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公子不惜复读也要上的法国“清北”,藏得太深了!这所学校就是巴黎高等商学院(HEC Paris)。
HEC Paris 是法国最顶尖的商学院之一,被誉为“法国的清华北大”。它拥有极高的学术声誉和强大的校友网络,毕业生遍布全球各个领域,包括奢侈品、金融、政治等。
为什么 HEC Paris 如此受青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卓越的学术水平:" HEC Paris 拥有世界一流的师资力量和课程设置,其MBA、EMBA等课程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盛誉。
"强大的校友网络:" HEC Paris 的校友网络遍布全球,其中包括许多政商界领袖和知名企业家。加入 HEC Paris,意味着你将有机会与这些优秀的人士建立联系,并获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优越的地理位置:" HEC Paris 位于法国首都巴黎,这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城市。在这里,你可以接触到最新的商业趋势,并获得丰富的实习和工作机会。
"浓厚的文化氛围:" HEC Paris 拥有独特的文化氛围,这里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拥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在这里,你可以开阔视野,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当然,HEC Paris 的入学难度也非常高。每年,都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申请 HEC Paris,但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被录取。这也正是 HEC Paris 的“清
相关内容:

最近,上海的台风天让空降在上海的法国奢侈品牌LV巨轮,又“火”了一把。不少网友又趁着人少的“空档”,纷纷披着雨衣来打卡。

图自网络
风雨之下,巴黎与上海,这两座跨洋而立的城市,在奢侈与繁花中是拼杀得难解难分。
这也再次证明了LVMH集团创始人贝尔纳·阿尔诺(Bernard Arnault)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念与敏锐眼光,多年来,他对中国消费者的执着与投入,永远有增无减。
不过相较于LV集团的奢华,很少有人知道即便是LV的总裁也有捐不来的顶级门票——那就是巴黎综合理工学院(École Polytechnique)。
虽然它世界排名不显,但在法国也是类似清北这样的存在。


贝尔纳·阿尔诺曾在2024年4月以2330亿美元的身家击败马斯克,荣登世界首富之位。
但鲜有人知的是,作为全球奢侈品帝国的掌舵人,阿尔诺的成功靠的不是他天生的生意头脑,更多的是他“理工男”的底蕴。
他一直对自己的母校——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简称X理工,(源自校徽上两门交叉大炮的标志)充满敬意,多次作为学校的核心人物出席校庆,并积极捐资支持母校的科研项目。

贝尔纳·阿尔诺出席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活动
不过,这位首富求学X理工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为了入读这家法国的“清北”,他也成了“法版高考复读生”。不惜放弃巴黎矿业学院(法国著名的工程师学校之一,隶属于巴黎高科集团)的录取资格,留级重新报考X理工,终于在1969年如愿以偿跨进这所法国精英云集之地的大门。
这也间接标记了X理工的精神写照——只有智识与意志兼备的人,才配进入这座“炼金炉”。
而阿尔诺不仅自我要求严格,还规定自己的孩子必须考入X理工。如今他的五位子女中就有两位公子就读。
当然,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像他的次子,也是珠宝公司Tiffany & Co.的执行副总裁——亚历山大·阿尔诺,20岁时为了考进父亲母校“受尽折磨”,甚至不惜留级重读也无缘X理工,最后不得不另辟途径,先入读国立巴黎高等矿业学院,再转入X理达成心愿。

亚历山大·阿尔诺
如今十年过去,面对媒体提起那段三年预科没日没夜的竞争型考试模式,及失败的心路历程时,亚历山大·阿尔诺仍心有余悸。
而他一次性考入X理工的弟弟弗雷德里克·阿尔诺就比较幸运。在读期间他还与同学创业,小试牛刀赚到盈利,因此深得老爹阿尔诺欢心。一毕业就被家族指定为瑞士手表TAG Heuer(泰格豪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那么这所大学究竟有怎样的特质,让法国首富之子又爱又恨,成为家族捐钱也买不到的天花板门槛?
在深入剖析这所学校前,我们不妨先对法国高等教育体系做一番简要梳理。它主要由公立大学、“大学校”及各类专业院校构成,不仅文凭种类丰富,更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认可。
其中,“大学校” 作为法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极具特色的精英教育机构,聚焦于特定领域高端人才的培养,在工程、商业、管理、政治等诸多领域享有举足轻重的声誉。
而工程师学院,正是 “大学校” 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分支之一,堪称其核心组成部分。
但是,与大众都熟悉的英美教育体系相比,法国高校就像默默无闻的扫地僧。
由于其项目多以法语授课为主,学术产出并不属于英语体系主流,导致法国高校在QS 等国际排名中曝光度偏低。
在法国多年的我,曾遇过一名新加坡毕业生。因为母校名为“Polytechnique”,在英语世界被误认为是“Polytechnic”(技术学院),从而回流后在薪资待遇上比英语系名校的海归偏低。直到遇到法籍上司后,才得以澄清自己的学历并非“技校大专之名”,而是在法国“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的优秀学生。
事件听起来滑稽,但折射出法语世界高等教育在全球传播中的一大困境——实力与认知之间的落差。
当然,因体系扎实,稳健,认可法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国家也有不少。在法国,工程师学院都有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CTI)认证,全法共计 204 所 。其中约 60 家以高质量、低学费著称的工程师学院,更是以扎实的课程、明确的就业导向,过硬的文凭受到欧盟的高度认可。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巴黎综合理工学院。

