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9品牌携手“苏超”风生水起,共同谱写财富新篇章

这句话听起来像是一种非正式、口语化的表达,可能是在说有979个品牌通过某种方式(可能是指与“苏超”相关的商业活动或合作)获得了很大的利润或成功。这里的“赚麻了”是一种俚语,表示赚得非常多,非常成功。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句话并没有提供具体的上下文或详细信息,所以我们无法确定“苏超”具体指的是什么,也无法确定这些品牌是如何通过它获得成功的。可能需要更多的信息或背景知识来理解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商业活动或合作都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商业道德,以确保公平竞争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即使是通过“苏超”这种方式获得成功,也需要确保其合法性和合规性。

相关内容:

题:979个品牌靠“苏超”赚麻了

南京奥体中心赛场内,“苏超”球员激战正酣;赛场外,银杏里街区的桂花鸭摊位前香气四溢,200多盒气调包装的盐水鸭、酱鸭转眼售罄……这是今夏江苏“体育+消费”融合的鲜活一幕。8月16日,省商务厅正式宣布“苏品苏货超级购物车”品牌上线,首批979个涵盖老字号、制造精品、国货潮品的江苏品牌,借势“苏超”赛事的“泼天流量”,从赛场周边走向全国全球市场,为江苏消费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省委省政府“恢复和扩大消费”工作的关键抓手,“苏品苏货超级购物车”并非偶然之举。今年以来,省商务厅已滚动梳理地方特色消费品,建立“苏品苏货”目录储备库,从金陵饭店的特色美食、波司登的羽绒服,到鸡鸣汤包、泸溪河糕点,再到红豆、雅鹿的服饰,979个品牌覆盖江苏制造精品、老字号、日用百货、餐饮美食、外贸优品等六大领域,堪称江苏“好物清单”的浓缩版。“省市县将联动发力,帮这些品牌抢抓‘苏超’流量,撬动多元消费增量。”省商务厅运行处副处长、三级调研员张劲松表示。

“苏超”的流量号召力,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数据。自5月10日开赛至8月6日,全省重点监测企业实现销售额57.7亿元,同比增长28.4%,客流量同比增长28.7%——这组数据的背后,是“苏超联赛+苏新消费”联动IP的深度赋能。全省商务系统推出“跟着苏超去购物”“跟着苏超品美食”“跟着苏超去体验”系列活动,让赛事热度直抵消费一线:徐州组织20余家老字号、外贸优品企业设展,让消费者畅享“徐州制造”;镇江在体育会展中心外展示眼镜、医疗健康等特色产品,扫码下单即可邮寄到家;宿迁联动商户推出“餐饮8.8折”,连云港打造“票根经济”平台,球迷凭赛事票根就能享景区、住宿专属优惠。

企业更是主动“蹭流量”,把“赛场热度”变成“品牌热度”。7月5日“苏超”赛事当天,南京老字号桂花鸭电商团队直接在现场架起抖音直播间,“南京队进球送桂花鸭”“鸭腿10元/袋”“入会领10元券”的福利不断,当晚吸引超10万网友涌入,最高4300人同时在线;与此同时,门店部在奥体西门对面的银杏里街区设摊,200多盒盐水鸭、鸭棒骨迅速售罄。7月19日傍晚6点,苏州综合健身馆西广场化身“万人观赛厅”,“时味苏州”专区上,老字号采芝斋的摊位前更是香气扑鼻,师傅们现场支起平底锅,热油嗞嗞作响,刚出锅的肉月饼冒着热气,消费者排着长队,其中三成订单来自上海、无锡等周边城市的球迷。

流量要“接住”,更要“留住”。为让“苏超”流量转化为“苏品苏货”的长期竞争力,省商务厅同步推出四大政策举措,构建“销全国、卖全球”的支撑体系。在“走出去”方面,将依托进博会、消博会等平台,结合“苏新消费”四季活动,在重点城市举办“苏品苏货”推介会,推动品牌与头部平台、连锁超市合作;内外贸一体化上,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展会,畅通线上线下双渠道;电商赋能层面,深化与头部平台合作,优化入驻流程、降低门槛,还将举办“苏品苏货直播节”,知名主播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线下则建立商业综合体与本地品牌的协同机制,优先支持“苏品苏货”品牌入驻,鼓励设专区、办展销会,发放消费券激活线下消费。

从体育赛事IP到消费品牌IP,“苏超”正在改写江苏消费的叙事方式。当“为球而来”的体育迷变身消费参与者,当979个“苏品苏货”品牌借助赛事流量打开新市场,“苏品苏货超级购物车”不仅装满了江苏好物,更装着江苏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接下来,随着“苏超嘉年华”1800余场促消费活动的推进,以及“一市一主题”城市品牌矩阵的构建,江苏制造与新型消费的融合将更加深入,为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支撑。(王梦然)

来源:新华日报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