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零食卖出白菜价”,这确实是近年来临期食品市场的一个显著现象。曾经被视为“过气”或“滞销”的商品,如今却在临期折扣店或线上平台找到了新的“春天”,成为了不少精打细算的消费者和寻求独特体验的年轻人群的“香饽饽”。这种现象背后有多重原因:
1. "消费观念的转变与理性消费兴起:"
"价格敏感度提高:"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生活成本的上升,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如Z世代),更加注重性价比,对价格的敏感度显著提高。他们愿意为有价值的折扣买单,即使这意味着产品即将过期。
"“不浪费”意识增强:" 社会对食物浪费问题的关注度提升,更多人认同“临期不等于过期,合理利用不浪费”的理念。购买临期食品被视为一种负责任、环保的消费行为。
"价值再发现:" 消费者开始重新审视“临期”标签,认识到在保质期内,这些产品在品质和口味上与全新产品几乎没有区别,只是失去了最佳赏味期或商业价值。
2. "产品本身的吸引力:"
"高端零食的诱惑:" 高端零食通常价格不菲,即使打折,相对于其原价来说仍然非常有吸引力。消费者可以用极低的价格体验到平时难以负担的品牌和口味,满足“以
相关内容:
视频加载中...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8日讯 近年来,“临期食品”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热词,出现在了大众视野中。在济南,有一个名为优食美味全球食品折扣店是一家专门卖零食的超市,从外观看,这里像是一间仓库,而内部堆山积海的陈设,更像极了零食批发市场的样子。10块钱,在这里能买到5瓶可乐或者5包泡芙。

这里的标签除了大,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一个都清楚写明了商品的保质期限,在店内很多商品保质期都已过半。
“应该正常情况下,我们店里会有一半的临期食品,一半的正期食品。 ”济南优食美味全球食品折扣店的总经理卢庆涛告诉闪电新闻记者。

临期食品有别于过期食品,它们即将到达保质期,仍在保质期内,但是成本价往往惊人得低。探访中,记者发现:临期食品接受度与年龄呈现反比关系,年龄越大的人越抗拒临期食品。

“在保质期内,又没有坏,完全可以接受。”一位年龄约20岁的顾客告诉闪电新闻记者。而另一位年纪约为40岁的顾客却说:“在买东西的时候,我更会选择日期比较新鲜的。”
据卢庆涛介绍,济南这家店自去年开业以来,因为认可度的原因,首先经历了一段低迷期。后来随着网上知名度提升,吸引来许多年轻顾客。“现在来看,购买临期食品的人多一些。这些人大多都是学生和附近的居民,年龄基本都在20到35岁。卖得好的产品,一天能补货10箱左右。”

依托年轻人的需求和热情,这家临期食品超市开始焕发活力。那么临期食品为何广受年轻人关注?记者联系到了山东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副所长王华杰。“‘Z世代’的年轻人,也就是95后群体。他们对品质的要求高,同时对价格也比较敏感,他们对临期食品的接受度是比较高的。”
在全国范围内,临期食品也是一片潜力巨大的市场。

淘宝联合科普中国发布的数据显示,每年有210万人在淘宝上寻找临期食品。根据商务部的数据,2020年我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超过3万亿元,即使按1%的库存沉淀计算,临期食品市场也达“百亿级”。王华杰介绍,临期食品的集中售卖其实和衣服断码折扣店,思路是一样的,都属于零售市场里新兴的细分领域。

“奥特莱斯这种服装店就是把品牌的尾货聚集到一起,对于临期食品店来讲,其实也是把食品的尾货聚集在一起销售而已。对于临期食品,大家应该还是保持正常、理性的态度”,王华杰表示。
闪电新闻记者 孔然 李静怡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