巴黎综合理工学院
这所学校创办于1794年法国大革命后期。在法兰西那个政治与经济局势动荡不安的年代,法国政府为了培养具有扎实科学基础的工程与管理人才,先于1794年3月11日成立了“公共工程中央学校”,一年后才改名为“巴黎综合理工学院”。
这也不难发现,这所学校的诞生就是为了加强数理化等理工专业的研究,旨在为学生提供严谨、系统的科学训练,并将他们培养成法兰西公共工程、军事工程、矿业和桥梁道路等专业高技术教院(如巴黎矿业学院、巴黎桥路学院、炮兵与工兵应用学校)的骨干力量。
建校多年来,这里曾走出了三位诺贝尔奖得主:亨利·贝克勒尔、1903年物理学奖;莫里斯·阿莱、1988年经济学奖;让·梯若尔、2014年经济学奖。
而最近让这所学校备受关注的一位学者,正是被公认大概率获得菲尔茨数学奖的中国年轻女科学家王虹。在北大数学系毕业后她来到了法国,在2014年获得了这所大学的工程师学位及巴黎萨克雷大学的数学硕士学位。

数学家王虹
贝尔纳·阿尔诺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态,他在商业上雷厉风行的决策力全靠在X理工学习数理化那段根基,教会了他思考、分析与逻辑推理。尤其是他曾在校时遇到的数学天才大师Laurent Schwartz,“他让我见识了知识的广度,也让我理解到追求学术的精神。”
除了高质量的教学外,作为军队工程师学院,X理工的法籍学生入学即获得法国军官身份。除了学费全免,更享有免费公共交通、国家津贴,每月领取象征性薪水,堪称“拿钱读书”的优待。
每年法国国庆(7 月 14 日)阅兵时,X 理工的学生会身穿双排扣军装、头戴双角帽、手持佩剑,走在各军校队伍最前列。这套礼服自拿破仑时代沿用至今,象征着法兰西的辉煌荣誉。


因为出色的教学质量,法国公认的60所重点工程学院的录取从来都是宁缺毋滥。
作为法式教育体系中的璀璨明珠,巴黎综合理工学院(X 理工)的入学之路堪称严苛:
学生需先在20分满分的法国高考(BAC)中取得至少17分的优异成绩(每年全法仅有约5% 的考生能达到这一水平),才能进入极具挑战性的两年制预科班(CPGE)深造 —— 在此期间主修数学、物理、化学、工程科学等高精尖学科,接受系统性学术训练;最终通过竞争激烈的全国统考,院校再依据统考排名择优录取。
这是什么概念呢?
法国每年约有5000 名学生报考X理工,最终仅约 400 人能入选,录取率约为 8%。
除了学术知识,考生还必须通过体能测试及心理承受力的考核。虽然法国学生就读免费,但须承担一定的义务——X 理工的课程不仅仅围绕书本与理论,更包括野外军事训练、领导力培养、组织纪律等,旨在让学生在极限中磨炼意志、学会带领团队与服从命令,从而全面筛选出“智识与意志兼备”的未来人才。
严格的军训与高度纪律性并非人人适应,许多法国学生因抗拒军事体能训练而放弃报考,或在入学后因压力过大而中途退出。
朋友的长子,来自普通华裔家庭,去年夏天以全优成绩考入巴黎大路易预科学校,随后进入X 理工工程师三年制课程就读。到了第四年,他将有机会去海外交换。
作为精英教育的一部分,X理工学生通常在第四年拥有前往全球顶尖学府(如加州伯克利、苏黎世联邦理工)或法国顶级院校进行交换或攻读双学位的机会,进一步拓展国际视野和学术深度。
这样毕业后,不仅能获得法国国家工程师文凭(相当于硕士学位),还有机会同时获得海外高校的硕士学位。
朋友与我分享了她儿子在学院里、田野里打滚的体能训练照片,我见证了曾经稚嫩的少年蜕变成身姿挺拔的军官工程师。不仅学业有成,还取得了航海驾驶证,练就了一身腱子肉。

