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认识一下 "马自达 (Mazda)"。
"马自达 (Mazda) - 日本汽车品牌"
"总部地点:" 日本广岛市
"成立时间:" 1920年(创立于1920年,1941年开始制造汽车)
"公司性质:" 上市公司
"所属国家:" 日本
"品牌理念/特色:"
"创·享·乐趣 (Innovate · Enjoy · Challenge):" 这是马自达近年来的品牌口号,体现了其不断创新的决心和为用户带来驾驶乐趣的承诺。
"转子发动机 (Rotary Engine):" 马自达曾是世界三大转子发动机生产商之一(另两个是汪克尔和布加迪),虽然现在量产车已较少使用,但转子发动机是马自达历史上一个独特且重要的技术印记,曾应用于 RX-7 等传奇车型。
"魂动技术 (Kodo Design):" 这是马自达独特的车身设计语言,强调动感、优雅和生命力,追求“人车合一”的设计理念。其标志性特征是独特的“魂动之眼”(魂动式前大灯)。
"人马一体 (Jinba Ittai):" 源自日本武士与骏马的关系,意指人与车辆能够完美结合,共同享受驾驶
相关内容:

一、创立与早期发展
- 创立背景:阿斯顿·马丁由莱昂内尔·马丁(Lionel Martin)和罗伯特·班福特(Robert Banford)于1913年3月在英国共同创立。最初的公司名称为班福特和马丁有限公司(Bamford & Martin Ltd.)。

- 首辆汽车诞生:1914年,两人合作打造了第一辆汽车,并在随后的阿斯顿·克林顿山山地汽车赛中获胜。为了纪念这一胜利,他们将公司更名为阿斯顿·马丁。
- 早期挑战:一战期间,两位创始人分别参军,公司被迫中断运营。战后,阿斯顿·马丁在英国肯辛顿重建,但经营不善导致公司于1924年破产。1926年,莱昂内尔·马丁离开公司。

二、重生与经典车型诞生
- 企业接手:几位英国企业家在阿斯顿·马丁破产后接手了公司,并将其更名为阿斯顿·马丁汽车(Aston Martin Motors)公司。
- 经典DB系列:1947年,大卫·布朗(David Brown)爵士收购了阿斯顿·马丁,并推出了经典的DB系列车型。DB系列车型的名字是为了向大卫·布朗爵士致敬,取他名字的首字母而成。其中,DB1是首款车型,以二战前的Atom车型为基础设计。

- 赛车荣耀:阿斯顿·马丁在赛车领域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包括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和世界运动车锦标赛中的多次获胜。

三、所有权转移与现代化发展
- 被福特收购:1987年,阿斯顿·马丁被美国福特公司收购,成为福特汽车的品牌之一。
- 重回独立:2007年,Prodrive老板大卫·理查兹(David Richards)以9.25亿美元的价格从福特手中购得阿斯顿·马丁,公司重回独立发展道路。
- 全球扩张:阿斯顿·马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张,包括在中国上海设立“阿斯顿马丁之家”,并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联合设立设计工作室。

四、现代挑战与未来展望
- 销量下滑与裁员:近年来,阿斯顿·马丁面临全球车市竞争日益激烈和销量下滑的挑战。为此,公司采取了降本增效的措施,包括裁员和推迟电动车型推出时间。
- 电动化转型:尽管阿斯顿·马丁在电动化转型方面相对滞后,但公司仍计划推出电动车型以减少碳排放。混合动力车被视为过渡阶段,而首款量产纯电车型预计在本十年内发布。
- 品牌传承与创新:阿斯顿·马丁在传承经典车型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公司致力于成为令人向往的超豪华英国品牌,并创造高性能汽车来满足客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