生物与复星医药联合设立总规模25亿元的医学城星未来基金,重点支持中原医学科学城成果转化。

6月18日,郑州市农商通达数统商贸有限公司与亚洲品牌集团合资成立河南郑港品牌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计划三年内投资35亿元,打造亚洲品牌数字金融示范创新基地,助力本土企业嵌入全球供应链网络。该合作被视为中部地区首个“国有资本+国际智慧”混合所有制标杆,将提供品牌国际化的“郑州方案”。

目前展现出来的合作模式有混合所有制改革、产业链合作协同、平台共建,等等,全省通过“央地共建”“混改试点”等举措,鼓励国资与民企在关键领域深度合作。

如通过基金、合资公司等模式分散风险,实现长期共赢;以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成为合作核心工具,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

可以预料,以后这样的“混改”合作会越来越多。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