朋友的孩子在拉练
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也颇受市场欢迎。调查数据显示,X 理工毕业生六个月内就业率高达100%,其中约47% 进入企业,29% 攻读博士,15% 投身公共部门,3% 选择创业。
就业领域分布为:
IT 与数字科技(44%)咨询行业(19%)能源行业(15%)建筑行业(10%)银行与保险(9%)
在薪酬水平上,毕业生进入企业后的平均年薪(含奖金)约为55,000 欧元,这一数字显著高于法国国家统计局(INSEE)公布的 2023 年法国平均年薪(39,800 欧元)。
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让·蒂罗尔,到 LVMH 总裁阿尔诺,X 理工培养出一代又一代跨越科学、工程、金融、奢侈品产业的多面型天才。
让我印象至深的是一位前X理工的华裔毕业生——张大伟,他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当交换生期间,发明了一款识别视频及可立即打印的智能手机壳Prynt,为他在拉斯维加斯CES展会上赢得商机,仅仅30天便集资150万美元,成为 X 理工未毕业就创业的代表人物。
2016年,张大卫的初创公司成功上市,他随后将公司从巴黎搬迁到旧金山。可见他作为x理工学生,在美交换引发创业的宝贵经历,是他进军硅谷大显身手的奠基。
张大卫的父母是80年代赴法的普通工程师,他们在法国从零开始, 没有人脉,也没有资本,却把两个孩子分别送进了法国最顶尖的商学院-HEC与工程学院X理工,这点也确实让不少华裔家庭心生羡慕。
当然,X理工星光熠熠的背后,值得警醒的是它仍保留着浓厚的军事化传统与“雄性文化”。
虽然学校早在1972 年就打破传统招收女性学员,但学校至今不允许过度流露女性特征。从女学员们制服上那条古板的旧式长裙就可窥见端倪。即便是2024年,X理工也只录取了16% 的女性。
法国著名报纸《Le Monde》在 2022 年公布了一项针对 X 理工的调查问卷结果。结果显示,3,400名在2018 年至 2021 年间就读的受访学生中有23%表示自己在学期间曾遭受性侵害,包括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被触摸胸部、臀部,甚至被强行亲吻。
可以说,学院男女人数严重失衡、男性沙文主义盛行、特有的军事文化及酗酒成风的学生派对,都是女性对这所顶尖学府望而却步的致命原因。

随着全球化教育的发展,法国高等教育也在不断拥抱国际化。推出全英授课,致力敞开校门迎接全球精英学生,提升法国高教国际化。
像x理工,从最早的1789年开始招收北欧学生,到现在面向全球30几个国家,学生群体日趋多元化。
另外学校在三年前,大胆创新,开设了全英语授课的学士项目,课程涵盖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经济与社会科学等方向,旨在培养未来世界的科学家和领袖。

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官网
如今,X理工与全球顶尖高校(如加州伯克利、苏黎世联邦理工)及法国本土顶级院校(如HEC, Sciences Po)保持着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海外交换、双学位及科研机会。
学生可以在巴黎主校区学习,也能在海外进行科研实习、创业孵化项目,或参与国际顶尖实验室的课题研究。
2012 年,X 理工还和法国众多高校一起,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成立了上海交大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培养中法理工科人才。
可以说,作为一所根植法国、面向世界的顶尖学府,X理工始终致力于为最优秀的学生提供无国界的成长平台。

X理工自1879年举办了首届Bal de l’X舞会以来,每年都会定期沿袭这种传统的法式宴会。
舞会曾多次选址于巴黎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物,如洲际酒店、外交部码头宫等地,最后稳定落户于巴黎歌剧院,作为固定舞台。

只有在特殊纪念年份,才会劳师动众移办凡尔赛宫,例如 2015 年为庆祝校友会成立 150 周年,或 2019 年为庆祝学院建校 225 周年的特别版。
舞会中,男女学生身着拿破仑时代传统礼服,演绎着法国共和国卫队的列宾仪式,重现了17世纪法国王室的近卫军团的气派场面,庄严而隆重。
这是学院一年中传统与荣耀的高光时刻,向世界展示了法国独特的工程师精神与精英气质。
从军装到礼服,从工程实验室到凡尔赛宫,巴黎综合理工学院不仅塑造了一代又一代工程精英,也凝结了法国社会对“平等、理性、荣誉、开放、责任”的集体期许。它既是科学与理想的汇聚点,也是世界青年走向未来舞台的桥梁。
正如阿尔诺在校庆上所说:“综合理工并非只属于某一类人,而是属于所有有才华的人。”